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全民艺术普及项目创新
2019-11-13李国姣
摘要: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是新时期群艺馆(文化馆)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职能,当下文化馆立足这一核心职责,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普及活动,提升了全民的文化艺术素养。我们熟知的艺术普及活动有合唱、舞蹈、美术、声乐、工艺、非遗技艺等,都深受群众的欢迎。如何创新服务项目,创办更加贴合传统文化,又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活动,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本文就以“古诗词吟诵吟唱系列活动”为例,探讨其成功经验以及可以改进完善之处。
关键词:全民艺术普及 项目创新 古诗词 吟诵吟唱
中华古典诗词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当“音乐遇见古诗词”,在悠扬的古琴声中,人们“和诗以歌”,以吟诵吟唱古诗词致敬经典,迅速成为全民艺术普及领域的新宠。“古诗词吟诵吟唱系列活动”也成为湖北省群众艺术馆推出的又一品牌活动。
一、项目基本情况
群艺馆(文化馆)的艺术普及活动,有阵地活动、社会活动以及线上线下活动之分,“古诗词吟诵吟唱系列活动”是通过对核心骨干的培训,把这一高雅的艺术形式送出去的艺术普及活动。
该项目的火热是从参与一个大型读书活动开始的。在湖北省图书馆举办的第三届长江读书节颁奖仪式上,曾荣获“长江读书节十佳领读者”的秦海群等表演的开场节目《<离骚>节选:上下求索》,令人印象深刻,由此古诗词吟诵吟唱活动开始走红。在2019年第四届长江读书节分会场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上,该节目再次惊艳亮相,成为推动该项目走出馆舍的良好契机。
据不完全统计,从启动仪式的4月中旬到9月,“古诗词吟诵吟唱系列活动”相继走进3所高校、4所小学,以及国防军工企事业单位、时尚书店,开展了十几场讲座教学活动,精彩的朗诵和吟唱,将大家带入古诗词的韵味中,特别是在最受欢迎的教唱环节,一句句的吟唱传授和互动方式,让大家在优美的歌声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现场有古琴和笛子伴奏,气氛高雅,轻松愉快。该项目还深入条件相对艰苦的村镇学校,关注留守儿童对艺术的渴望和追求。与2所高校就提升大学生素質教育方面展开合作,以特聘教师的形式开展古诗词的吟诵吟唱活动。目前,累计受众达1万人,指导和培养了一批爱好音乐、喜欢古典诗词的文化志愿者。
二、成功经验探析
古诗词吟诵吟唱系列活动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其活动的创新性发展、团队推广建设是密不可分的。
(一)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背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去学习探讨。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诗经》《楚辞》、汉乐府以及唐诗、宋词、元曲,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古诗词吟诵吟唱传统经典,较好地契合了当代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二)吟诵吟唱形式内容的完美统一。该项目诵唱内容以古典诗词为主,并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在讲座中,不仅教授音调、咬字技巧,逐字逐句地对抑扬顿挫、平仄起伏进行示范指导,还加入了简单的礼仪动作,使学习者热情高涨,跟着旋律吟唱。吟诵吟唱演出都是以团队形式出场,大家身着古装,次序排开,束冠绾发,衣袂飘飘,搭配韵味十足的肢体礼仪动作,在悠扬的古琴和笛声中,诵唱经典,十分引人注目。
(三)拥有稳定、活力十足的推广团队。其项目的策划人和主要推动者,要用音乐的形式推广传统文化。中国古典诗词是集格律美、意境美、辞采美和音乐美为一身的,如果不从音乐的角度来解读的话,那就少了欣赏诗词的一个天然维度。因此,他们拜访名师,深入学习古诗词,刻苦钻研吟诵吟唱技巧,研究不同朝代的礼仪,把该品牌打造得更具专业性。经过他们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热爱中国传统古诗词文化的人走到一起,其中不乏少儿、音乐生、社会艺术团体、机关退休干部等。现已成立“海声群诵志愿服务队”“少儿吟诵吟唱队”“老年吟诵吟唱队”“华中科技大学吟诵吟唱队”。
三、建议
诗与歌原为一体,是文学与音乐在艺术审美层面的有机结合。但我们今天接触到的古典诗词作品,大多以文字形式流传下来,而“古诗词吟诵吟唱系列活动”,正是恢复诗歌传统,通过增强其音乐性,促进人们对古典诗词整体的感知和赏析。在其推广过程中,也有可以完善之处。
(一)正确处理“古”与“新”的问题。古诗词吟诵吟唱从内容到形式上,都着力靠近传统,增强了其音乐属性,特别加强了其仪式感,令人耳目一新,但经典的生命力在于常在常新,我们更应该立足现代土壤,用现代的声音艺术诠释古典诗词,而非单纯复古。只有沟通古典和现代,才能在歌唱中更深刻地阐释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意境。
(二)加强教唱的学术性和系统性。古诗词吟诵吟唱是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历史积淀,对其进行挖掘整理和推广传承需要用严谨科学的态度,使其不走偏,不走弯,不走错。同时,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对其声腔、咬字、平仄、韵律、动作等加以深入探讨,形成系统的理论成果,便于其更好地传承发展。
(作者简介:李国姣,女,湖北省群众艺术馆办公室副主任,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徐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