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

2019-11-13杨敏深圳市南山区海滨实验小学愉康部广东深圳518056

新生代 2019年19期
关键词:加德纳多元智能表达能力

杨敏 深圳市南山区海滨实验小学愉康部 广东深圳 518056

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加德纳首次提出并论述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结构。他认为,支撑多元智能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的、平等的、与特定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关联的八种智能,即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节奏智能等等。加德纳指出,这八种智能是暂时的,除此之外仍可能有其他智能的存在,而且这八种智能虽然独立存在,但是在解决问题时却相互扶持,对学生来说,多种智能全面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每个人都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都能以自身独特的方式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一、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一)言语/语言智能和音乐/节奏智能教学法

言语/语言智能教学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其一是配乐听读与朗读,朗读可使人感受语言的魅力,也能有效发展语言智能,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其二是听故事、讲故事与编故事,故事是语言最广泛、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也很容易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丰富想象力,提高理解能力等。其三是使用背景音乐,使用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的乐曲或歌曲,能创设一定的课堂教学氛围,调节学生情绪,增强教学感染力和表达力,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着辅助功能

(二)视觉/空间智能教学法

视觉/空间智能教学法主要包括:其一是画面想象,在古诗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想象诗的意境,借画释意。其二是利用好文章插图,教师可利用图文并茂的特点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感情的理解。其三是看图作文,要求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让画面动起来,让画中的人、事、物动起来,这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点燃学生写作欲望。

(三)身体/动觉智能教学法

身体/动觉智能教学法主要包括:其一是欣赏与课文相关的短剧,短剧提供了故事和对话,促使学生细心观察,用心感受人物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模仿表达能力。其二是角色模仿或扮演,这需要对课文有深入的理解和想象,同时也能很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且表演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而且也更直观、更生动,给学生的印象也更深。

(四)人际/交往智能教学法

人际/交往智能教学法主要包括:师生合作学习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从合作中,可以更好地进行交流沟通,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并且能让每个成员都参与进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五)自知/自省智能教学法

自知/自省智能教学法主要包括:学后复习和学后反思总结,这样可以提高自我察觉和评价水平,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也是学习者自我批判和超越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进行反思,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重视综合性学习

传统教育观念认为,语言智能的培养可以通过语文课的教学来进行,但是加德纳认为语文课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可以通过多种智能教学方法,让学生有“多种机会”了解教学内容,促使其发展语言智能。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使自己的智能优势得到最大可能地发挥,让学生能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并且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扬长补短,逐步发展各种智能。

三、多元化的作业

(一)分层作业

加德纳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优势和兴趣指向。教师应承认并且尊重学生的差异,对不同能力学生的要求应有所侧重和不同。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次地布置作业,让学生针对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书画作业、手工制作

有些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比较发达,可以针对他们的这一特点布置书画类手工类作业,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兴趣,有能启迪他们的语言智能,还可以加强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

(三)电脑作业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脑的普及,为学校教学提供了技术的支持。在语文的作业布置中,教师可以布置与电脑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利用电脑来完成,例如搜集和课文有关的资料,或者观看相关的视频。当然,作业的版面可以由学生自由设计,可以通过插入音乐、动漫等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创意。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也能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

猜你喜欢

加德纳多元智能表达能力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加德纳 跌宕人生
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加德纳把幸福变成一个动词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记忆中的他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lassroom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