APP下载

“工匠精神”牵引下的金融类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以保险职业学院为例

2019-11-14谢耄宜莫彬萍保险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弘扬工匠精神工匠

■谢耄宜 莫彬萍/保险职业学院

一、新时代弘扬“工匠精神”对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

勤劳勇敢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工匠精神也一直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内核之一。工匠顾名思议就是技艺精湛的技艺人,工匠是工匠精神的载体,也是其创造者。古代工匠精神追求技艺精湛,如都江堰、赵州桥、地震仪等都是工匠精神的物质产物。当代工匠精神即继承了古代工匠精神中的勤劳勇敢、创新卓越等优良传统,同时赋予了其新时代内涵,即孜孜不倦的奋斗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求实创新的时代精神等。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素养的灵魂是当代职业者必备的职业素养,也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首先,弘扬“工匠精神”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论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道德精髓、现代价值和传承理念,形成了系统的传统文化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当代“工匠精神”虽然与古代“工匠精神”不尽相同,但是对当代“工匠精神”的弘扬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其次,弘扬“工匠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制造强国的需要。“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迈进世界制造强国的行列。制造强国除了依靠精湛的技艺之外,还需要高水平的职业素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者素质对一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高端制造业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型、技能型人才,而且是具备全面职业素养的人才,即具备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以及职业技能的人才。内含爱岗敬业、创新务实、不断进取等职业精神在内的“工匠精神”是当代高素质劳动者所必不可少的职业素养之一,也是助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制造强国的精神动力之一。

再次,弘扬“工匠精神”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为社会输出对口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社会输入合格的技术人才,向社会输入社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是职业院校教学的重点。但是,教学的目的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技能培训,教书育人是教学的一体两面。技能的培训与育人是同一个过程。社会所需的人才也绝对不是道德无涉的纯技术人才,而是一个具备职业素养的人才。由此,高等院校肩负着技能培训和立德树人的双重使命。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高等职业院校将育人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有利于提高人才的质量,有利于培育更高水平的、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高质量人才。

二、当前金融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师教学重技能培训轻职业素养培育。高等院校重技能培训轻其他职业素养的教育既与社会价值导向息息相关,同时也与学校的教学理念密不可分。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指导之下,全国高等院校不断地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更加重视职业素养的全面培育。教育者作为职业教育的领路人,其对“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是促进“工匠精神”融入教学过程的前提。当前,“工匠精神”已经被纳入保险职业学院教学理念之中,但是由于对“工匠精神”内涵认知的滞后,导致在其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缺失、不到位等现象。教师的教学过程依然偏重于专业技能和就业技能的培训,对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规范、人生价值观的培育依然严重欠缺。

其次,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度较低。文化多元化、信息全球化时代,学生接触的信息量异常之庞大。特别是随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侵蚀,诸如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拜金主义等不断地通过网络渠道传入我国。各种非社会主义社会思潮的入侵对于价值观可塑性极强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在金钱至上、消费主义横行的当今社会,宣扬艰苦奋斗、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似乎显得格格不入。特别是在以金融类专业为主的保险职业学院。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同度很低,更有甚者将工匠视为愚人。职业院校的学生是社会技术类岗位的主要后备人才,其对“工匠精神”的认同和内化程度将影响到整个行业的职业素养的水平。

再次,校企合作模式不够成熟。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与企业直接对接,因此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另一个主要特征。保险职业学院与地方企业实行“产教对接”的合作模式,学院设立了多个订单班。学生的培养方案也一直是校企共同制定的。但是依然存在合作模式不够成熟、合作深度不够,专业转型发展成效不够显著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在职业素养的培育和对接上缺乏成熟的合作模式。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企业的责任。学校是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摇篮,企业是学生职业素养定型的平台,因此,弘扬“工匠精神”需要校企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加强金融类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对策

首先,要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以“工匠精神”牵引高职院校职业素养的培育,首先就必然加强对“工匠精神”的学习。其次,改善社会环境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大环境,尤其是社会主流价值导向对“工匠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学生之所以对“工匠精神”认同度较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价值取向上出现了偏差。

再次,完善校企合作模式,集校企之合力。“工匠精神”可以从课堂上习得,但只有将其应用到工作之中,才能体现出来。“工匠精神”从根本上说一种工作精神,是社会主义职业素养的内容之一,也是通过社会主义工作岗位展现出来的。因此,离开学校和企业任何一个都不可能真正地弘扬“工匠精神”。首先,企业要把职业素养放在人才招聘的首位。职业院校的办校宗旨就是为社会输出专业对口的技术人才,因此企业的需求决定学校教学的方向标。企业注重“工匠精神”是教学注重“工匠精神”的直接推动力量。其次,职业院校要肩负起改变企业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学生的价值取向深受企业文化的影响,企业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学生的工作理念,即便学生在学校习得了“工匠精神”,也会在与企业文化的冲突之中渐渐流失。

猜你喜欢

弘扬工匠精神工匠
90后大工匠
弘扬传统文化 “粽”下美好心愿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弘扬会师精神 不忘初心使命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弘扬雷锋精神 塑造美好形象
致敬!老工匠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