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本宏:长安的“双创新”
2019-11-13张敏
张敏
对于长安的未来,谭本宏指出,创新是主旋律。这里面包含技术创新,也包括模式创新。
为什么长安这两年—直倡导创新?从汽车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真正革命性变化和上一层新台阶的时候,背后都有技术的支撑。
车企高管都有各自分管的业务,日常的工作则是“干啥吆喝啥”。但对于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来说,事情似乎有点复杂。
他曾经任职技术处、工程研究院、市场部、品牌公关部、新闻发言人;他分管的业务涉及造型设计、产品规划、品牌建设、智能化……这些业务模块又覆盖了产品研发、战略、销售等多个环节;他是技术科班出身,职业成长贯穿汽车行业的全产业链条,谈起长安汽车每一个板块,他都能融汇贯通,举重若轻。
谭本宏曾任新闻发言人,但不喜欢兜兜转转的外交辞令,对于行业的未来,他从不掩盖白己的危机意识。他最近经常提起两个观点,一是经济运营周期处于弱势,市场内卷,高增长在现阶段不可持续。另一个则是将有50%的中国汽车品牌“很快”消失。他还暗示新势力造车的“灭绝速度”很可能超过这条线。
如此預测引出的推论,则意味着无论行业还是企业,必须从“量”的增长中脱离,转向“质”的增长。没有量,必然是痛苦的。谭本宏并不讳言这—点。
他说,在过去三年中,长安差不多调整了150万传统产能,这需要很大的决心,但长安决定“抱残守缺”,决心离开传统的增长方式。很可能新区域不那么舒适,但转型是必须要做的。这也是长安为何坚定推进“第三次创新创业”。
“北斗天枢计划”只是长安智能化战略的总结。早在2013年,长安汽车已经开始着手筹备自动驾驶功能;2016年,长安汽车就率先完成了从重庆到北京的长距离自动驾驶道路测试。
作为技术科班出身的少壮派管理者,他很容易奉行“技术至上”,但实际上这也是长安一直以来的传统。对于长安的未来,他不出意外地指出,创新是主旋律。这里面包含技术创新,也包括模式创新。
技术创新的智能化维度
技术创新很容易理解,长安的研发投入从来不计代价。
今年落成、耗资43亿元的全球研发中心,是长安研发的重要基础设施。它标志着长安研发体系构筑成型,长安也因此获得了全生产链条的研发、试验、质量验证能力。为了这一天,长安花费了20年。
技术创新的重头戏是智能化。这也是谭本宏分管的业务板块之一。去年,长安发布了“北斗天枢计划”,提出2020年新车将实现100%联网。长安与腾讯联合出资成立互联网公司“梧桐车联科技”,针对车联网技术进行二次开发,落地的第一着眼点当然是长安的新产品。
去年发布的CS35PLUS,成为首款搭载梧桐车联1.0技术的产品,也是首款深度整合腾讯车联智能生态系统——AI in Car的量产车型。它融合了车机控制和腾讯强大的内容生态,以及互联网链接的能力。
今年,双方的合作更进一步。今年8月份的中国智能产业博览会上,谭本宏在CS75PLUS上向“梧桐车联”董事长、腾讯副总裁钟翔平发送了史上第一条车机微信(除了长安汽车内部职务外,他还是“梧桐车联”副董事长)。这个小小的演示,让人们看到了车机应用的广阔前景。
而“北斗天枢计划”的另一面——智能驾驶领域,长安进行了专门的部署。在底特律和重庆,长安分别设立研发中心,进行L3、L4级白动驾驶工程化开发和测试。谭本宏不无白豪地称,长安在L3级白动驾驶的工程化方面,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而量产车方面,已经部署L2能力、具备IACC集成式白适应巡航技术的长安CS55,于去年上市。
值得指出的是,“北斗天枢计划”只是长安智能化战略的总结。早在2013年,长安汽车已经开始着手筹备自动驾驶功能;2016年,长安汽车就率先完成了从重庆到北京的长距离白动驾驶道路测试。
谭本宏认为,对自动驾驶技术,虽然大家都按照L1至L5五个层级划分,但即便同一级别,也难以区分技术的可靠性和完成准确度。就长安而言,自动驾驶技术正在从“纯技术导向”向“用户需求牵引”转变。而“北斗天枢计划”本身,就是完全围绕用户体验和感知来确定。
“智能化战略是一条永不停歇的道路,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远远没有到可以停下来的时候。”谭本宏如是说。
技术创新的动力维度
对于新能源计划,去年长安发布了“香格里拉计划”。在“三电”能力方面,长安与宁德时代、比亚迪进行了电池方面的合作。
“香格里拉计划”不仅针对新能源动力,“蓝鲸动力”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统动力总成,长安不是放慢投入节奏,而是加大投入、树立“蓝鲸动力”品牌,这也是中国品牌的首个动力品牌。它利用白行研发的增压机,获得惊人的40%热效率和“深海级”NVH。涡轮介入在1250转/分,油耗也比同类发动机降低10%。
“蓝鲸动力”开发的时候,谭本宏尚在产品规划部就职。他说,五年前,在电气化纷繁复杂、不知前路的环境下,长安已经开始思考:对于长安,未来的动力应该朝什么方向发展,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
“梧桐科技”的名字本身,就暗示长安打算做开放性平台。这样的平台,除了把腾讯作为车联网技术的战略合作方以外,还期待其他企业的加入。因此,长安坚持不占50%的股份,而是49%。平台的边界由合作伙伴和用户共同界定,而非长安自己。
经过反复考量,长安决定累计投资超过100个亿,为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路径做铺垫,其中最关键的节点就是“蓝鲸动力”。“蓝鲸动力”包含了NE系列国六b动力方案,不仅“生为国六”,同时预留国Ⅶ的进化途径。
该架构由长安旗下中英两大研究院联合研发,也是面向全球的战略级产品平台,长安拥有100%知识产权。NE系列预设了电气化、油电混驱等方案,是长安实现“2025年停售传统意义燃油车”的重要基础。
长安提出,到2025年,禁售传统意义上的燃油车。谭本宏澄清了一个观点:届时的新产品仍可能带有发动机,但必须有足够的能量回收系统,达到那时的节能环保要求。
为什么长安这两年一直倡导创新?谭本宏表示,从汽车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出现真正革命性的变化、迈上一层新台阶的背后,是技术的支撑。如果没有技术支点,产业为社会带来的负面问题会慢慢呈现。这包括拥堵的问题、安全的问题。
模式创新在哪里?
技术创新如此,模式创新在哪里?谭本宏称,长安汽车与中国一汽、东风汽车合资成立的面向未来智慧城市的“T3出行”,將借助合作伙伴在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多方面的优势,着力打造更加网联化、共享化的“智慧出行生态圈”,努力为用户提供高品质、高安全、高效率的出行和更加愉悦的生活方式。
谭本宏认为,新兴的经济模式,必须要有足够的体量、速度和机制支撑。
长安作为中国品牌的领军者,在“北斗天枢计划”和“香格里拉计划”之下,联合科技公司、业内伙伴和供应商,签订了众多的多边和双边协议,组建了复杂的产业和技术联盟,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外脑”,共同推进计划。
“长安当前的对外合作计划,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多。”谭本宏认为这也是模式创新的一部分。长安的目标比单纯的智能系统开发范围要庞大得多。
长安总裁朱华荣称,基于客户体验定制汽车平台服务,而不是技术的堆砌和服务捆绑;专注汽车并与高铁、飞机、地铁等进行信息共享,创造新商业模式;放眼全球资源,成为智能汽车产业联盟的引领者而不是独行者。
而且,“梧桐科技”的名字本身,就暗示长安打算做开放性平台。这样的平台,除了把腾讯作为车联网技术的战略合作方以外,还期待其他企业的加入。因此,长安坚持不占50%的股份,而是49%。平台的边界由合作伙伴和用户共同界定,而非长安自己。
这样的开放心态,也是谭本宏一直倡导的。这不仅是一种姿态,更纳入了长安的战略当中。谭本宏显然希望,在战略层面,长安意图用平台级合作,应对正在发生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技术的创新也会带动品牌的提升。随着长安产品向智能化和新能源转型,长安正在实施资源投入的战略转移。此前,长安选择产品逐步向高端化迁移,推进品牌的高端化。在产品线逐渐向新能源+智能化延伸的过程中,长安逐渐产生了打造品牌区隔的想法。在新能源+智能化方面掌握了诸多技术专利和装备研制经验后,长安的品牌溢价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据谭本宏透露,去年发布的中高端AB品牌,既不是一个传统新能源品牌,也不是传统车的品牌,“必须要重新搞窗口,无论是产品、体系,还是品牌本身,目前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在日前一次沟通会上,谭本宏在回答“初心”话题时,有些感慨:人在利益诱惑与艰难挑战面前,很难不忘初心;自己从1998年来到长安,每天都能感受到长安尽力为消费者提供最优秀产品的努力。这也是长安汽车白成立就坚持下来的初心。
150万传统产能
谭本宏说,在过去三年中,长安差不多调整了150万传统产能,这需要很大的决心,但长安决定“抱残守缺”,决心离开传统的增长方式。很可能新区域不那么舒适,但转型是必须要做的。这也是长安坚定推进“第三次创新创业”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