尬写和避免的方法
2019-11-13□枫雨
□枫 雨
现在经常听到一些新词汇,比如“尬舞”“尬聊”,推而广之,作为一个作者,是不是会有“尬写”的情况发生?
李白就遇到过。据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载:有一次李白登黄鹤楼欲赋诗,猛抬头看到崔颢那首《黄鹤楼》浑然天成,“逼”得李白搁笔而去,“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当然,后来诗仙毕竟还是忍不住,送孟浩然的时候又路过此处,忍不住手痒还是写了几句。两首诗都是送别,但论起意境,崔的“白云千载空悠悠”明显超过李的“唯见长江天际流”。
可以理解每个作者都希望自己文思泉涌,永远有写不完的灵感,即使没有灵感,也要一直不断地写,直到蜡炬成灰。
然而由于环境和认知,加上年龄的增长,不得不承认一种情况,也许是“欲说还休”,也许已有人妙笔生花在前,也许是有附庸阿谀之嫌……总之就是写不出心声,哪怕是一个字都挤不出来,觉得是废话。这时候如果非硬着头皮,就会出现“尬写”的情况了。怎么办?是不是像哈姆莱特一样尴尬——“To be or not to be?”
在这种情况下,就我的经验,会给出两个选择,可以不让自己痛苦。
第一是去看书,看以往大师们的书。就会发现,哈哈,原来人家的思想比我丰富,比我深刻,恐怕自己再读十年也赶不上。白活!好了,不必写了,写出来也是拾人牙慧,何必再浪费脑汁,还不如好好学习。这样一读,让我谦虚了,那点儿自我膨胀也立马像漏了气的球,瘪下去;当然还有一种心情在作祟——不服。于是更使劲去看书,纵横交错,上下、古今、中外……怕记不住还做些笔记,于是脑子“乱”了起来,活跃了起来,最后这些思想碰撞在一起,被我投入“炼丹炉”,开炉前,最重要的是投入自己那点少得可怜的推理和怀疑,于是属于自己的那颗“丹”才炼成。
并不是每一次都成功。如果“炼丹炉”出了毛病,比如成分比例失调、佐料失衡等,都有可能导致失败,让这炉子里的“丹”变味,变得没有营养,甚至成为毒药。每每一想到此就害怕,就更小心谨慎地读书,既不敢仰止高山,又不敢自鸣得意,更不敢妄自尊大。
读书读出“负”能量,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不过,这种“负”能量其实也很励志。因为看到自己的不足和渺小,就不会夜郎自大;看到前人已在某个地方捷足先登,就不必再苦苦寻路,而是顺着他们的脚步继续前行。这样的“走捷径”,绕过障碍,用省下的脑细胞去思考他们还没瞅见的东西,有什么不好呢?我相信前面的大师们定会有落下的东西还没来得及发现就转头了,或者生命不够长,前行未穷尽。作为后人,我们大可以沿着他们开垦出来的路径继续探索下去,说不定会柳暗花明。用前人的遗留做补给,再继续开发,想想好赚!何乐不为乎?
第二个方法是干脆书也不读了,出门去,看山看水,远离尘嚣。读书如果不思考,终难免被洗脑的危险,把自己的思想挤光了,继而大脑只变成一个装着别人各种思想(也有可能是歪理、偏见或糟粕)的垃圾桶。这样的情形,还不如傻点好。读书是要费脑子的。读错书就更糟。
大自然给了我们最好的礼物,可惜现代人却越来越远离她。宁可在万丈红尘里混得灰头土脸,也不愿意用沧浪之水灌洗一下。古人早说过,看山水也有三个境界。第一种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种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种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觉得自己在第二种境界了。也就是虚实开始交错,自然的山水会在眼前成为诗句或哲理。大自然从来无私,只要你用心去领会,其实所谓灵感,有时候就是你抛掉了所有定式、所有既成的思维,倒空自我,才会盛装最原始最“有机”的东西。
第三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要做到比较难,大致属于佛系了。辛弃疾“天凉好个秋”属于此,而现在的人太忙碌,看山水的时间都没有,只有臆测妄想。中国文学一直是诗歌的成就大于文章,是不是有些“怕”这种境界?毕竟,文章写起来是要融入更多层次,熔化更多学说,比起洗练的诗歌来难得多了。老子虽然不写诗,但他绝对是诗人,五千字,够后人琢磨几辈子的。
生命宝贵,写与不写,做与不做,首先得承认自己思想上的不足和冗余,一切才都有意义。否则,即使勉强写出东西,也只是误人误己。
欲像辛弃疾发出“老大那堪说”的感叹,首先得有他那样叱咤风云的经历。既然连谪仙李白都有尬写之时,我辈更可以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指,读书或去走天下,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