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实验课
2019-11-13向银会冯圣勇渝北区双湖小学校重庆401120
向银会 冯圣勇 渝北区双湖小学校 重庆 401120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的本质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实验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通过认真观察、认真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多年的科学课教学中我认为要上好一堂实验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强调课堂常规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良好的课堂常规作为基础,顺利的开展实验教学也是异想天开.只有重视学生课堂常规的建设,学生的基础才会好.但是,科学学科又有别于其他学科,尤其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科学课堂常规要求:人人参与、动静结合、有序实验、大胆发言.所谓"动静结合"就是指,当思考、汇报、纪录时要做到静;当讨论、实验时要动起来.动与静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常规要求要不折不扣的执行,只有坚持抓好,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二、课前精心设置实验材料,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充足的实验材料是探究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实验教学中,使用的各种材料,都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必需品,可有些材料实验室里没有.如:《认识种子》中认识种子的构造,具有代表性的蚕豆和黄豆,必须师生自己准备.提前几天告诉学生,让他们在家泡发豆子.待到上课的那一天,学生们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解剖探究,这是多么快乐、感兴趣的一件事!由于有了可用的实验材料,学生就能"真刀实枪"地做科学实验,比教师讲、学生听的效果好上十倍.
三、制订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
小学科学课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没有实验就没有科学课.科学实验一定要有计划、有目标,实验是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填空式和表格式来制订实验方案.
对于刚涉及科学实验的学生我主要采用填空式,因为他们还不太会做科学实验,还需要以教师的引导为主.比如,在研究"小车的运动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填空题,让学生去交流、完善、形成实验方案.问题:小车的运动与什么因素有关?假设: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 ,走得越 ,拉力越 ,走得越 .保持不变的是 ,需要改变的是 .经过这样的一个实验前期准备后,学生在操作时,就有了目的性,实验就会有序,不会乱来.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有时一组实验器材,可以同时做几个实验,如果安排得好的话,课堂会很有秩序.比如,在研究"磁铁的性质"时,给学生提供的材料很丰富,一个磁铁性质实验盒,学生拿到器材后,该研究些什么呢?怎样研究呢?我们可以帮学生制作一个表格,明确实验方法,使探究变得有序.
四、发挥好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自行探索.
实验是体现科学,理解科学的最佳手段,实验课是向学生阐述科学道理的最佳场所.实验过程和方法都是要求最严谨的,教师在进行实验前,一定要充分分析可能干扰或影响实验成功的因素,最大限度地保证达到实验的预期效果.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去自行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验课上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身边科学现象的目的.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独立地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中年级学生能力相对较低,知识掌握得并不多,根据这些特点,教师更要合理指导,引导学生去自行探索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可以得到培养.例如,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活动时,可先演示尺子振动实验,指导学生观察具体操作方法及尺子振动方式,然后才让学生动手实验.此后,逐步做皮筋、鼓、吉他发声实验,指导学生边实验边思考:它们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点?声音的产生与什么有关?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其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出声音产生的原理.当学生明白声音产生的原理之后,则可通过研究声音的高低变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
总之,上好科学课就不能忽视这些较复杂实验的指导,只有不断突破思想的束缚,不断提高实验的有效性,我们才能让科学实验课越发充满乐趣,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总结,教学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