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019-11-14冯全安四川省彭州市致和镇初级中学校四川彭州611930
冯全安 四川省彭州市致和镇初级中学校 四川彭州 611930
前言:新课改针对初中历史,这一充满文化底蕴的学科,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要求。即作为历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树立素质思想,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思维发散和能力养成,奠定环境基础。
一、构建历史情境,培养思维想象思维
若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在想象的前提下,产生创新的灵感和思路。因此,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合理构建历史情境。借助多媒体进行抽象性知识直观化转化,从而强化训练学生想象思维,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深度。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时,可以先借助网络,搜集与之相关的史学资料和文学典故,或者与唐朝外交文化相关的影视片段和视频资料等,之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直观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唐朝的外交文化加深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唐朝的体制在外交方面的推动作用,从而让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
二、组织小组讨论,培养自主探究思维
若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历史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要想办法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以自主的、独立的,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参与到历史课程深入探究的学习活动当中。从而摆脱禁锢的牢笼,让学生的思想真正的得到解放,并且在自由自在的学习环境下,积极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培养自身探究和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积极贯彻小组合作学习法,构建开放性、探究性历史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整合学习思路,强化创新思维。比如说,教师在讲解“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时,可以设置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围绕该主题,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并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从而保证学生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更加的深入和全面。
三、衔接时事政治,培养社会责任意识
历史文化当前的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导向、方针导向,可以说与当前的时事政治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在历史课上,教师需要合理的衔接时事政治,对比着展开教学和分析。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意识和民族精神,从而实现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时,可以将其与“一带一路”、“重走丝绸路”等战略思想相融合。让学生在系统学习的过程中,清楚的认识到丝绸路对国家的发展,以及国际贸易合作,所发挥的重要推动作用。然后,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思想观,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方针,丰富学生历史文化底蕴,提升政治素养。
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实践应用思维
在初中阶段的历史课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加强历史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对历史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呈现,和实际应用,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并且在此基础上,合理的进行创新和创造。同时,教师还需要组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比如说,教师可以设置实践课题,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历史资料,总结和创新观点,从而加深学生历史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就“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设计实践课题,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和整理历史素材。或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积极参观历史博物馆,在参观的过程中,对历史文化形成深刻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情感领悟。此外,教师可以组织历史文化学习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就历史文化的了解,进行沟通和互动,彼此之间交流历史的学习方法和心得,发表自身对历史文化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在历史学科领域的造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
结论:综上,在素质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目标,就教学方法进行更新。在历史课上,教师合理构建情境,组织小组讨论,衔接时事政治,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在自主学习和深入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实现初中生的历史学科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