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利萍:以毫厘精神托起航天强国梦
2019-11-14一润
文/一润
2019年3月7日,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评选名单火热出炉,韩利萍名列其中。作为一名火箭零部件数控铣工,她精通数控工艺、编程及操作,经常要加工精度比头发还细的零件,这些零件被用于神舟飞船、长征五号、长征七号等的火箭发射平台。
她百折不挠,滴水穿石,28年如一日潜心钻研,如今已成为我国航天特级技师。
削土豆削出大国工匠
1991年,18岁的韩利萍高考失利,到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做学徒工。“因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根本看不懂零件的内部结构图,也无法理解复杂的产品切削工艺。”带她的张师傅不善言辞,眼神也不大好,可他的铣工技术是厂里最好的。
一次,韩利萍不小心报废了一个工件,张师傅气呼呼地说:“你没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就别说是我的徒弟,我丢不起这个人!”韩利萍满脸通红,委屈地哭了。后来,师傅带着她到总装组,指着那些部件一一告诉她细节差错对部件造成的隐患,甚至对整个产品的危害,给她讲述了很多细节导致失败的惨痛教训。韩利萍这才深刻地了解到产品的重要性:“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记了一辈子。”
初入职场屡屡碰壁,但韩利萍没有气馁。有一次在家做晚饭,她突然想起白天加工的一份图纸,手里的菜刀也不自觉地跟着思绪游走起来,把土豆切成了一个个小块儿。“用土豆切出零件的形状,正好可以帮助自己直观地理解图纸啊!”韩利萍灵光一现。从那天起,她家餐桌上每天都有造型怪异的菜。“它帮助我把零件的平面图想象成三维立体实物,是一个非常好的道具,我和土豆也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0年,公司引进第一台数控铣床。当时没有人能操作这台机器,韩利萍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了拿下数控编程操作,韩利萍需要从弄懂每一个指令代码功能开始,她常常翻着说明书在机床边一站就是几个小时。为了解决宏程序的逻辑问题,她骑了一个多小时自行车跑到职业院校请教老师;为了攻克零件的加工变形问题,她通宵达旦反复做切削试验。当时数控铣床在国内刚起步,专业教材很难找。单位只有一本大隈系统编程书,白天大家都争着看,韩利萍就晚上借回家,将250多页的书一字不落抄下来。从此,这个手抄本就成了她的“导师”。
功夫不负有心人,数控加工技术的“神秘面纱”被韩利萍一层层揭开。她完成了一项项技术创新攻关,使公司数控加工能力提升了三倍,还带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团队。韩利萍逐渐成为精通操作、编程和工艺的复合型高技能领军人才。张师傅赞叹:“韩利萍是削土豆削出的大国工匠。”
滴水穿石成中国航天特级技师
2005年,航天新材料某型号产品批量剧增,其中的导轨、滑轨加工难度大、精度高、批量多,按以往加工进度远远满足不了交付要求。韩利萍采用模块化进口刀具,将“高转速、小切深、大进给”的高速切削理念融入生产,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不断优化切削参数,独创出一套成熟的加工方法。在班组推广后,生产效率提高4倍,创效益500万元。
“航天无小事,成败在毫厘。”韩利萍说,以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活动发射平台为例,平台重1800余吨,有两个篮球场大。四通均流阀体是平台液压装置的关键控制件,不足200平方毫米的工件上面大大小小分布着各种规格的70余个阀孔,且内部复杂交错,每一个阀孔的加工精度都必须控制在2丝之间。“说得形象点儿,尺寸公差相当于我们头发丝三分之一粗细。”这些阀孔的加工质量直接影响发射平台支撑装置起降的精度和平衡度,稍有误差甚至会导致火箭发射无法精确入轨。
工艺难度极高,加工此类零件的成功率仅有20%。为攻克这一难关,韩利萍绞尽脑汁,反复调整加工方案。她走路也琢磨,吃饭也琢磨,丈夫说她“走火入魔”了。韩利萍泡在车间里,经过3个月上百次的验证,最终实现了对整个工艺过程的精准掌控,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达100%。
2017年4月20日,装载天舟一号的长征七号火箭成功发射,而托举火箭腾飞的是一双巨手——发射平台,它身上的4万多个高质量零件,是火箭精准入轨的基础。“一个细节出错就全部都废了,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最终,韩利萍以精湛技艺,带领班组在规定时间内出色完成了任务。
韩利萍被业内人士称作“神工”,她凭借一身“绝技”,圆满完成了包括长征七号、长征五号、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在内的多项重大宇航产品地面发射设备的生产制造,唱响了属于中国航天制造的“天歌”。
韩利萍喜欢分享一组自创公式:1的365次方=1;1.01的365次方≈37.8;0.99的365次方≈0.03。她说,我们在一年中的365天,如果选择原地踏步,一年以后,只能维持现状;而如果每天选择进步0.01,一年以后会获得37.8倍的回报;而如果选择每天退步0.01,一年以后你会被别人超越,甚至变得一事无成。正是凭着对进步的执著,她攻克了一道道难关。
28年,韩利萍坚持“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工作标准,精益求精,以滴水穿石的韧劲,突破了一个个“不可能”,为着建设航天强国的梦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