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探讨

2019-11-13郭少平

报刊精萃 2019年5期
关键词:教师应知识点情境

郭少平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清江镇中心小学

虽然现阶段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的现象较为常见,但大多数课堂提问均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未能结合实际情况及学生们的学习需求等提出实效性的问题,导致大多数学生害怕教师提问。其次,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参差不齐,缺乏一定的引导意义,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教师提出难度较大的问题后,往往会失去学习信心及学习兴趣等;而提出难度不大的题目后学生往往会轻视数学,继而产生一种懈怠的心理,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一、以针对性的问题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们的思维意识

小学数学高段教学中,教师应将课堂还给学生,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创设针对性问题情境,提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提问等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主动融入问题中,进行思考及探究。教师应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遵循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实效性等原则,将教学问题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们认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主动融入情境,开展自主学习。

如在进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设以下问题情境,“今天是植树节,学校要求老师组织学生们参与校外的植树活动,学校需要在长约1000 米的路旁栽树,要求每隔5 米种一棵,问一共需要种多少棵树?”通过联系生活中常见的事件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养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提高数学学习的价值及意义。

二、逐层深入地提出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在开展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提问过程中,应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学习需求及数学知识点的教学目标等,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提出问题,切忌直接提出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应结合小学生认知水平,从直观化、具体化向抽象化过渡的方式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浅层次过渡到深层次,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及效率。

如在进行“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教学课程完成之后向学生们提出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整节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回忆、反思及总结,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及掌握“圆”的相关知识点。第一个问题应设计为“同学们知道圆的面积是如何定义的吗?”第二个问题“在计算圆的面积过程中如何测量呢?”最后一个问题“圆的面积与半径或直径之间存在哪些特定的关系呢?”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从题目的解答中深化对“圆”的相关概念的掌握及认识。

三、课后发散及拓展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迁移性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提问外还应在课堂结束时抓紧时机提问,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探究,实现课堂教学至课外实践的有效延伸,增强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实现多角度、多途径的分析,掌握实践技巧,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培养学生們的实践能力及数学应用意识。

如开展“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的教学中,教师应在课堂结束前3分钟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知识点进行思考:“你知道比3/8 大且比4/7 小的分数有哪些吗?你知道比1/7 大且比1/6 小的分数是什么吗?”引导学生使用通分的概念及已经掌握的分数大小比较等知识点,拓展学生们的学习范围,开展延伸性思维及学习,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四、结语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创设问题情境,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提问,做好课后发散、实践拓展等教学。多元化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可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及探究,提高小学数学高段课堂教学有效性。

猜你喜欢

教师应知识点情境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