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背景下布依族文化肌理梳理与重构
——以葬礼为例

2019-11-14黄保丹遵义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2期
关键词:布依族肌理葬礼

■黄保丹/遵义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

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使得大大小小的城市变成了一个个“移民社区”。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也在快速城镇化浪潮中形成一个个迷你“移民社区”,原先分布各个村落的少数民族(以布依族为主)纷纷迁入县城。城市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居住环境、生活方式(服饰、饮食等)、语言、民俗节日以及婚丧嫁娶方式等,布依族传统民族文化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和心灵。民族文化的逐渐缺失,使得生活于城市中的布依族民众面临丧失文化记忆和文化身份的风险。文化必须依赖于人而生存,布依族传统民族文化无法在丧失了文化记忆及文化身份的布依族后代身上存活下来。

一、布依族文化肌理梳理

文化肌理是指各种文化要素构成的体系及其质地,包括有形与无形文化(吴宗杰,2012)。肌理或纹理(fabric or texture)一词取自纺织行业的一个比喻,用来构成一种文化的各种特征与线索,包括无形文化与无形文化、精神与物质、当下与过去、视觉面貌与内心感受。本项目从历史文化人类学角度对城镇化布依族社区进行调查,历时一年,收集了大量的采访、图片、录音、录像等,并结合地方志记载与田野考察得到的碎片(包括当下的房屋布局、饮食、服饰、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婚丧嫁娶方式以及语言等),梳理出重构布依族文化精髓的五条肌理:(1)住宅篇;(2)生活习俗篇;(3)礼俗篇;(4)民间艺术篇;(5)语言篇。但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将着重介绍葬礼部分,文章从文化肌理的视角,把握每个细节及其多样性,把错综复杂的文化线索编织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在已经城镇化的布依族社区重构传统丧葬文化精髓的目的。葬礼之于布依族人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婚礼等其他仪式,因为它承载了布依族人的生死观以及种族延续。地方志里的布依族丧葬仪式的程序包括入殓准备、请“先生”、报丧、奔丧、葬礼、出殡等,通常持续7至15天。

二、丧葬文化肌理重构

本文以一个罗氏家族的葬礼为例,目的在于挖掘葬礼的文化精髓;为修复与活化布依族葬礼文化精神提供过去与现在的对接点;为“维持”城镇化社区布依族民族身份提供参照。研究过程包括:文献考证:收集与布依族相关的文献,尤其地方志进行文化肌理梳理;采访与田野考证:葬礼全过程跟踪、采访;文化肌理梳理与重构:梳理不是简单地复原过去,而侧重于过去对现在的意义。

(一)研究对象

上世纪七十年代,居住在罗甸县羊场镇新寨村的罗氏三兄弟:罗秦、罗跃、罗化由于饥饿问题,从农村迁入县城,以苦力维持生计。三兄弟一共育有子女19个,19个子女各自成家,育有子女四五十人,居住在罗甸县城盘龙巷、干河、环城路等,家族成员鲜少有机会聚集在一起。2018年8月病危,他不肯入院治疗,唯一的要求是百年后不被火化,子女能为他举办传统的布依族葬礼。老人的小儿子罗海无奈回老家买地修建房屋,老人于2019年1月搬回老家修建的房屋居住,2019年4月11日老人于家中去世。

(二)葬礼仪式肌理重构:“过去”与“当下”的对接

受逝者的嘱托,罗氏家族严格按照布依族传统葬礼的仪式程序,举行了所有的仪式内容。文化肌理重构就是把过去与当下错综复杂的文化线索编织成一个整体。但重构不只是简单机械地修复或恢复仪式本身的程序,而在于这些程序的精神所在,以及对于举行这些仪式程序的人有什么样的影响。

1、“守寿”——临终关怀

过去,布依族老人在病危后,子女及亲戚都会轮流“守寿”。“守寿”取自布依语的含义,就是二十四小时守在即将去世之人身旁,一是为了临终陪伴,二是以防突然去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守寿”有时持续几天,有时则持续几个月。罗跃老人的“守岁”从2018年12月持续到今年的4月份。期间,几乎所有家族成员都依次回到老家给老人“守寿”。

虽然布依语里并没有一个词能跟“寿终正寝”相对应,但是布依族的临终关怀始终围绕这个词语的内涵来进行。所以,不能将这次的“守寿”简单地看作仪式的修复,而是把它看作布依族人共同拥有的“过去”,在这个“过去”里,他们能找到了行“孝”的要旨。

2、入殓准备

4月11日凌晨,罗跃老人在三个儿子及儿媳的守护下,咽下最后一口气,落气之时,小儿子的媳妇迅速在老人嘴里塞了几粒米饭。

其余人拿来一个炭盆放在老人床前开始烧纸钱,众人面向老人跪着失声痛哭,之后鸣炮三声,把老人搬到堂屋,放置在堂屋正中间的木板上,木板必须是东西方向放置。老人的二儿子手持香到井边(蓄水池)取净身圣水,为老人净身剃头,穿上寿衣。穿好寿衣,家族的长者用白色麻绳把老人的手脚捆好,用一张白布盖在脸上。过去,这些程序最好之后,立马派一个年轻男性,带上白色孝帕去给老人的女儿报丧,现在则是因为通讯技术的发达,报丧的方式已改为电话或微信告知。老人的大女儿虽然已去世,但是大女婿依然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赶来,罗氏家族其他成员也纷纷从县城赶回来见老人“最后一面”。

“入棺”是葬礼仪式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所有亲人到齐后,家族长者前去请布摩,依据死者的生辰八字和咽气时辰定好“入棺”时间是三天以后(4月13日)。“入棺”当天几乎所有家族成员以及嫁出去的女儿必须到场,女儿和女婿带着一只公鸡、一个花圈、一笼小笼包(过去带煮熟的糯米饭,在祭奠后通常会被小孩子分食,现在因为经济水平提高改为小笼包更受欢迎)。在布摩做完一系列祭奠仪式后,众人将老人抬入棺木。

葬礼将常年分散而居的家族再次凝聚在一起,在履行仪式程序的过程的同时,他们也在共同的“过去”里找到现在的自我身份,找回共同的文化记忆。文化的变迁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的意义和记忆消失。

3、祭奠——做道场

入殓后到出殡前这段时间是祭奠时间。祭奠方式主要是做道场,道场时间长短也是安死者生辰以及咽气时辰来定,罗跃老人的祭奠时间是5天。做道场时间确定后,布摩赶紧设灵堂,灵堂的摆设方法: 空出 堂屋,以三张同高的板凳,安置棺木。准备竹子数根,白色宣纸若干。用竹子在堂屋搭建灵堂,前后间隔搭建隔墙。前后两个竹墙之间须能 摆放两张方桌为宜,以正前方看不到棺木为准。左右各开两个门,供“救苦”仪式出入。用白纸把竹架搭建的前后两扇墙封好,然后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点画。灵堂设好第一个仪式是“开道”,就是开始做道场的意思,这个仪式也要求所有家族成员必须前来。因为老人生前唯一的愿望就是举办传统的布依族葬礼,所做道场期间的小仪式也很多,这里着重介绍两个仪式:“救苦”和“拜庙”。

在殡期期间,每天早、中、晚饭之前,布摩要先敲锣打鼓、唱经,时间长达半小时至四十分钟,最后以烧纸钱和鸣炮的形式结束仪式,众人才能进食。每天晚上由布摩择定吉时进行“救苦”仪式。“救苦”仪式宣布开始后,布摩在前面鸣锣击鼓唱经, 孝子(老人的小儿子)头戴白色孝帕,身穿白色孝服,手持经幡跟在布摩身后,其余人则手持燃香跟在孝子后面,围绕灵堂转圈,每走完一圈在灵堂正前方鞠躬。“救苦”仪式持续一炷香的时间,期间所有人弯腰低头前行,表情肃穆,不得闲谈或中途接听电话、玩手机等。最后一天的“救苦”仪式结束后,老人的二女儿和三个儿媳在灵堂两侧跪哭(过去,跪哭不能只顾放声大哭,还需要有哭词,诉说对亲人的哀思以及其在世遭受的磨难),现在则没有很严格的要求,只有“开道”那天和出殡前一天晚上是必须的。老人的直系亲人必须每天参加“救苦”仪式,其他家族成员则是挑两三个晚上从县城赶回来参加。

“拜庙”仪式一般在下葬的前一天举行,也有的根据生辰以及咽气时辰有所改动,罗跃老人的“拜庙”仪式在出殡的前两天举行。“拜庙”仪式这天,女儿女婿以及其他家族罗氏家族成员全部赶回来参加。“拜庙”仪式开始前,首先准备一条长长的白布(布依族自织的土布) ,白布的长度尽量长,因为不止罗氏家族成员参加,同寨的人也会来参加,宽度则是能盖住人即可。“拜庙”吉时到了,布摩在队伍前敲锣打鼓唱经,孝子手拿经幡在其后,其余人员头顶白布,组成一条白色长龙,向寨子东头的庙宇出发。前行期间,在布摩停下来做相应祭奠仪式时,随性人员跪在地上,白布始终盖在头顶上。

4、出殡安葬

出殡吉时在入殓之前就已请布摩看好,罗跃老人的出殡时间是4月19日早上五点。出殡队伍比前面的“拜庙”仪式更长,还是头顶白布,两手扶着白布两边。

出殡的同一天中午就是请客时间,所有的家族成员、亲戚以及同寨、邻寨相识的都会前来送礼吃饭。吃罢中饭后,另外一个重要的仪式——“度亡”。“度亡”意思就是超度亡灵。届时把祭奠的花圈、经幡、纸人纸马纸房子、老人生前的衣物、床具等搬到指定的空旷之地,在唱经击鼓鸣锣鸣炮后,把之前搬来的祭品及老人生前的贴身物品等焚烧,焚烧之时,众人跪拜,女儿儿媳跪哭,诉说对老人的最后哀思。与此同时,另外一个仪式——“接头”也在进行当中,“接头”意思是把过世父母的“遗产”转交给女儿,比如用过的衣柜、箱子等贵重物品,现在由于生活水平提高,“接头”仪式不再转交这些“遗产”了,而是根据女儿的需要准备电磁炉、锅碗瓢盆、被子等。几个布摩把孝子准备好的“遗产”物品从火苗上穿过递交给女婿家族的长者,接过“遗产”后,女婿家族来的客人打道回府,到此,整个葬礼仪式基本宣告结束。

三、思考

葬礼文化梳理与重构的目的在于搜寻过去在当下还剩下什么,然后进行相应的机械修复。因此本文也未对葬礼的细节进行逐个梳理,而是把焦点放在过去对当下有着重要意义的细节上。本次葬礼对于久居城市的罗氏家族而言,更多的是一次寻根之旅,找寻共同的“过去”,共同的记忆,再重新出发。但是这种返乡买地修建房屋仅仅只为了举办葬礼的行为显得太过于“奢侈”,也不是一个可以推广的例子,在城镇化了的布依族社区传承民族文化精髓,重构民族文化肌理,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例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要,修建相应的场所,让让居民用于举办相应的仪式。

猜你喜欢

布依族肌理葬礼
为冰川举行“葬礼”
这是在葬礼上听过最多的一句话
《爱情神话》台词点到为止 描摹深入肌理
审美人类学视野下布依族古歌的美学探究
布依“三月三”
肌理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感受肌理
An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Idea of Bouyei Ethnic People in ManagingNatural
住宅室内设计中材料肌理运用的思考
自己的“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