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聚丙烯供需现状及未来发展分析

2019-11-13谭捷

塑料助剂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产能力聚丙烯气相

谭捷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研究院,茂名,525011)

聚丙烯(PP)具有密度小、无毒、易加工、抗冲击、抗弯曲以及电绝缘性好等优点,是通用树脂中耐热性最好的产品,可应用于注塑、挤管、吹膜、涂覆、喷丝、改性工程塑料等各种工业和民用塑料制品等领域,在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电子产品、包装材料、建材及家具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1]。

目前,我国聚丙烯的生产工艺主要有陶氏化学的Unipol气相流化床聚丙烯工艺技术,日本聚丙烯公司 (原日本窒素石油化学公司)的Horizone气相法工艺,Ineos公司 (原BP-Amoco公司)的Innovene气相法工艺、Lyondell Basell公司的Spheripol工艺技术,日本Prime Polymer公司的Hypol技术,Lyondell Basell公司的 Spherizone多区反应工艺、NTH公司(原BASF公司)的Novolen气相法工艺以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自行研制开发的环管反应器工艺(中国石化ST工艺)等[2-3]。

1 生产现状

近几年,随着甲醇制丙烯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丙烷脱氢(PDH)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下游聚丙烯的扩张速度,我国聚丙烯生产能力稳步增长。

2016年~2018年期间,先后有大庆华科股份有限公司70 kt/a,内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300 kt/a,中国软包装集团福州中景石化公司700 kt/a,神华新疆乌鲁木分公司450 kt/a,浙江宁波福基石化有限公司400 kt/a,中国石化广州石油化工公司200 kt/a,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700 kt/a,富德(常州)能源化工发展有限公司300 kt/a,青海盐湖金属镁一体化160 kt/a,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400 kt/a,陕西延长石油延安能源化工300 kt/a。截止到2018年12月底,我国聚丙烯的年生产能力达到24110 kt/a,是世界上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国家,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31.0%。2018年我国聚丙烯主要生产装置情况见表1所示。

表1 2018年我国聚丙烯主要生产装置情况Tab.1 Main producers of polypropylene in China in 2018

续表1 2018年我国聚丙烯主要生产装置情况Continued to tab.1 Main producers of polypropylene in China in 2018

续表1 2018年我国聚丙烯主要生产装置情况Continued to tab.1 Main producers of polypropylene in China in 2018

目前,我国聚丙烯行业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原料丙烯来源路线多样化。除了传统来自乙烯装置副产和炼厂丙烯之外,甲醇制烯烃工艺、丙烷脱氢等工艺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丙烯来源逐渐多样化,导致传统石油路线聚丙烯生产能力所占的比例逐渐减少。尤其是近两年,所建新装置基本上都是采用煤 (或外购甲醇)制聚丙烯项目为主。2018年,我国采用油制聚丙烯装置的生产能力约占总生产能力的58.5%,甲醇制聚丙烯装置的生产能力约占总生产能力的32.5%,PDH制聚丙烯装置的生产能力约占总生产能力的9.0%。

(2)生产工艺具有多样性。生产工艺主要以国产环管法、巴塞尔Spheripol工艺、INEOS公司Innovene气相法、陶氏Unipol工艺、巴斯夫Novolen气相工艺为主。油制PP装置以环管法、气相法生产为主,国产技术、进口技术均有。PDH制备PP装置大部分装置使用国产环管法工艺,此外也有使用陶氏化学Unipol工艺进行生产的。甲醇制PP的装置主要以国产环管法工艺和陶氏化学Unipol工艺。

(3)甲醇制聚丙烯的装置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主要由于西北地区煤炭资源储藏丰富,煤炭原料来源方便。多数聚丙烯装置均有配套的上游装置,由煤炭制备甲醇,进而生产聚丙烯。PDH制备聚丙烯装置主要集中在沿海的华东地区,主要是由于丙烷需要进口,装置投产在沿海地区,原料采购较为方便。油制备聚丙烯装置分布比较广泛,主要集中在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所属企业所在地,且大都建有上下游一体装置。总体来看,我国聚丙烯生产装置主要集中西北、华北以及华南地区,2018年的生产能力分别约占总生产能力的33.0%、19.5%和19.0%。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神华集团是我国聚丙烯主要的生产企业,生产能力分别约占总生产能力的35.0%、15.9%和11.4%。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化工分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聚丙烯生产厂家,生产能力为1600 kt/a,约占总生产能力的6.6%;其次是中天合创和福建中景石化公司,生产能力分别为700 kt/a和700 kt/a,分别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9%和2.9%[4]。

(4)根据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聚烯烃分会秘书处统计,2018年我国聚丙烯产量最大的三家企业分别是: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694 kt,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乙烯厂624.8 kt,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 505.6 kt。2018年,液相本体-气相法(釜式)总单体单耗最低为 997.83 kg/tPP,液相本体-气相法(管式)总单体单耗最低为 921.88 kg/t PP,气相法总单体单耗最低为 997.35 kg/t PP,SPG工艺总单体单耗最低为 1012.38 kg/t PP。2018年,液相本体-气相法 (釜式)能耗最低为80.60 kgEO/t PP,液相本体-气相法(管式)能耗最低为84.55 kgEO/t PP,气相法能耗最低为59.87 kg EO/t PP,SPG工艺能耗最低为 31.37 kgEO/t PP。

(5)在生产能力不断增加的同时,新产品生产开发也取得新进展。2018年,扬子石化开发高模量聚丙烯结构壁管材专用料 PPB-EN00-S,中熔指高结晶聚丙烯PPB-MN30-GH专用料;洛阳石化开发出汽车门把手专用料PPH-MN15;北京燕山石化生产三元改性产品 FC08E、VM08E、EC08E,抗冲聚丙烯 K6760、K6100;抚顺石化新开发生产了抗冲共聚新产品FC1030、均聚新产品 L3000F,无纺布料HF40R和 HPP1860升级产品HPP1860E;四川石化完成了中高熔抗冲产品CI73H、CI83H、CI93M 的试生产任务;上海石化新开发高性能透明聚丙烯和高强度丙丁无规共聚发泡专用树脂;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新开发三高产品 EP5074X/EP5075X;茂名石化新开发高抗冲聚丙烯新产品专用料 PPB-MN35-S、高光泽聚丙烯新产品专用料 PPB-MG22、低收缩聚丙烯新产品专用料 PPB-MN24和三元共聚聚丙烯新产品专用料F-4608;大庆炼化新开发试生产高模量聚丙烯缠绕管道专用料H2483、高端纤维专用料HP561S两个新牌号产品。镇海炼化新开发高压电缆护套管聚丙烯 E01RS、高光泽聚丙烯 M10RG、纤维料系列化产品 N40Q和N40V共 4个新产品;宁夏石化新开发高熔指纤维料NX60S;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新开发均聚高刚性HM02、HM03、HM04以及镀铝流延膜 PF-08。

2 进出口情况

虽然近年来我国聚丙烯工业发展迅速,但产量仍不能满足国内实际生产的需求,每年都得大量进口。根据海关统计,2010年我国聚丙烯的进口量为 3868.1 kt,2015 年为 3397 kt,2018 年的进口量为3279.9 kt,同比增长约3.22%。在进口的同时,我国聚丙烯也有少量出口。2010的出口量为82.9 kt,2015 年达到 166.4 kt,2018 年的出口量为311.8 kt,同比增长约23.45%。2010年~2018年我国聚丙烯的进出口情况分别见图1和图2所示。

图1 2010年~2018年我国聚丙烯的进口量情况Fig.1 Import volume of polypropylene in China from 2010 to 2018

图2 2010年~2018年我国聚丙烯的出口量情况Fig.2 Export volume of polypropylene in China from 2010 to 2018

2.1 进出口来源国家或地区

从进口来源国家或地区看,我国聚丙烯的进口主要来自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韩国、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2018年来自这5个国家的进口量为2045.2 kt,约占总进口量的62.36%,同比2017年(下同)减少约9.98%。其中来自韩国的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24.30%,同比减少约7.81%;来自沙特阿拉伯的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13.40%,同比减少约16.97%;来自新加坡的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10.39%,同比减少约3.15%;来自中国台湾的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7.96%,同比减少约9.49%;来自阿联酋的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6.31%,同比减少约13.00%。

我国聚丙烯主要出口到中国香港、越南、日本、泰国、秘鲁和马来西亚等国家或地区,2018年向这6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量合计达到225.5 kt,约占总出口量的72.32%,同比增长约11.14%。其中向越南的出口量约占总出口量32.49%,同比减少约14.01%;向中国香港的出口量约占总出口量的11.45%,同比减少约8.70%;向泰国的出口量约占总出口量的7.70%,同比减少约0.41%;向秘鲁的出口量约占10.23%,同比增长约3444.44%;向日本的出口量约占总出口量的6.64%,同比增长约81.58%;向马来西亚的出口量约占总出口量的3.82%,同比增长约23.96%。2018我国聚丙烯主要进出口国家或地区情况见表2所示。

表2 2018年我国聚丙烯进出口国家或地区情况Tab.2 Import and export of polypropylene countries or regions in 2018

2.2 进出口省市

从进口省市统计情况看,我国聚丙烯的进口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山东以及福建等省市,2018年来自这6个省市的进口量合计达到2920.2 kt,约占总进口量的89.03%,同比增长约7.17%。其中广东省的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39.83%,同比增长约1.59%;浙江省的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17.80%,同比增长约17.63%;江苏省的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11.15%,同比增长约0.99%;上海市的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11.40%,同比增长约16.88%;山东省的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4.91%,同比增长约5.70%;福建省的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3.94%,同比增长约20.75%。

我国聚丙烯出口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浙江、北京、山东、江苏以及福建省等省市,2018年来自这7个省市的出口量合计达到273.9 kt,约占总出口量的87.84%,同比增长约22.88%。其中广东省的出口量约占总出口量的37.62%,同比增长约30.33%;浙江省的出口量约占总出口量的16.90%,同比减少约6.06%;上海市的出口量约占总出口量的10.46%,同比增长约14.79%;江苏省的出口量约占总出口量的4.36%,同比减少约43.80%;北京市的出口量约占总出口量的9.43%,同比增长约254.22%;福建省的出口量约占总出口量的4.78%,同比增长约104.11%;山东省的出口量约占总出口量的4.30%,同比增长约55.81%。2018我国聚丙烯主要进出口国家或地区情况见表3所示。

表3 2018年我国聚丙烯主要进出口省市情况Tab.3 China's main import and export provinces and cities of polypropylene in 2018

2.3 进出口贸易方式

从进口贸易方式看,我国聚丙烯的进口主要以一般贸易方式和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为主,2018年来自这2种贸易方式的进口量合计达到2931.8 kt,约占总进口量的89.39%,同比增长约5.81%。其中一般贸易方式的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54.66%,同比增长约10.34%;进料加工贸易方式的进口量约占总进口量的34.73%,同比减少约0.62%。

我国聚丙烯的出口主要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2018的出口量为215.7 kt,约占总出口量的69.18%,同比增长约28.62%。2018年我国聚丙烯进出口贸易方式情况见表4所示。

表4 2018年我国聚丙烯进出口主要贸易方式情况Tab.4 China's main modes of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of polypropylene in 2018

3 消费现状及发展前景

近年来,我国聚丙烯的需求量稳步增长。2010年我国聚丙烯的表观消费量为12953 kt,2015年增加到20095 kt,2018年进一步增加到23898 kt,同比增长约8.8%。相应产品的自给率2010年为70.8%,2015年为 83.9%,2018年为88.1%。2010年~2018年我国聚丙烯表观消费量变化情况见图3所示。

图3 2010年~2018年我国聚丙烯表观消费量变化情况Fig.3 Apparent consumption change of polypropylene in China from 2010 to 2018

我国聚丙烯主要用于生产编织制品、薄膜制品、注塑制品和纺织制品等。编织袋、打包袋和捆扎绳等编织制品是我国聚丙烯最大的消费领域,2018年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29.5%,主要消耗聚丙烯通用料。注塑制品是第二大消费领域,主要消耗专用料,以进口料为主,特别是用于洗衣机、汽车配件等高档专用料大多是以来料加工形式进口的,其产品质量要求高、附加值也高,下游企业用料相对固定,2018年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27.5%。另外一个主要消费领域是薄膜与片材,2018年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24.5%,其中以BOPP薄膜为主。此外,纤维领域的消费量约占13.7%,其他方面的消费量约占4.8%。

未来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以及下游行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调整,我国聚丙烯的消费结构也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编织类产品占比将逐步下降,而共聚注塑料等占比将逐步提高。其中,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促成的外卖业迅速崛起,进而推进透明聚丙烯专用料和薄壁注塑料的需求增长。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收紧将影响到水泥等建筑材料对编织袋的需求增长,另外合成树脂等化工产品采用重包装袋取代塑料编织袋,也将促使编织制品未来占比下降。BOPP等膜制品仍将广泛用于食品及衣物等物品的包装,并且人均消费水平的提升将保障薄膜制品需求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23年,我国对聚丙烯的需求量将超过28000 kt[4-5]。

4 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发展建议

4.1 未来的发展趋势

(1)产能仍将不断增加。由于目前我国聚丙烯产品不能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因为未来几年,我国新建的大型炼油、乙烯项目下游多配套聚丙烯装置,大型煤制烯烃项目以及民营企业外购甲醇制烯烃项目、外购丙烷脱氢制丙烯项目的丙烯下游也多选择发展聚丙烯项目,导致聚丙烯生产能力仍将不断增长。采用甲醇制烯烃,进而生产聚丙烯新建装置主要集中在西部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省市,以石油为原料的装置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采用外购丙烷的PDH装置主要集中在浙江和江苏等地。新建主要有中科合资广东炼化一体化项目750 kt/a,深圳巨正源股份有限公司1200 kt/a,安徽中安联合煤业化工有限公司350 kt/a,大连恒力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850 kt/a,久泰能源内蒙古有限公司350 kt/a,青海大美煤业股份有限公司300 kt/a,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400 kt/a,海南炼化公司400 kt/a,中石化贵州织金煤化工项目300 kt/a,福建古雷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300 kt/a,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一期300 kt/a,宁夏宝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300 kt/a,中化泉州二期项目200 kt/a,浙江石化公司900 kt/a以及中韩石化二期300 kt/a等。预计到2023年,我国聚丙烯的生产能力将超过31000 kt。届时以石油为原料装置能力所占比例将逐渐减少,而以煤炭或者丙烷为原料装置能力所占比例将逐渐增加。

(2)考虑煤制烯烃和丙烷脱氢项目面临原油价格持续走低、环保法规愈加严格、国内外经济复苏缓慢、企业资金周转等诸多不确定因素。预计今后煤化工和丙烷脱氢项目投产率将是决定我国聚丙烯产能和自给率的决定性因素。新增装置的投资主体更趋多元化,包括传统石化企业、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和合资公司,原料路线依旧保持多元化方向,包括石脑油路线、MTO、PDH等。企业运营模式将进一步多元化,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对市场把控能力逐渐减弱,中国神华、中煤能源以及大型民营炼化企业及PDH工厂占据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大。

(3)随着装置生产能力的增加,未来我国聚丙烯的自给率将持续升高,但结构性供应过剩及供应不足的情况仍然存在,一方面是低端通用型产品过剩,另外一方面,一些高端共聚聚丙烯、膜级聚丙烯及纤维料仍将以进口产品为主,未来国内通用聚丙烯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市场价格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4.2 发展建议

(1)由于我国聚丙烯产能增长明显高于消费的增长,市场仍将呈现产能过剩状态,因此,今后应该慎重新建或者扩建新的装置,尤其是刚涉入该行业的采用煤化工或者丙烷脱氢制备丙烯原料的生产企业,以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经济损失。

(2)目前我国聚丙烯通用料已经呈现严重过剩局面,高性能、高品质产品仍主要依靠进口。今后应该大力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发专用料、高附加值产品。如开发高结晶高刚性产品、高熔体强度、高流动,高速拉伸BOPP膜、热封膜、高透明包装及吹塑成型、高抗冲产品、薄壁注塑专用料等。逐步改变国内聚丙烯高端产品主要依靠进口的现状,实现由成本竞争向附加值竞争的转变,规避行业目前已初步显现的产能结构性过剩风险。

(3)不断改进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前提下,积极扩大出口,以化解国内低端产品过剩的供需矛盾,促使我国聚丙烯行业稳健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生产能力聚丙烯气相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气相色谱法测定饮用水中甲草胺和乙草胺
奶牛粪便肥料化对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几点建议
微波处理-气相色谱法测定洋葱中氟虫腈残留
透明聚丙烯研究进展
新型钒基催化剂催化降解气相二噁英
成核剂对聚丙烯釜压发泡的影响
无卤阻燃聚丙烯的研究进展
一种新型聚丙烯成核剂的合成及表征
气相防锈技术在电器设备防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