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州半岛木棉红

2019-11-14张春生

湛江文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雷州木棉秦桧

◎ 张春生

木棉花开一城红。站在树下往上看,火焰燃烧在蓝天白云之间,既静穆庄严又动态十足;往前看,一排排云霞晕染着车流人影,俨然一副流动的画。几天后,木棉花落,它不像柳絮那样因风而起,漫天飞舞,而是从空中径直落下,迎风有声,一副不甘凋谢的样子。拾起一朵,可以看到它坚硬的外皮,深邃的红晕。那种从内而外发出的光色,纯粹得如陈年老烧,让整个雷州城都沉醉在烈烈春意之中。

这是你想不到的,木棉树,曾经默默无闻地生长在那里,夏天为人遮荫,秋天与世萧瑟,冬天落下叶子,毫无出奇之处,但一到春天,竟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将超绝的美展示给人间。人生苦短,在日复一日的浑浑噩噩中,人们向往着一种让人感动的东西。木棉因其独有的气质,成为人们生活中靓丽的风景,有了“英雄树”的美名。这种生命的怒放,正如雷州半岛海边的那个小渔村里,三百年前陈瑸留下的人生足迹。

陈瑸出场时也很普通,就像未开花的木棉。他给人们留下的最初记忆甚至有些好笑。一天,太阳当空照着,海水轻拍着堤岸,陈瑸家正利用这一难得的天气晾晒粮食,母亲去拾海豆芽了,看护粮食的任务就交给了年幼的陈瑸。所谓的看护,无非是防止动物糟塌,在暴雨来临前及时将粮收回屋里。陈瑸拿着书本,津津有味地看着,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知什么时候,乌云堆上了天空,大雨倾盆而下,而他对此一无所知。心有预感的母亲急回家里,可怜的一点粮食大部分已被雨水冲走。望着充满内疚的儿子,母亲什么也没说。木棉花未开时,谁会在意它的一点点积蓄一点点成长?穷人家的口粮固然重要,但人的向学向上之心更加可贵。后来,陈瑸从雷州半岛走出去。雷州半岛,宛如蜿蜒大海深处的一条彩带,彩带上更是花的世界,这些花,有的恣肆怒放,有的野径无人寂寞开,万花竞芳,但木棉花的香还是透出来,充盈着陈瑸的衣袖。他踏着这个彩带,走过岭南一程一程云雾遮绕的山山水水,走进巍峨肃穆的皇权中心北京,并在台湾定格成永恒。

在台湾,他体察民情,整顿吏治,安抚民众,大兴文教,也自洁其行,提出“取一钱与取百万金无异”,离任时,百姓万人夹道,挥泪送别,称他为“青天”。他的事迹天下传诵,连康熙皇帝也说:“陈瑸是一个海滨务农之人,非世家大族,又无门生旧故替他吹嘘,天下之人莫不知其清,非有实行,岂能如此?”在一个缺少英雄的时代,陈瑸得到普天下的爱戴真是难能可贵。木棉花盛开后,人们惊艳于它的美,才开始回看它当初的泪和血雨,“陈瑸晒粮”这个勤学故事因而被人屡屡提起。据南田父老介绍,那一次晒粮,让陈瑸感触很多,他更直观了解了什么叫民生唯艰,也更清楚自己身上的责任和担子。与“陈瑸晒粮”并列的,有悬梁刺股、凿壁偷光、映雪囊萤等等。但在几个故事中,陈瑸的正面积极意义最大,他的识见、清廉自守、爱民如子的品质,都成了岭南的一个符号。

雷州还有传奇般的陈文玉,他在唐贞观年间担任合州刺史,主政其间,诸民敦睦,万族咸康,对雷州半岛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去世后,唐太宗下令为他立庙。由于影响巨大,民间开始了对他的神化过程。传说他出生时,左手写着一个“雷”字,右手写着一个“州”字,雷州从此得名。又传说他去世时,肋生双翅,白日升天。但陈文玉出生在哪一年,有哪些事迹,现在都说不清了,当传说遮挡住史实时,我们更深刻了解到什么是贵古贱今,贵远贱近,正像李白《梁甫吟》里痛苦的呐喊:“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陈文玉未遇时,很少有人关注他。等他走进历史,成为传说,远离了凡尘,那白日飞升的场景就定格为漫天的木棉红。

木棉花年年盛开,年年凋谢,长年守默而一朝绚丽的特质,也成为雷州半岛独有的地域气质,融化在人们的血液中。人生不能只有苟且,还应该有为了国计民生一怒而起的最强音符。大幕又一次拉开,这次登上雷州半岛的是南宋胡铨。他披着枷,戴着镣,满头乱发,满面沧桑,但那双眼还是炯炯有神。因为看不惯那伙投降派,他奋然上书,要求斩秦桧头以谢天下。这在全国引起了巨大轰动。秦桧恼羞成怒,将他贬出朝廷。胡铨在新州还写诗骂秦桧,就又被贬到吉阳军(在今海南)。途经雷州半岛时,胡铨健步向前,但押送者游崇还不耐烦地一个劲儿催促他。秦桧一党让游崇来押送胡铨,颇有点让董超薛霸押送林冲刺配沧州的意思。胡铨的脚磨出血,血印在红土地上一路向南延伸,如同一朵朵盛开的红色木棉。前面就是雷州府,胡铨又要经过官府的勘验,是顺利通过?还是再经折磨?谁也说不清楚。人生的意义也在这里,永远没有剧透,总有些东西等着解开。到了雷州府,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官府丝毫没有为难胡铨,而是给他卸下刑具,好酒好菜侍候。这让游崇十分反感,接下的一幕更让游崇瞠目结舌,官府借口他私带茶叶,竟将他打入大牢。官人成了犯人,阶下囚却成了座上客,这真是历史奇闻。

这位雷州府知府叫王趯,他为什么如此大胆?史书上没有记载,但一百多年后,文天祥指出雷州有“敬贤如师,嫉恶如仇”的地域个性,我们也从而理解了王趯当时的心理。胡铨是贤才,秦桧是奸臣,忠奸斗往往关系着民族的未来。胡铨的雷州之行,诠释雷州人独特的是非观。值得指出的是,我们翻阅雷州史志时,经常看到这种场景出现。胡铨的事情不是个案。

这就是雷州,这就是雷州半岛,寇准走过,苏轼走过,秦观走过,李纲走过,……来来往往中,演绎出各种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时光流逝,多少往事蒙尘在历史中,犹如木棉花凋谢后化成的一层层春泥,让人慨叹唏嘘。但一朵梅花被春寄走,必将给人间带来更多诗意春光。一个个美丽的历史故事,成就了今天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而今天来往于雷州的人们,又将写下怎样的传奇?木棉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生生不息,就像雷州半岛滔滔不绝的南海大潮,前波已去,后波又起,永远演奏着宏大奇瑰的乐章。

猜你喜欢

雷州木棉秦桧
乡村振兴背景下雷州潮溪村传统装饰工艺的创新研究
容时哥哥
南疆木棉红似火
最暖的春风
梦中题词
乡音心中留
南国丝木棉
铁铸的秦桧跪像
油炸“秦桧”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