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族游牧文化的适应性特征

2019-11-13塔娜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内蒙古省呼和浩特市010010

新生代 2019年7期
关键词:游牧游动蒙古包

塔娜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 内蒙古省呼和浩特市 010010

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形成是蒙古高原上历代游牧的蒙古族牧民和自然环境长期作用、相互选择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实用知识和实践经验而适应于干旱、半干旱草原地域独特的人文归纳.蒙古民族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适应性是蒙古民族在他们所处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前提与基础.正因为蒙古族游牧文化的杰出的适应性特征及蒙古族游牧民族非凡的适应能力,才使得这片神奇珍贵的土地得以保留至今.因此,适应性特征是就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充满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存智慧.

蒙古族游牧民的生活并不是盲目的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而是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生活方式.蒙古游牧民的衣、食、住、行无不与游牧有关,他们的生活物资来源于牲畜及其附属品,这些生活物资的生产即符合了蒙古族游动的生活方式特征,又体现了适应环境的功能.在服饰上,畜皮是早期蒙古游牧民的主要装束.用山羊绒皮或绵羊皮做衣服、被褥等.用牛皮制做靴子.在古代蒙古族的装束中,蒙古袍是最实用、最具"生态"特征,肥大的下摆一直垂到靴子,骑乘时可以起到护腿的作用;宽松的上身部位,穿着时与身体分离,形成封闭的小气候,在温差大的北方草原上能很好地调节人体温度,在野外露宿或在条件不好的地方借宿时,蒙古袍还可以当做被褥使用;腰带系的宽而紧,避免在坐骑上颠簸对内脏的损害①.因此,蒙古袍是利用牲畜资源制作的,它不仅是符合了游动生活需求,又是适应了环境气候变化的一种特殊服装.蒙古族的食物分为乌兰依德根(肉食)与查干依德根(奶食).畜肉是主要的食品来源,冬季宰杀量大,且以牛肉为主,部分生肉割成细条、撒上盐、放在通风处晾干,待春天牲畜消瘦不能宰杀时食用.夏秋两季以羊肉为主.奶食的来源主要是饲养的各种牲畜,有鲜奶、奶豆腐、奶干、奶油、黄油、奶酒、奶茶等,是蒙古游牧民日常饮食中绝对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居所上,蒙古游牧民的居室蒙古包,其外部结构由顶杆(乌尼)、围壁(哈那)、天窗(陶脑)、门等几部分构成.哈那和乌尼的活动交叉点用牛皮或驼皮条穿孔固定.蒙古包的构件除了支撑架子用木头制作外,其余部分全部用毛毡、毛绳 、毛带等畜产品做成.游牧民族为适当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冬暖夏凉,抗风御雪,易于拆装、便于游牧,根据人口数量随意加减"哈那",还可以根据天气情况加减围毡,下圆上斜的整体设计,对外减轻了风暴阻力,其内部扩大了有效使用面积,而且形成筒状上升气流,保持空气新鲜.蒙古包是人类长久性住宅建筑中用材最少、建筑方式对自然破坏性最小的建筑,非常有利于保护草原植被.它是适应游动生活的一大创造,也是最生态的居所.在交通上,蒙古族被誉为马背民族,大范围的移动游牧,马无疑是草原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它适合单人骑乘也可用来驾车;牛是奶食品的主要来源,适合拉车;骆驼则适合长距离驮运物资.在日常生活中羊不一定需要骑乘工具,但是它是牧民基本的食品保障,羊皮和羊绒也是最重要的生活物资.勒勒车也是蒙古族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被称之为游牧民的"游动的家".勒勒车以桦木或榆木加工制成的比较多,它不仅结构简单、结实耐用、易于制造和修理,而且轻便宜驾,适宜在草原、雪地、沼泽、沙滩上行走,而且载重量大.蒙古族在游牧活动中经常将生活用品以及蒙古包装载于勒勒车上,以便远行.蒙古族的游牧活动主要是"逐水草而居"的四季轮牧,经常处于游动状态中,这种生活方式不利于定居生活.因为游牧民的居所、棚圈 、畜群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生态状况中,他们一般没有什么设施,即一包(蒙古包或蹦崩),勒勒车就够了.例如,羊粪可用来搭建棚圈,羊粪砖垒起来砌成的墙有两种作用,一方面用作棚圈,为牲畜挡风保暖或起隔离作用,另一方面,它又是烧火材料的储存形式.羊圈里的羊粪经过一冬天的反复踩压,到春天时厚度和硬度已经达到了制作棚圈的要求.春末时,要用当年的新棚圈来添补被烧掉的旧棚圈.这样既完成了棚圈的修复更新,又满足了烧火材料的供应.

总之,蒙古游牧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最大特点是适应与环境、讲求实用,他们的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特征,不仅为自己谋得了生存发展的生活环境,同时有效地保护了环境并保持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猜你喜欢

游牧游动蒙古包
都市游牧
巨大的蒙古包
把手放进袋子里
多元游牧
游牧精神
金枪鱼
这是蒙古包吗
游牧风灵动却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