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生的缺席
—— 论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国画作品

2019-11-13邹芝英

鸭绿江 2019年24期
关键词:笔法工笔画国画

邹芝英

写生是美术生在提升自我的一个最直接的方式,也是画家们为自己创作提供最好的练习。从古至今,当一个画者走进自然界中对自然生活进行一定的写生过程中,是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有透视、个人情感、自然光的变化、色彩、空气等。尤其在创作一幅中国画的过程中,你也只能用最短的时间内把当时看到的自然现象用铅笔或者毛笔的形式加以勾勒。待回去之时再加以创作,从最初的构图到草稿再到完成初稿是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对中国传统绘画而言,“写生”的文化意义是对自然法则、自然生命现象、精神的一种“移植”和“描摹”。

在古代画论中就有“写生”和“写真”,唐末至五代时期著名的山水画家和理论家荆浩提出了“笔法记”,荆浩通过对太行山博大雄浑气质特点的领悟,创作出《匡庐图》这样的大山大水,从而开辟出全景式构图和写真式技法,实现了与《笔法记》所推崇的“真”在理论及创作实践上的统一,开创了写实绘画风格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再到现代画家李可染的“写生”继承传统中国画的画理画论思想,同时也吸收和运用了西方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实践与再认识,对中国画传统精神进行发展和超越。通过自然之景表现画家之生气,通过笔墨之生气、自然就能达到画之生气。而李可染不仅继承了这样一种有着深厚传统文化积淀和悠久历史的传统,同时还加以文化精神发展。

写生之所以为写生,是要让我们真真切切的去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接触陌生而有生机的事物,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具有生息、有生命、有感情。这正是我们需要去探索和创作所追求的,也是仅仅凭一张照片所感受不到的。就像历年的美术作品展一样,虽然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革新,但大多数真正喜爱艺术作品者决不会甘于一张电子照片或一幅印刷品,都想亲眼去看看真实的原作。原作的尺寸、细节、肌理单凭一张照片可是感受不到的,而且不同角度的观摩给人的视角情感也会不同。

众所周知全国美展是现当代中国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国家级美术作品展览。而就今年第十三届的全国美展国画作品和以往的国画作品来说有一个巨大大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是一种贬义性词。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美图效果的美化,投影仪的改革先进。照相技术的提升确实在创作中能给予我们一定的帮助,但一味地依靠摄影作品来创作反而使当代的中国画尤其工笔画反到成了印刷品的艺术呈现,尤其今年的全国美展的工笔画显而易见,画家们借用照相技术成了理所当然,中国画成了再现自然而不是再现自然界,使之中国画失去了本身的韵味,整个画面也缺乏灵性的,也就等于作者画的画就等同于一张摄影作品而已。

而我们现在反过来再来看看现当代的中国画,而且是全国美展筛选出来的佳上作,总体的一个体现都是当代事物的一个真实写照,对这个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没有进行一个理解,甚至大部分呈现的和现当代油画作品略相同,趋于生活写实的镜子,只是换了一种材料罢了,用了中国画的颜料和笔法,并没有真正的去传承中国画的意,而是在一种相悖。

今年的这届全国美展中国画收到参评作品就共1184 件,其中人物画606 件,山水、花鸟578 件。看件数的划分是没有太大的问题,可仔细看总的作品工笔画的件数比往年在逐渐的上涨。包括进京的国画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工笔作品,退一步讲这个问题,为什么现当今工笔画能这么容易占领国画界呢?同时又会受到现在批评家的谬论呢?古代画家谢赫就提出“六法论”,现当代画家具备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而缺乏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这是十三届全国美展所缺乏的,同时也是现当今美术所缺乏的重之重。

假如我们还继续着今年的国画的趋势走下去,用摄影来代替写生,用写生就来加以创作的话。那我们和早期西方的油画有和区别。一旦依赖着摄影技术、摹拟光影、喷绘制作等一些技术,自然而然也就失去了中国画的本意。虽然现在针对十三届全国美展的话题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是我们也还是要抱以虚心的态度取长补短,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当然能入选全国美展的画家们画的也是很不错的,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猜你喜欢

笔法工笔画国画
《李思训碑》笔法临析(十)
国画《鲦鱼》
国画《鲿》
工笔画作品
工笔画
小学工笔画
几多笔法写思情
笔法与临摹
国画欣赏
俱天成,极奇妙!——闲聊画面石的独特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