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人买房也不易

2019-11-13

中外文摘 2019年4期
关键词:顾况苏洵苏辙

□ 人 人

白居易租房20年

公元800年,29岁的白居易来到长安,拜访了当时的文坛大腕顾况。顾况看到他的名字,对他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看了他的作品,立即改容相敬道:“居即易矣。”白居易果然没让顾况失望,他通过了科举考试,当了官方图书机构——秘书省的校书郎,领起了薪水。但靠当时的薪水,白居易根本买不起房,只能在长安东城的常乐里,租了已故宰相关播家的一处小宅子。

白居易34岁时,想把母亲和弟弟从安徽宿州接到长安,跟自己一块儿住。可是,他租的那座宅子太小。怎么办呢?白居易只得跑去长安附近的渭南买了所房子,让母亲和弟弟搬到了渭南,而他仍独自住在常乐里。每逢旬休,他就去渭南跟家人团聚,第二天再赶回去上班。

直到50岁时,白居易才在长安买下第一所房子。为此,他在诗中写道:“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以此感慨自己近20年的租房生涯。

苏轼为父还房款

北宋“三苏”之一的苏洵,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中,直到50多岁时,才当了霸州文安县主簿,并被抽调回首都开封参与纂修《太常因革礼》。这期间,苏洵借巨资买了所大宅子。七年后,苏洵病逝,还债的重任落到了儿子苏轼和苏辙头上。

苏轼和苏辙20岁出头就考上了进士。此后苏辙留在京城,苏轼去陕西凤翔做官。除了薪水外,苏轼还分到了400亩职田,他把职田出租给佃户,每年收租不菲。但他一直没能买房,因为收入用来替父亲还房债了。

苏轼后半生仕途不顺,穷困潦倒,父亲的那所住宅也早已被卖掉。直到年近50,他才在江苏宜兴买下一所房子。而苏辙直到七旬才在开封附近买了房。买房前,他写了一首诗,称“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大意是人老了还没买房,儿子们都有怨言了。

徐渭一篇文章换大别墅

徐渭的一生可谓半痴半癫。他从小不被父母关爱,物质生活很匮乏。

21岁时,徐渭入赘绍兴富户潘氏,得以住在岳父家里;26岁时,他的爱妻病逝,家破人亡。

为了谋生,徐渭只得背井离乡,半生居无定所。绍兴的胡同,杭州的寺院,都曾有他租住的记录。

公元1561年,胡宗宪在杭州建成大型景观建筑镇海楼,已经40多岁的徐渭写了一篇《镇海楼记》献上。胡宗宪读了以后非常喜欢,拿出220两银子作为稿酬给他。

徐渭拿着这些银子,在绍兴城区东南郊买了一栋大别墅,有数十间屋子,两个池塘。他在这里养鱼种荷,并把中堂屋命名为“酬字堂”。搬进豪宅后,徐渭还专门写了篇《酬字堂记》,得意之情,溢乎字里行间。

猜你喜欢

顾况苏洵苏辙
顾况:沦为绿叶的—朵红花
孟子何以行此:苏辙之问与宋代治道之争
苏辙晚年诗中“老卢”为谁?
苏洵发愤读书
论苏洵的史学成就
苏辙:做苏东坡的弟弟是一种什么体验
有其父必有其子
浅谈苏辙的诗歌创作特点
苏老泉大器晚成
20世纪以来顾况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