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浅谈

2019-11-13潘统炎

报刊精萃 2019年5期
关键词:梯形新知面积

潘统炎

浙江省永嘉县鹤盛镇东皋小学

数学概念贯穿数学学习始终,每个环节都会有数学概念的有关渗透,教师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有利于其对教学进行更全面的分析,同样,对教学的全面分析也源于教师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因此,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基础是在教师全面了解和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

一、数学概念的教学导入策略

1.问题式导入

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数学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基于小学生对数学概念学习兴趣的有限性,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的方式,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展开对新知的学习与思考。

例如,在“质数”的学习中,会涉及到“质数”和“合数”两个数学概念,教师可以用以“因数”作为问题,向学生进行提问:每个数都有自己对应的因数,可每个数又都有多少个因数呢?我们能否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对其进行分类呢?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带有目的的去探究新知,并且问题的引入还让学生了解到了本节课的重难点,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根据问题对即将要学习的概念进行掌握。

2.借助所学知识

数学概念是相互联系,呈螺旋结构的整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建立概念体系。在新知的教学过程中导入旧知,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掌握情况来了解其对新知的预习情况。在通过旧知引出新知时,学生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进行对新知的探索,加强学生知识体系内部衔接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时,这一课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就可以借助旧知进行教学导入:之前我们分别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两种图形的面积求法都是根据已知图形面积来推导未知图形面积的方法进行的,那么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梯形面积是否也能够根据之前学过的图形面积来推导出来呢?渗透数学转化思想的同时,将新旧知识进行衔接,并对旧知识进行了复习和巩固。

二、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同化

1.抓住概念本质,联系生活实际

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识记不流于表面,而是从事物本质属性对其进行了解。在新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例来让学生感受概念的形成。例如,在学习“约分”时,教师需要抓住“分子和分母同除以不为零的数,分数大小不变”这一概念本质,联系生活中的分数相关实例对其意义进行讲解。

2.找寻概念之间的异同,明确本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有很多数学概念的意义都很相近,但其本质属性是存在明显区别的,学生尤其对此类概念容易混淆,教师需要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出概念之间的异同,从而加以区分,明确各个概念的本質。例如,在“分数的再认识”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平均分”概念的内涵,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将自己能想到的表示3/4 的方法写出来或画出来。教师在观察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示方法做出总结,让学生明白单个图形、多个图形或多组图形都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分数并不止可以用一个图形表示平均分,从而更深一步地明确分数的本质属性。

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教学主体性

1.自主探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保证学生能够围绕探究对象或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并大胆提出猜测和想象,从而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梯形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运用转化思想来分析计算梯形面积的条件,通过自主探究,可以发现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向推导三角形面积一样,并且可以通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面积自然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2.实践操作

实践操作是教学各个阶段的探究内容,同样也适用于概念教学中。用实践操作验证概念,无疑是最有效的,既能够使学生体验知识的生成,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表面积”相关知识中,探索多个正方体叠放后表面积的变化规律,仅依靠文字概念或图例,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一边拼一边观察,并填写表格,逐步掌握规律:每增加一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就会减少两个正方形面积。

综上,有效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对整个数学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既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也要使其对概念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形成正确方法。

猜你喜欢

梯形新知面积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怎样围面积最大
自卑的梯形弟弟
面积最少的国家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三种不规则面积的求法
新知
新知速递
《梯形》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