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媒体:新闻传播“变”与“不变”的思考
2019-11-13胡跃华
胡跃华
【关键词】5G;新闻传播;移动通信
一、开启5G,赋能万物
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了5G商用牌照,这标志着我国5G正式进入商用。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随着5G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且日渐完善,5G网络在各地逐步落地,5G应用在各个行业生根发芽,可以想见,一系列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必将会推动我国5G+产业巨大发展。
5G(5th Generration)区别于2G/3G/4G,它不仅是移动通信技术的提升,也是多种无线接入技术演进集成后解决方案的总称。据中国通信研究院发布的《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5G将提供至少10倍于4G的峰值速率、毫秒级的传输时延和千亿级的连接能力。
有专家形象地描述5G网络,一部10G视频,4G下载需15分钟,5G仅需9秒;然而,不仅仅是网速快,如果说4G网络的频段像乡村小路,一次只能走一辆车,5G网络的频段就像拥有宽车道的高速公路,可通行的车更多、速度更快。对于通车更多的概念,专家则有进一步的解释,同一区域内,不再因连接人数过多而降低网速,就如同有N多车道的高速公路上不会再拥堵一样。这样的场景平台,不仅丰富了人与人的连接空间,也为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提供了无限操作空间,新的传播应用有无限可能,万物皆连的智能世界将会变成现实:5G+医疗,病房可能不再需要医疗监护仪,而是通过信息贴片,把病人的信息利用5G网络快速传到工作站。5G+驾驶,无人驾驶刹车智能控制反应距离,4G下是1.4米,5G下是2.8厘米。5G+旅游,直播黄山,千山万壑、松涛云海,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当然,我们更有理由想象,5G+媒体会是什么样的呢?新聞传播在这个舞台上又会展现何等美妙的舞姿?
二、5G,构建新闻传播新空间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不足百年,但是却让人类经历了信息传播的几个时代:1G只是打打电话的语音时代;2G是看文本信息的文本时代;3G进入了图片时代;4G可以流畅地传输大容量的数据信息,被称之为视频时代。有专家预言,中国5G或将改写全球通信行业格局,这是革命性迭代发展,也势必促使新闻传播方式的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浙江乌镇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指出:“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参加本次会议的专家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5G技术创造的新时代,新闻传播也将发生巨大的改变,新闻传播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也不再受流量的限制,新闻、信息、服务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更加紧密地连接,更加互融互通。与传统的新闻业相比,有些变化将是颠覆性的。
(一)全程媒体可望实现
在5G技术支持下,任何时间、任何空间,人人皆媒,物物皆媒,全时空新闻传播成为可能。网上流传甚广的关于我国5G运用的宣传片,非常形象地展示了这种想象。片子的关键词是“天眼”,展现的技术核心是实时捕捉信息,跟踪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地点。所有新闻爆发点,在“天眼”之下,一览无余。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上,习总书记就提出“四全媒体”,其中全程媒体在5G平台上完全可以实现。在全时空的“天眼”之下,传统的新闻传播概念也将被重新定义,新闻的即时性、新闻的分发与传播、新闻的互动与舆情等都将成为其定义中不可少的元素。传播学的学科体系也将面临着扩容与重构。
(二)全息媒体如此真实
5G+4K超高清传输,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全息媒体所描述的沉浸式、交互式传播得以实现。5G技术创造了许多新型的连接。大都市年轻人和偏于乡村一隅长辈的相聚,是以虚拟在场的方式呈现的,但这场聚会却是如此的真实而感人;东方人与西方游客各自使用自己的母语,却可以畅通无阻地交流。未来,每一次的场景发现、场景设计与应用都有可能诞生新的新闻作品。
(三)全媒体发展态势复杂化
人类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已被放大,人人面前都有麦克风,传播主体与客体转化就在一瞬间,任何个体都是传播的受体,但都完全可以成为突发事件的第一报道者,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将信息通过联网平台迅速传播到全球。移动传播与智能传播的应用,无限拓展着新闻传播空间。传播平台从传统报刊、电视广播、新闻网站向商业网站、行业网站、个人网站、电商平台扩展。传播终端从报、刊、台向网、端、微、屏多终端转移。特别是各类公众号迅速扩张,各类媒体呈融合交叉之势,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场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强势与舆论引导优势遇到挑战,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三、新闻传播融合之“变”
5G,构建新闻传播新空间为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5G技术将在很大程度上推进媒体融合。这种融合既可以表现为跨行业的发展,也可以表现为传媒机构的自我革命,乃至媒体人基本素养的重新评估,有几种变化却是可以想见:
变化之一:5G+视频行业将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将展现广阔的发展前景。4G时代出现的短视频,既有对主流新闻的表达、主流价值观的承载不足的“短处”,也有内容包含大量非逻辑、非理性成分的“限制因素”,而5G时代,中长视频的华丽登场,可以成为社会性表达的中心,主流媒体可以强化网络视听业态,创新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优质融媒体作品,实现全网覆盖,全屏幕覆盖。
变化之二:5G深耕内容空间,融媒体内容优势再现。内容是融媒体得以存在的基石,但它决不是将传统媒体的内容简单相加于新媒体,而必须是以具有互联网思维的用户为对象,把传统媒体的原创内容延伸至新媒体。5G时代,文字性新闻延伸出了VR全景式报道、数据新闻、H5新闻等,中长视频的新闻报道呈现形式更为形象生动。随着优质内容要素在先进传播载体上的流动与共享,主流媒体的地位再次凸显。与此同时,融媒体也可以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微视频、微电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易于接受的方法手段,来呈现可视化的内容,实现新闻的及时传播和有效传播。
变化之三:5G将会带来强烈的时空概念的转变,5G将把电视与观众之间的墙推倒。数字化技术能够轻易突破文化资源的形态与空间局限,随着以5G为代表的高速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虚拟现实、增强现实、8K视频等技术的发展,未来人们可以通过移动智能终端,身临其境地体验不同类别的文化资源。智能编辑部将成为媒体机构的核心引擎,推动媒体整体转型升级。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内容生产、产品形态、内容传播、内容监管等各个方面对媒体产生巨大影响。内容生产方面,机器人写稿已经不是新鲜事。
变化之四:在5G+视频行业实现突破的同时,媒体+延伸产业的跨界融合加速。在5G平台上,媒体的跨界融合将成为资本融合的主流。资本市场更青睐用互联网思维创办的媒体,更青睐那些围绕用户逻辑开发的媒体产品,更青睐那些具有现代企业制度、具有内在造血功能的视频媒体公司。
变化之五:5G时代的来临,受众对新闻文本提出了诸多新要求。要求新闻工作者运用先进技术提升搜集处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重构新闻采编生产流程,构建报、刊、台、网、端、屏等优势互补、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丰富传播形式和样式,拓宽传播渠道和平台终端,优化用户阅读与互动体验,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主流媒体只有通过优化人才结构和资源配置,打造一支能力突出的全媒体人才队伍,才能激发促进媒体融合發展的创新活力,增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2017年,“互联网+文化”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规模接近8000亿元,增速高达34.6%,远高于文化产业总体增速的12.8%。媒体要抓住5G的主流和本质,围绕市场求新求变,最核心的就是抓住受众的需求,坚持受众的主体性,受众的需求在哪里,媒体的中心就在哪里,媒体变革的方向就在哪里。
四、新闻传播者之“不变”的责任
5G时代将会颠覆传统新闻传播方式及其内容形态,但无论传播形式和内容的呈现如何变化,信息的内容都要依据时代特点为新闻业的发展服务。因此,作为新闻工作者其履行的社会责任不能改变,更不能由此陷入技术祟拜,在“虚拟现实”“算法推荐”中迷失方向。在任何情况下,作为媒体从业者,都必须自觉坚持党管媒体的基本原则,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发表观点。要坚守社会责任,为受众提供知识,提供服务。要坚守新闻理想,科学地开展社会监督、批判丑恶,更要在创新中“守正”,始终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弘扬主流价值观,主动放大正能量。要思考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开发与引入向移动端倾斜,通过技术建设、内容建设,使新时代的新闻内容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凤翔.对“四全媒体”论的思考[N].中国青年报,2019-03-18.
[2]张金桐,屈秀飞.媒体融合的演进逻辑、实践指向与展望 [J].当代传播,2019(05).
[3]桂运安.5G时代开启 赋能安徽创新[ N].安徽日报,2019-06-20.
(作者单位:安徽新媒体集团)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