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中“仁”的思想内涵与实践

2019-11-13迟丹阳烟台大学山东烟台264000

新生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颜渊仁德仁爱之心

迟丹阳 烟台大学 山东烟台 264000

一、“仁”的思想内涵

在论语中有多处提到“仁”的思想内涵,颜渊、仲弓、司马牛、樊迟等人都问过孔子关于“仁”的含义,孔子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在颜渊那里,“仁”就是克己复礼;在仲弓那里,“仁”就是接待贵宾,役使百姓要敬慎小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司马牛那里,“仁”就是说话谨慎;在樊迟那里,“仁”就是爱人。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虽然孔子的回答不同,看起来也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是这些回答归结起来是有不同层次的。因为回答的对象不同,孔子给出的答案也体现了“仁”的思想。

从颜渊到樊迟,“仁”的阐述从具体的行为方式上升到思想观念。从具体到抽象,其思想内核就是“爱人”。但是如何“爱人”呢?要怎么做才叫“爱人”呢?就是要言语谨慎;要“克己复礼”约束自己,使言行合乎礼;就是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于他人,对待他人要敬重审慎。

这个回答其实是从两个方面阐释如何“爱人”的。一是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二是与他人相处要敬重审慎。由此可见,孔子在回答学生问题的时候,也是带着“仁”的思想,因材施教,审慎为之。给出他们各自能理解施行的途径。

二、“仁”的社会实践

但是为什么说“仁”就是“爱人”?“人”的范围又是什么?而为什么“爱人”的方法就是约束自己,不强加于他人呢?

(一)关于“仁”的思考

“仁”这个字就四画,单立人加一个二,所以有一种说法是“二人成仁”。什么意思呢?就是“仁”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一个自我的封闭的环境下谈不到“仁”,只有在你心里或者身旁有别人的情况下,在彼此的关系中才能施行“仁”。那么在与他人相处的关系中,孔子教导学生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敬慎待人。也就是说用尊重、关心、和理解去对待他人就是“仁”,这和“爱”的含义是吻合的。

如果说“仁”的含义就是爱人,那么我们要爱什么人呢?爱的对象是谁呢?

在我看来这个对象包括我们自己和他人,也就是所有人。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爱就意味着关心、尊重、理解和责任感。对人是这样,对动物,植物,甚至对我们身边的世界也是这样。

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会珍重自己身上美好的品质,会修正自己身上不那么美好的东西,会接纳自己无法改变的事实,会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

其实,爱自己与爱他人并不互相矛盾,恰恰相反,爱自己是爱他人的前提。如果你知道什么是你不想要的,那你多半也知道什么东西不应该施加于他人。所谓他人,其实就是另一个平常人,另一颗平常心,另一个我;所谓世界,其实就是无数个平常人,无数颗平常心,无数个我。什么叫博爱?就是把他人当成另一个我。

(二)爱是一种有信念的行动

德国精神分析学家和社会哲学家艾里希·弗洛姆认为:其实,爱是一种能力,并不在于爱的对象是谁,只在于实践爱的过程中,一个人摆脱自恋的程度,取决于摆脱对母亲和种族非文明依恋的程度;它也取决于我们成长的能力,取决于我们对世界、对自己的关系中所发展的一种创造性倾向的能力。这种摆脱、新生和觉醒的过程,需要一种品质作为必要条件。这种品质就是“信念”。而信念同一个人自身的经验以及同一个人对自己思考力和观察力的确信度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信念每时每刻都在实践。抚养儿女需要有信念,入睡需要有信念,着手干任何工作需要有信念。然而,我们都习惯了这类信念。可是对于没有这份信念的人,他们会对抚养儿女产生过分忧虑和痛苦,会患上失眠症,会失去进行任何创造性工作的能力。只有对自己有信念的人,对别人才会守信用。爱就是这样一种有信念的行动,谁没有信念,谁就没有爱人的能力。也自然不会成为“仁人”。

(三)“仁”的社会理想与实践

在《论语• 泰伯》中,曾子说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说,作为士,他不可以不刚强有毅力,因为他肩上的责任太重了,道路太远了。

这个责任是什么呢?就是“仁”,仁以为己任。将实现仁爱于天下作为一个人的生命担当,这还不够重吗?那要做多久呢?“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还有一丝气力,你就要做下去,一直到死才能结束,这条道路还不漫长吗?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孔子的弟子们经常问孔子什么是仁德,什么是君子,他们所提到的行为确实是君子或仁德的表现,但并不意味着有这些表现的就一定是君子或有仁德的人。一个真正仁爱的人,他知道应该如何去实现生命价值,为了成全仁爱之心,在特定的节点,自然会激发出惊人的勇气去捍卫他所爱重的事物。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也就是说,有志之士,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活下去而违背仁爱之心的,但是有舍弃生命来成全仁爱之心的。此处足见孔子有多看中“仁”的追求,“爱人”比生命更重,在必要的时候,它会成为一个人活下去全部的意义。

猜你喜欢

颜渊仁德仁爱之心
为仁由己
曹冲: 有颗仁爱之心的神童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做一名有教育情怀的好老师
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努力争做当代“四有”好英语老师
孟子说仁德
一条进过瓢城的狗
是谁害了颜渊
是谁害了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