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生·光阴
2019-11-14李娜
李 娜
我很少读传记文学,却被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深深吸引,这部二十五万字的传记作品不仅记录了一个波澜壮阔、风起云涌的大时代,也书写了作为大时代下个体生命为祖国、为理想所生生不息的顽强拼搏。诚如齐邦媛先生所说:“那是一个我引以为荣,真正存在过的,最有骨气的中国。”这种骨气,不是抗日神剧的胡编乱造,不是兵荒马乱的随遇而安,而是以齐邦媛先生为代表的那一代人,为了抗战的胜利、理想世界的建造,用自己的骨气诠释的“世界·人生·光阴”。
《巨流河》的感人之处,在于个体由少不更事、病弱缠身的小女孩,在时代的裹挟下,一步步走向果敢、坚韧,在苦难中成长,在成长中实现了家国情怀、人生大义。回顾齐邦媛先生奔波迁徙的大半生,从东北开始的一次次流亡,从大陆被迫与家人分隔到台湾,从随夫一次次居所的变迁,她的一生伴随着国家离乱、重建新世界的祈盼,每一次空间的转换都是时代抛下的难题,没有人知道下一步会面对什么,通往何处,只能被时代裹挟着往前走,前路漫漫,唯有文学与读书、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救国是个体能掌控的、付出的。
于是乎有“中国不亡,有我”的壮志豪情,有“弦歌不缀”的悲壮坚韧,有思慕知识、追寻善和美的心灵,有“佛曰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的悲悯同情,有女性献身学术的崇高勇气,有“台湾、文学、我们”的坚守气概。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那在几近湮没志气的阶段,仍能有诗歌、有书籍做阶梯,一本一本、一字一句地引领作者向上攀登,从未停歇,这种苦难中的快乐、信仰,与我们今天甚嚣尘上的“读书无用论”形成鲜明对比,高下立见分晓。
第二届(2010)在场主义散文奖颁奖词对《巨流河》这样评价道:“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不仅给当代读者精神世界带来了巨大震撼,而且激发了被当下市场经济、大众娱乐、政治偏见所遮蔽的知识分子的良知,以及独立面对历史与当下社会的严肃思考,同时也标志了中华民族超越政治意识形态,而达到精神融合的可能性。”二十世纪是埋藏巨大悲伤的世纪,却也见证了一个最有骨气的中国,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为民族、为明天抛头颅、洒热血。自日寇入侵,随之东北沦陷、伪满洲国成立、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武汉会战……十四年抗战死尸遍野、血染河山,人民流离失所、悬挂于城墙上抗日志士的头颅,日寇无休止的狂轰乱炸……中华民族的战乱苦难在作者笔下一一呈现。
《巨流河》写中华民族的苦难史,不是宏大的战争场景和血泪控诉,而是将史实与亲历相结合,把一个个知名或者不知名的个人交织在历史场景中,亲情、友情、爱情不再被历史遮蔽,而是烙印在每一个人身上,映照着国家命运与个体的悲欢离合。在残酷的战争中,在外部世界的影响下,始终有歌声、有教育、有文学、有热爱。文中着墨最多的是在战火纷飞、学生四处迁徙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西南联大等学校办学兴学,为国家和抗战培养大量人才,南开、北大、清华、武汉大学等至今声名显赫,朱光潜、钱穆、吴宓、闻一多等文学大师魅力不减。是以,中华民族无论在怎样艰难困苦的境况下都能赓续民族命脉,继承文化血脉的事实得到诠释,中华民族不可战胜、中国人民威武不屈的人格精神得以彰显。正如《另有表现的中国》所意指的那样,在政治军事动乱不宁的年代,尚有一个中国在日益进步,充满高瞻远瞩的理想。
齐邦媛先生何其幸运,在战乱中仍能按部就班地接受教育,遇到一生中多位恩师益友,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正是因为如此独特的经历,使她到台湾后,面对一个新的世界、新的人生,义无反顾地投身教育界、文学界,她与同仁一起继续父辈教育报国和启蒙国民的理想,教书育人,编译名作,创办新系,改革教科书,编撰文学与文化丛书,用一己之力,推动中西文明对话,把自己几乎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中国文化与文学的重建、交流与发扬光大上。其中提到的好多学者、教育者,他们建立严格的学术水准,以高标准来培养人才,提倡教学质量,关注国家甚至人类的心灵,境界开阔、心胸豁达,是我们今天教育值得借鉴的地方。尤其是“国文教科书改革”一节,体现了知识分子莫大的勇气和风骨,当时暂用本的教材太多党、政、军文章,为了编撰一套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让中学生有人类文化史观与尖端科技世界观的教材,编委会冒着巨大的风险与压力,完成了教材的变革。时至今日,我们的教材也在变革,前段时间,网上出现了很多恶搞部编本教材主编温儒敏的段子,甚至对温教授发起人身攻击,这种境遇,与齐邦媛先生当年的经历何其相似。温主编透露,部编本语文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读书为要”,专治“不读书”,在今天安定中国的外部环境下,我认为读书明智,也迫在眉睫。
齐邦媛先生的一生,从未虚度光阴。战乱时的她还是一个学生,随学校四处迁徙、流亡,学无定所,但仍不忘读书、思考,不被时代吞没,不被时局牵引,选择了与当时同龄人完全迥异的道路,打下一生读书为人的基础。在暂时解除课业压力后,她选择看大量的古典小说,明白功课不只是功课,而是学问;在学校被同学排挤、嘲笑,她选择背诵诗歌来感受世界的变化;在抗战胜利后,很多人因政治狂热和内心苦闷,受惑于狂热政治文学的时候,她选择走一条简单的路,选修冷僻的《神曲》;在“六一惨案”、学潮大爆发后,她依然能静守书斋,并认同杨瑞六教授所说:“一个人不读书怎么能懂得世界上的事情,怎么晓得分辨对与不对?人对于问题的看法完全要靠他的脑筋来判断,而脑筋不经过读书怎么训练?”到台湾后,齐邦媛先生继续多次进修,暂时告别母亲、妻子、师长的身份,抓住每一分“偷来的”时间苦读、钻研,虽然最后未能如愿取得硕士学位,但是她的世界是充实的,并用自己的所学所知,推动了台湾文学的发展,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无愧光阴、无愧自我。
“世界·人生·光阴”源自于雪莱《哀歌》首句:“O World!O Life!O Time!”我想,这句诗很好地诠释了齐邦媛先生面对家国离乱和个体生命在时代不断巨变的情况下,从迷惘、无助到果敢、成熟的人生轨迹。齐邦媛先生用自己的文学眼界表达了:“回应时代暴虐和历史无常的最好方法,就是以文学书写超越政治成败的人与事。”保持对本国以往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承接优良的传统文化,超越狭隘的时代眼光,为教育、学术的严谨,为普世价值的宣扬,为美的世界美的心灵,奉献自我,生生不息,这是齐邦媛先生的“世界·人生·光阴”,也应当是我们今天有志者努力的方向。
原本我以为那个时代离我们太过久远,对于我们这一辈没有真正经历过战争、苦难的90后而言,太难感悟到其中一二,我们生来就是太平盛世,赶上了祖国日益繁荣强盛,我们拥有一个最安定、最欣欣向荣的外部世界。通过阅读此书,我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无数先辈浴血奋战,无数普通人用自己的离弃别殇、悲欢离合,创造出的他们当年理想的“明天”,就在这不温不火的叙述中,我的内心变得澄澈、坚强。
我们今天生活的时代太过幸福,以至于很多人渐渐忘记了苦难的滋味,忘了这大好时光多么来之不易。希望借此书,我们可以重温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体会到齐邦媛先生的苦心,她写了那么多关于情感、文学、教育的文字,经历了那么多波折才学会去爱,去生活,去为自己的世界、人生、光阴负责,秉承良知,贡献自我。先辈们从国破家亡的那一天起,就学会了爱与牺牲,而我们直到死亡,都注定只能在小情小爱中自我纠结、悲伤,这是时代给予的不同命运,我们不必苛责,但我们不能不思考,自己的“世界·人生·光阴”将如何行进,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