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安聚势

2019-11-13张敏

中国汽车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长安汽车长安转型

张敏

变局孕育能量,成为中国品牌向上冲刺、突破瓶颈的强大助力。

长安第三次创业初见成效,CS75PLUS只是开始。

车市寒冬愈演愈烈。国六切换的阵痛,新能源与智能化快速迭代,在全行业的压力与调整中,汽车业呈现出冰火两重天。

产业淘汰赛不断加速,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体现在市场中,TOP10集中度却越来越高,高达89.5%,排名后86%的汽车集团,只占据10%,左右的市场份额。

弱势品牌首当其冲。去年开始,不仅力帆、比速、众泰等品牌在市场挤压中变得举步维艰,连一些合资品牌也因向上突围无力而陷入困顿。

中国品牌的压力更大。今年卜明中,中国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降至五年来最低点。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日前表示,未来将会有50%的中国汽车品牌被淘汰,足见其危机感之强。

产业寒冬加剧,倒逼车企加速转型。这一轮新旧动能调整之期,很多中国品牌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与未知的阵痛。

具体到正在推进“第三次创新创业”的长安汽车,留给外界的印象更是“困难重重”。昔日的自主冠军荣光不再,合资品牌销量大滑,利润跌至谷底……长安汽车什么时候能够走出转型的阵痛?

“长安仍在爬坡中。”此前接受《汽车人》采访时,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这样定义企业所处的阶段。

长安汽车正处于发展的关键节点。去年4月,张宝林提出了“时代淘汰你,与你无关”的口号,正式开启长安的转型之路。伴随着“第三次创新创业”的推进,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模式产业,长安汽车都在进行全面重建。而今,伴随着CS75PLUS的热销和业绩逐渐向好,预示着“第三次创新创业”之下,长安汽车产品结构调整初战告捷。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调整,长安已迎来发展的非常之时。通过长安汽车“第三次创新创业”实施近两年来的探索和实践,长安高层一致认为,只有立足用户、聚焦“四新”、加速转型,方能突破困局,共创中国汽车产业新纪元。而能够积极应对新挑战、迅速转型,同时具备强大体系能力、基础实力的企业,才能存活发展。

长安将200余项智能技术、100余项智慧产品和服务转换为用户可以切身体会的现实生活。明日座驾CS75PLUS,搭载行业首发量产的APA5.0遥控代客泊车、梧桐车联TINNOVE智能系统、手机蓝牙钥匙等多样服务,超前满足用户未来几年的用车需求。

研发团队2000人

长安正在转型为一家新型的技术公司。目前,长安汽车拥有2000人的智能化研发团队,软件工程师占比达到30%,已完全自主掌握白动驾驶领域的控制编码、决策算法等核心技术。

这也是长安汽车为中国品牌趟出的一条成长路径。

CS75PLUS与长安内核

9月5日上市的长安CS75PLUS,度过了惊艳的两周,还没有规模交付的情况下,积累订单就已过万。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称:“感觉比2014年的CS75上市还要火一些。”他的说法后来得到数据的支撑。CS75PLUS的预售订单突破了公司日均订单的历史记录。

CS75PLUS眼下订单汹涌,具备成为“爆款”的潜质。亮相就得碰头彩,CS75PLUS头一炮打响了。

如果要总结点原因的话,似乎应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下。

“这条命差不多都是CS75给的,这个理由充分吗?”CS75PLUS上市当日就订购了-一台新车的长春车主杨先生对《汽车人》說。

谈起那场车祸,他仍心有余悸。事故发生在8月13号凌晨4时的吉林公主岭市。杨先生开着CS75在从大岭镇往长春方向行驶,前车紧急停车,他也跟着停在前车后方。这时,一辆呼啸而至的拉煤大货车,因刹车距离不够,直接追尾撞击他的CS75,一场惨烈的交通事故就这样发生了。

事故导致CS75严重变形,杨先生是从驾驶室的窗户爬出的,身上多处轻伤,但没有骨折,生命也无碍。

“我用这辆车已经快三年了,没有出过什么小毛病,平常用着还挺省油。经过这场事故,我更加信任长安车的安全与品质。”因为原来那辆CS75报废,他几乎没有思考就选择买一辆CS75PLUS。更多人选择CS75PLUS,表面上的原因似乎很简单。第一条,就是帅,颜值即正义。

虽然媒体可以堆叠起语言描述它的外观内饰,诸如LED贯穿式前灯、“凤凰火焰”尾灯、超大进气格栅、凌厉空气动力学特征……但老百姓不管这些。乍一看上去就顺眼,三秒钟心里决定就是它了。更不要提车内沉浸式三联屏、游艇式换挡手柄,超前的个性设计风格所营造出的“未来派”既视感。

谨慎者还要转一圈去评估竞品。但“碰头缘”强大到足以杀死任何异念。中国品牌什么时候把车做得这么漂亮了?

这一切的转变因何而生,源白何方,又通往何处?

有些人将“家族化”理解为套娃设计,其实只是相似度有多少、标签元素的运用娴熟度。长安此前的设计集中度和家族化都不明显,而在CS75PLUS上,设计语言的聚拢达到空前的高度。

设计中心的基础设施容易建造,但人才聚集、彼此之间展开头脑风暴、与其他研发团队协同,最终汇聚成一体化的研发力量……长安为此花了数年时间。惊艳的新产品已经证明,耐心是值得的。

即便单看外观,在垂直光束的照耀下,侧面的阴影虚实相间、棱线勾勒的流光溢彩……就知道是大家所为。长安的设计能力已经今非昔比。

据悉,全新CS75PLUS的外观由意大利造型中心参与设计。“双车设定”在此前第二代逸动上也能看到,但本次显然更具突破性。

长安位于意大利都灵的欧洲设计中心新基地在2013年就已竣工。几年来,长安在美国、英国、日本分别设有底盘、发动机、内饰设计的海外研发中心。长安称之为“六国九地”全球研发布局。

设计中心的基础设施容易建造,但人才聚集、彼此之间展开头脑风暴、与其他研发团队协同,最终汇聚成一体化的研发力量……长安为此花了数年时间。惊艳的新产品证明,耐心是值得的。

环境可以塑造人,城市也是有灵性的。设计人才集中的地方,更容易激发出创作灵感。长安不遗余力地进行全球资源整合,拥有来自全球18个国家,近万人的研发团队,如今步入收获期。

这背后是长安汽车每年坚持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之中,“十一五”至今累计投入近900亿元,研发实力连续10年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

作为研发体系的终极拼图——总投资43亿元、历时8年的长安全球研发中心今年落成,拥有十二大领域的180多个试验室,可以进行几乎所有的汽车研发和生产测试。

值得注意的是,该中心承担着全球研发枢纽的功能,却不是惟一节点。长安运用云技术打造了数据中心,将软件集成、大数据分析作为新动能的基础,重点突破5G、大数据、云计算、软件等关键技术,将用户大数据与产品开发流程融合,精准指导研发。

以领先的传统研发能力为基础,长安汽车紧抓“新四化”的时代趋巍大力发展智能化、新能源技术,构建新一轮核心竞争优势。

研发投资900亿元

这背后是长安汽车每年坚持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发之中,“十一五”至今累计投入近900亿元,研发实力连续10年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

长安正在转型为一家新型的技术公司。目前,长安汽车拥有2000人的智能化研发团队,软件工程师占比达到30%,已完全自主掌握自动驾驶领域的控制编码、决策算法等核心技术。包括L3、L4级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都由长安汽车白己主导、研发。

可以说,正是因为技术的厚积薄发,构成了长安硬核竞争力。

转型基轴与技术落地

一切都着眼于创新,着眼于竞争力。长安提出,以创新为驱动,将效率打造成为核心竞争力,同时推动用户、品牌、产品、服务模式四个维度的转型,即从服务客户向经营客户转型、从传统产品向智能化+新能源产品转型、从提供产品+服务向提供产品+服务+出行解决方案转型、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型。

四大转型其实有一个共同的“基轴”,那就是从传统制造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

但转型不是闭门造车。长安打造的朋友圈空前庞大。长安与华为、腾讯、博世、青山携手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围绕智能化和新能源两条主线探索未来用车新生态。

在智能化领域,搭载华为无感链接技术的车机已经亮相,白动驾驶、车载通讯、车联网等技术同时推进。在新能源领域,长安牵头组建了“整车工程、动力系统、智能网联、整车性能、工艺开发”五大板块专家团队,共同打造国际一流、中国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平台。

长安与腾讯在自动驾驶、网络安全、大数据、新零售和后市场等多领域展开合作。显然,与腾讯的合作,必须以数据为“工程对象”。

而“长安云”是混合的产物。它是以华为网络技术为依托,以腾讯云、阿里云混合打造出的云数据中心。“长安云”的建立,令长安向服务型企业的转型进入“快车道”。

长安的智慧开放平台,正在探索车生活价值、客户经营能力、新零售直通能力……总之,以智能网联为“基础设施”的车载生态,正在逐步建立起来。

长安汽车相信,产品要充分服务于时代,但永远要比时代更进一步。中国市场云集的各领域前瞻技术,都可以成为中国品牌赢得差异化竞争的重要砝码。

通过“北斗天枢”计划、“香格里拉”计划,长安汽车积极探索智能化与新能源的适度融合,精准定位,实现差异化竞争,坚持为用户提供适当超前的产品体验。

长安将200余项智能技术,100余项智慧产品和服务转换为用户可以切身体会的现实生活。明日座驾CS75PLUS,搭载行业首发量产的APA5.0遥控代客泊车、梧桐车联TINNOVE智能系统、手机蓝牙钥匙等多样服务,超前满足用户未来几年的用车需求。

对于“传统”业务而言,新平台也产生了强大的竞争力。CS75PLUS的动力被评价为“过剩”,蓝鲸2.0T发动机+国六b,令人疑心长安的“储备夹袋里”是否有一个来白“机器猫”的异次元口袋。

事实上,蓝鲸发动机是长安全球研发团队厚积薄发的产物。蓝鲸动力作为长安“香格里拉”计划一部分,宣告长安的迈入动力3.0时代。而CS75PLUS正是动力3.0的首批力作。

长安提出,以创新为驱动,将效率打造成为核心竞争力,同时推动用户、品牌、产品、服务模式四个维度的转型,即从服务客户向经营客户转型、从传统产品向智能化十新能源产品转型、从提供产品+服务向提供产品+服务+出行解决方案转型、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型。

向上不易,但仍坚定不移

中国汽车品牌向上,一直是绕不开的话题。

行业分析认为,长安当下的低谷期,一方面是因其微车起家,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产品发力快跑而品牌相对滞后”的结果,另外一方面则是长安乘用车的大部分销量都由SUV贡献,但是受产品周期和更新换代的影响较大,之前的产品换代太慢。

這体现了中国品牌的两个共同难题。

首先,品牌力不足,这是包括长安在内的中国品牌当下面临的最大痛点。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品牌的产品力逐渐得到市场认可,在某些方面可以与合资品牌媲美,但在品牌溢价上仍然无法与之相较。

根据统计,中国品牌用户换购后仍购买中国品牌的比例仅有37.2%,而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分别为59.3%和78.1%。中国品牌要改变困境,就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品牌的“忠诚度危机”。

其次,随着产品迭代加快,如何构建模块化平台、打造经典产品、提升单一产品盈利性,将是中国品牌面临的新挑战。中国品牌目前还是集中在低价区域,盈利性相对较低,要引起高度重视。

近年来,长安汽车不断优化产品架构、明确品牌定位,区分目标人群及突出核心价值,形成了四大独立整车品牌及两大全新业务品牌,实现用户与品牌全触点的体验升级,推动了品牌向上。

在乘用车中高端品牌打造上,长安汽车发布了AB品牌。尽管相关细节还不能完全对外公布,但据谭本宏透露,AB品牌既不是一个传统新能源品牌,也不是传统燃油车品牌,“必须要重新搞窗口,无论是产品、体系,还是品牌本身,目前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作为汽车企业,长安的核心焦点依然是产品本身。当下,CS75PLUS订单汹涌,长安汽车的交付正在稳步上量。按照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的话说:“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苦练内功,我们的发展后劲上来了。”

变局孕育能量,正在成为中国品牌向上冲刺、突破瓶颈的强大助力。不仅如此,它还为中国车市尤其是中国品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长安第三次创业初见成效,CS75PLUS只是开始。

猜你喜欢

长安汽车长安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水VS火
长安欧尚X7PLUS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睿骋CC 1.5T 6AT豪雅型
长安汽车:有意重启高端品牌项目
西游新记 2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水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