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需要时间的厚度
2019-11-13任崇喜
任崇喜
小王子:好事总是需要时间,不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劳动往往很难做成大事。不是说短时间内无法成就大事,只是相对而言,天才式的灵感迸发固然令人欣喜,但更多的人,总需要用辛苦的耕耘,去与时间抗争。
50年的時间能做什么?美国作家、著名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用自己的经历给出的答案是:写11卷本的《世界文明史》。
50年只为一本书?这令人咋舌,相信也会被一些人不屑或笑掉大牙。相比较而言,我们的一些作者该是多么“有才”而“高产”。他们的作品有多少人在读?不知道,人们知道的是他们“能写”。
威尔·杜兰特对阅读有一种异样的激情。从12岁到19岁,他大约读了2000本书,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哲学观,但他却做了历史学家。有了这些基础,威尔·杜兰特才有可能花去半个世纪的时间去研究并写出一部11卷本的人类文明发展史。这部世界文明史是他一生最重要的著作,也一直为后来人所提及。奥斯卡·王尔德曾说:“任何人都能创造历史,却很少人能记录历史。”但是威尔·杜兰特两样都做到了。即便是这样,在写作过程中,杜兰特曾删改增补多次,呕心沥血至极。
翻阅文学史我们可以发现,最伟大的作者往往有耐心和耐力与时间较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曹雪芹去世前才完成巨著《红楼梦》,书上说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但丁为写《神曲》,耗费了15年的光阴;塞万提斯从酝酿到完成《堂·吉诃德》,亦有17年之久;歌德的《浮士德》创作跨度竟有60年,贯穿了这位“德国文学的宙斯”整个创作生涯……这才是真正的大师。他们不是在死后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他们在生前就是时间之战的胜利者。他们用漫长的时间塑造和见证了自己作品的品质。无疑,威尔·杜兰特属于真正的天才,足以“站在智慧女神的身边,手持火烛为我们照亮道路”,引领我们在“活着的现在”就进入天堂。
哲学中有一种描述:从量变可以到质变。我知道一些作者存在这样的想法:只要有数量,就会有质量,泥沙之下总会有金子的。殊不知,真正的创作不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也不是土法炼钢式的,这样创作出来的泥沙永远只是泥沙,不会在时间的磨砺下发生化学变化变成金子。
想那风流倜傥的乾隆皇帝,一生写了4万首诗,不是仍不曾被后人记住?而“对酒当歌”,问“人生几何”的曹操,尽管才留下十几首诗,不是仍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些诗句至今仍挂在人们嘴边?可见文学作品的数量与质量无关。因此,要做大师(尽管不一定都能成为大师,但目标还是要有的),应向威尔·杜兰特们学习,把时间视为生命本身,精雕细刻,历尽老蚌含珠般辛苦才孕育出璀璨的明珠。
真正伟大的作品,需要时间的厚度,是时间和生命的共同结晶。
水云间摘自《黄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