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评论》与俄罗斯文学进程
2019-11-13顾倩
顾 倩
从1985 年开始,苏联开始实行全面“改革”。社会政体的改革、意识形态控制的减弱、对出版物的审查制度的逐渐宽松,这些俄罗斯社会生活的新变化给俄罗斯文学带来了新的社会需求,也给俄罗斯文学出版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一、关于《新文学评论》
1992年10月《文学评论》编辑部分裂,《新文学评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刊。其主编为普罗霍洛娃,这是一份学术性较强的文学杂志,其主要栏目板块有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和图书分类等。该杂志曾得到俄罗斯企业家和国际金融家索罗斯以及俄罗斯人文科学基金会的赞助。《新文学评论》的宗旨是客观报道俄罗斯文学和文化现状,探讨在世界文学背景下俄罗斯文学存在的问题,关注书籍杂志精品的评论和专题介绍,展示文学理论和文学史新著。该杂志在2003 年获俄罗斯联邦国家“最优秀教育项目”荣誉。
主编普罗霍洛娃在该杂志创刊25 周年之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了自己当初创办《新文学评论》的一些想法,她认为,创办杂志与当时的政治变化有关,她想创办一个全新的专业的人文杂志,发表由于审查等原因抑或是没有以要求的格式进行而无法发表的优秀作家的文章,另一方面也想打破俄罗斯和外国文学家之间的壁垒,因为在苏联期间,外国人在这几乎没有出版发表过作品。该杂志想给许多20 世纪70-80 年代移居到外国的,被认为不受欢迎的人能够在俄罗斯发表文章的机会,同时让俄罗斯的思想走向世界。她认为,1980 年代末——1990 年代上半期是一个绝对自由的时代。如果你有足够的意志力和一点钱,你就可以做一些最激进、大胆的事情。当然,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出戏剧,但同时也催生了很多媒体和文化机构的创立,直到现在仍在运作。这种时期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现在看来《新文学评论》一直存在,在这杂志中成长了几代人。主编普罗霍洛娃在创刊时,该杂志的设计和结构绝对是异端的。毕竟传统的科学杂志总是围绕着一个狭窄的主题,因此,一个既包含理论,历史和实践的出版物,甚至对于西方斯拉夫思想来说也显得不寻常,于是出版物立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30 年来《新文学评论》一直在坚守其创办初期的宗旨,客观展现世界文学语境下俄罗斯文学的发展现状,并衍生出自己的出版社以及新杂志和属于自己的学术会议。
曾经具有作家的组织功能和读者的指导功能的大型文学杂志,尽管目前存在客观的财务困难,但杂志的存在,无论在读者的信息领域还是在筛选具有美学标准的文学作品方面都没有失去自身的优点。在俄罗斯大型杂志读者数量总体减少的情况下,大型文学期刊读者的百分比仍然很高。在谈到俄罗斯大型杂志的影响,Марина Адамович 也许有些许夸张地总结道:“俄罗斯大型杂志集中了自由思想,是知识中心,形成文学过程以及社会文化意识。” 当今,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渠道有所增加,但是大型杂志今天仍然是严肃文学批评的主要平台,其最初目的是在高雅的文学中的“形成”文学。
二、批评材料的范围
本文选取了俄罗斯《新文学评论》杂志作为研究对象,该杂志属于俄罗斯最受欢迎文学的杂志之一。该研究的材料是发表在1992-2001 年期刊的相关栏目的文章。当今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自我反省的成分的增加,反思是文学批评的主要目的。正如我们的研究所证明的那样,文学进程中批评群体增长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在大型杂志中相应栏目的扩大和细分。在《新文学评论》杂志中,2001 年批评文章的数量比1992 年明显有所增加,批评栏目也在增加,90 年代常规栏目有《理论》、《历史》、《实践》,在2000 年末增加了《书刊简介》,《经典作品的现实意义》、《象征主义及象征主义者》等栏目,可以看出批评栏目更加细化。这些结构性变化证明,批评加强了他们在期刊中的立场,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作家专栏的出现(名称中包含评论家的姓名,被挪到标题中)也证明了文学批评与文学本身的无限接近。这种趋势的另一良好的证明是评论家著作的问世:鲍里斯•杜宾(Борис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Дубин)是当代比较活跃的批评家,在《新文学评论》等大型文学杂志发表大量评论文章,并有专著《转变观点》以及《知识分子群体与符号形式》出版,其中《知识分子群体与符号形式》曾荣获别雷奖。该杂志的栏目的变化符合文学发展潮流,说明该杂志尽量与现代文学进程的直接参与者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三、作者组成
在本文所研究的这段时间,作为批评栏目的领导 有Галина Белая 和Татьяна Михайловская 等著名的批评家,她们组织发表苏联时期被禁作家的作品,如阿赫马托娃的《安魂曲》以及索尔仁尼琴的作品及评论文章,他们为杂志的历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随着期刊中批评群体数量的增长,批评家的构成也在增加。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作者的动态:90 年代发初表文章的是一些老牌的、著名的文学家、批评家如Лавров Владимир Алексеевич 以 及Эпштейн Михаил Наумович 等,后者发表的《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二十世纪文化中的“超”辩证法》一文,反映了20 世纪末俄罗斯文学潮流的风向。到了近2000 年和2001 年出现了年轻但已经很知名的评论家如Е. Б. Дмитриева,以及完全是新人的批评作者。因此,在批评专栏中出现了由该杂志的常规作者与新人成功并存的现象,并且他们属于不同代的作家。对于年轻人来说,新人评论家在《新文学评论》杂志发表作品的数量正在不断增长,他们感到自己是文学过程中的实际参与者,并且积极地进行创作以体现自我价值。如果说90 年代年轻作家在大型的杂志上发表作品几乎是很罕见的话,那么2000 年以后尤其是现在已经是司空见怪的事情了。
因此,谈到《新文学评论》杂志作者的组成,可以得出结论,该杂志试图使评论家的组成多样化,同时吸引年轻人并保持著名的评论家的地位。
四、阐明文学过程
像其它文学杂志一样,《新文学评论》力求阐释当今文学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当代作家的创作。在2000 年代当代作家的创作比1990 年代初所占的空间大得多。该杂志坚持扩大文学领域,证明现代文学的生命力和相关性,并且“不怕吸引未知名作家,不怕冒险,不怕陷入困境” 。但是,文学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是经典作品,过去文学的经典作品不断出现,不断被提及,也是过去文化在今天所展现的文学图景的现实反映。
关于20 世纪的作家,在1992 年创刊以来的《新文学评论》杂志中,有专门的文章是写阿赫马托娃、布罗茨基、布尔加科夫、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纳博科夫等20 世纪著名作家的。意识形态,地域及时间该杂志不做评判,该杂志认识到本世纪初和中期的作家和诗人的现实意义,因为他们或移居国外或留在苏联,属于不同的文学协会或完全被“孤立”,选择这些作家的作品多数是从美学角度进行解析。在过去广阔而多样化的文学环境中,《新文学评论》无论在90年代还是2000 年以后出版的文章中始终重复出现阿赫马托娃、布尔加科夫等作者的名字, 这些作者在他们那个时代的文学过程中非常独立,他们的作品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美学特征。
关于19 世纪的经典作家,提及黄金时代经典作家最多的是普希金,但这一范围正在扩大:出现了关于契诃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果戈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经典作家。显然,俄罗斯经典时期的文学开始被积极地认识和重新考虑,这与探索精神准则和民族认同的增长有关。大型杂志对经典的关注是文学批评的重要方面。经典能够帮助在以前文学中找到现在问题的答案。关于经典的文章,甚至同时也表达了伟大作家的个人观点,这些文章展示了现代人对他们文化遗产的态度。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保存经典文化是该文学杂志的目的。
因此,《新文学评论》的文章寻求尽可能地完整地向读者充分展现文学过程的当前时刻,以及保存过去的具有以无可争议价值的文化遗产,从当代社会和艺术任务角度解释经典。
结语
通过俄罗斯大型文学杂志《新文学评论》的内容、它的变化趋势以及作者的构成分析,表明该大型杂志反映了现代文学进程的重要趋势:俄罗斯文学领域的地域扩张以及批评家组成的多样化。该杂志支持并试图保留可持续的文化传统,例如保持经典地位和关注相关的艺术形式。杂志中文学批评的发展也证明了,尽管经历了种种困难时期,现代俄罗斯文学传统依然活跃并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