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八届青年论坛”会议综述
2019-11-13余文娟杨宁
◎余文娟 杨宁
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发起、湖南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承办的“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第八届青年论坛”学术研讨会在长沙召开,主题为“物质、媒介与技术:当代文论研究的新动向”。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秘书长朱国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肖百容、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学科负责人赵炎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本次会议的主题发言与小组讨论大致围绕以下七个主题展开:
一、对“技术”的探讨:江西师范大学的刘碧珍将微信与叙事学联系起来,探讨在微信叙事中现代人是否会自觉地再部落化,继而思考社会发展和人类发展的关系问题。她认为微信叙事借助叙事者打通了真实和虚构的界限,跨越了现实和理想、梦幻等多重世界,回归了叙事的本质,在微信叙事中叙事者和受叙者的身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衡阳师范学院的文玲借助海德格尔的理论,分析了人与技术的本质关系并对技术的当代价值进行了反思,她强调人类要摆脱工具决定论的技术观,要让技术成为创造人类性能的先导,最后得出了人类可以通过技术超越人类自身的有限性从而获得无限性存在的这一论点。浙江传媒学院的杨向荣从西方艺术史、哲学史角度出发去思考视觉图像建构技术背后的意识形态隐喻,他从古希腊和中世纪的世界文化观入手,详细论述了在图像时代下图像自身是如何在视觉建构中进行意识形态建构的。闽南学院的练暑生讨论的是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诗歌的抒情问题,他以诗歌为切入点,从技术、新媒体的角度思考先锋问题认为网络媒介所营造的空间是其保持先锋性的原因之一。中国社科院的许苗苗讨论的是传媒技术对城市空间的作用以及人对城市空间方式的塑造作用,这种塑造背后是诸如资本、政治权力等一系列的操纵,她认为媒介既丰富了城市空间又对城市进行了简化。湖南科技大学的李文浩对科技决定论进行了考察,她指出生产方式是多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文化产业中科技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具有复杂性,这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科技决定论。吉首大学的刘泰然结合西方哲学及艺术观念分析了中西文学对预构与生成这两种范式的理解,探讨了人与技术的发生之间是否存在偶然性的问题。中央美术学院的周颖南围绕着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录像艺术、中国录像艺术发生的语境和条件三个话题讨论了技术性媒介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影响。扬州大学的田义从电子媒介的性质入手,探讨了媒介对文学生态影响的变迁及电子媒介背景下文学生态的新变化,他详细论述了媒介的文化偏见性、媒介的生产力性、及媒介的启蒙与操纵等三方面的内容。
二、对“物”的讨论:温州大学的阴志科从伊格尔顿对本雅明物性美学的诗意阐述入手,探讨语言指向的物质性与其自身意义构成之间的关系。四川美术学院匡景鹏围绕“物性”的概念,探讨了福柯对海德格尔的物性及其艺术真理观的批判,他认为福柯质疑海德格尔艺术真理观是因为在后者看来,真理是永远无法达到的,我们能做的只有用求真的意志去不断探求真理。同济大学的张艳借助于西蒙栋的理论来研究我们当下所面临新环境、新技术等新的“物”性问题,她分析了西蒙栋主张将技术纳入人文学科的可能性,反思了在技术控制论兴盛的大背景下,西蒙栋所强调人类主动性等哲学思想的界限问题。成都大学的张郑波从海德格尔、科斯洛夫斯基、波德里亚和列维纳斯四个视角入手,将“物”的理论研究与当下的消费语境相联系,探讨了作为未知状态的“物”在对现代性危机进行诊断与防御当中起到的作用。南京大学的夏开伟从忧郁与失、作为“物化”的书写技术、人—物的张力与汇聚三个方面阐述自己对“物”这一话题的理解,他对“物”的理解更偏向于海德格尔,他得出了人是依靠书写技术生成的然后通过书写技术得以持存这样的一个结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唐伟胜从物在叙事文学中的不同存在方式入手,评估了当下研究中“物”这一话题出现的意义,并结合文化传统和文学传统两方面对“物”进行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咎朦分别从物的陈列、解放与深渊三个角度讨论了阿甘本《无内容之人》的作品中提到的物的秩序问题,并将之与波德里亚对物性的思考做了比较。
三、媒介理论研究:中山大学的罗成是从格罗斯伯格的理论出发来论述媒介问题的,他指出格罗斯伯格与前人的不同在于,他认为文化研究是研究语境的而不是研究文化的。他关注的是媒介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问题,这体现在其媒介建构理论中,落脚点在于谈论媒介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问题,前者作为中介的潜能就是在这个层面起作用的。中国人民大学的常培杰论及格林伯格与阿多诺在艺术理论中媒介问题的比较,认为两人的相同点在于都强调艺术作品审美形式的整一性。南京大学的王曦谈论的是当代景观社会的批判理论,她以德波等人对当代媒介的过度负面的景观批判为起点,指出剧场和场景在西方词源学中是同一同源,因此以剧场理论应对媒介景观社会,对媒介进行中立化的再解读是可能且有必要的。山东师范大学的杨光谈论的是基特勒媒介理论视野中的文学本体论问题。河南科技学院的苏喜庆以当下的文学现象为切入点,发现文学话语在与媒介话语的博弈中已经具有了明显的媒介化倾向。南开大学的周才庶谈到在当今全媒体语境下,小说叙事中运用图像的手法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突出的文化现象,图像化叙事有助于导演将文字转化为影像,具有影视改编的优势,但同时我们也要警惕改编过程中低门槛的感官享受倾向。暨南大学的林蔚轩从媒介环境学的角度研究宋词,认为五代北宋的词偏向于“不隔”南宋的词偏向于“隔”,就是由于两个时代的传播环境有很大的不同。
四、媒介运用分析:河北大学的郎静借助于对贾樟柯电影中传呼机、手机、平板电脑三个信息媒介物的分析,指出媒介不是一个人的延伸和一个统一体的融合,其中彰显的是在资本导向之下,一次次人际情感的断裂和被围困的人。苏州大学张春晓的研究对象是90后非粤语区香港流行文化粉丝,她主要从粉丝快感、时空和香港想象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而当代媒介技术的发展对于香港流行文化吸引大批90后非粤语区粉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暨南大学的吕甍谈论的是上海电影中的科幻声景问题,她认为录音本身是一个干湿结合的过程,对于一个声音景观来说,她的声音可能来源于干声和湿声的混合,声场是所有城市想象的基底,那么基于科幻电影中非真实的部分,我们需要回到真实的声场,对它进行新的阐释。中南大学的贺予飞以媒介为中心研究网络类型文学,她认为媒介作为工具和外部力量,影响着网络类型文学的变化,释放了文学的生产与消费力,重塑着人的感知结构,数字化传媒技术催生了网络类型文学崛起之势,但也导致了文学审美性和精神诗性削弱等后果。重庆师范大学的刘艺以美剧《西部世界》的仿生人为例,探讨了后人类主体性的问题,认为这些按照工程师编码生存的仿生人颠覆了身体和意识二元论以及现存话语和秩序对于身体建构的狭制,让人类获得了一个真正可供探讨的他者,能根据他者确认人类何以成为自身的问题。南昌大学的席志武则是通过对大量微信互怼群当中的对抗性话语分析,发现了其背后折射出的话语狂欢和人们自我形象的构建,并认为在互联网媒介时代,多元共生的网络生态的构建是有必要的。郑州大学的王欢欢认为文学作为媒介之一种体现出的认知与把握世界的方式,文学作品创造的精神世界同样具有空间性,因此文学的空间研究应该引起重视。四川大学樊欢谈论的是新媒体艺术,为了区分科学界的新媒体艺术的研究,她认为研究应该回归到人本身。山东师范大学的姚超文谈论的是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她指出在当代媒介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背景下,大众文化的受众不再只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参与了大众文化的接受、创作与传播,使得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呈现出参与性特征异常突出的文化样态。
五、对“后人类”的探析:湖南省社科院的王瑞瑞通过对尼古拉斯·罗斯生命政治理论的解读探讨了后人类时代生命与死亡的辩证问题,她详细论证了罗斯的研究重心是如何更好地实现新技术的使用并且在后人类背景下如何实现伦理政治和生命政治完美融合的问题。湖南师范大学的张霖源以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为视角,探讨了AI电影里所呈现出人类潜意识中的现实焦虑问题,她从想象界扩展到象征界最后到实在界去思考在AI背景下人类的未来在哪里以及如何构建起人际关系的伦理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硕主要探讨人工智能是否会有情感,以及人工智能的情感是否等同于人类情感这两大问题。她认为如果我们不囿于人类情感的基本准则,会发现人工智能是有自身的情感特征的。太原师范学院的赵潞梅讨论了技术改变人类自然属性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兰州大学姚富瑞讨论了后人类语境下,媒体技术的发展对文学创作、传播以及对社会关系的影响问题,她认为技术与人体的结合并不一定会产生后人文主义身份,只有在技术具备人类主体思维意识或经验的前提下后人文主义才有出现的可能性。西南大学何榴从海勒斯的认知理论出发,谈论了信息时代下在场和缺席理论发生的新变化,并从文学批评领域出发探讨了在场缺席到模式随机这种认知的转换对当代文学产生的影响。浙江师范大学的李震则结合系统、观察两个关键词对尼古拉斯·卢曼的社会系统理论进行了全面的考察。西安外国语大学的董阳围绕着后人类是一种自反性理论的理解基础,分析了美剧《黑镜》中的自反性叙事,他通过对《黑镜》前19集剧情的梳理和人物画像概括提炼出了《黑镜》中的叙事特征。
六、身体与艺术阐释:对身体与艺术的讨论是本次会议的亮点,论文虽只有五篇,但分量都很重。华东师范大学的黄金城主要谈的是艺术作品何以是有机体的问题,他认为不能把有机体作为一个简单的作品范畴来考察,而是试图将之放回到1800年前后的德国思想史中。他认为艺术作品作为有机体在理论层面上一个核心环节,就塑造艺术作品的自然性,即艺术作品不是由一个外在的理性意图创造出来的,其本身就是某种理性的构造形式。东南大学的卢文超谈论的是新艺术社会学,他认为以阿多诺为代表的具有浓厚先验色彩的传统艺术社会学,其重心在艺术;以贝克尔为代表的艺术社会学,其重心在社会。而以德诺拉为代表的新的艺术社会学则新在将两者人(社会)与物(艺术) 融合,见人又见物,倡导人与物之间的互动。华东师范大学的刘芊玥是借格罗斯伯格的流行文化批评谈当代文化研究中的“情动”转向。她认为“情动”首先是和感觉混在一起的,它不仅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动词;其次它也是包含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一项机制;最后,格罗斯伯格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是从实践的角度切入语境和政治,关注情动政治的研究。湖南大学的张俊认为在当代新兴的媒介文化中,文学正在经历某种深刻的转型,突出表现在亚文学的兴起。通过对当下的亚文化现象的论述,他认为亚文学在文学载体、语言风格、价值观等方面都对传统文学有所突破,因此当代亚文学的崛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文学的新生,其背后隐藏的是社会各阶层创造性的巨大潜能。湖南大学的李三达讨论的是文学和艺术理论中对平等化问题的解释。他分析了威廉斯和朗西埃的理论中对平等化问题分析的相似性,指出了两者相似性背后隐藏着分析对象方面的巨大分歧。重庆师范大学的汤克兵谈论的是的现代主义艺术批评,他把古典绘画中的画框作为梳理艺术批评史叙事的切入点,认为从一般的角度来看,现代主义绘画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突破画框这一物质边界的限制,而这一过程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是媒介的自律。
七、中国文论研究:本次会议共出现了八篇以中国文论为主题的文章。其中古典文论有五篇:中南大学的魏颖从彭连熙工笔仕女画中“红楼美人”的意向出发,探讨了文字文本和图像文本之间的互文性问题。兰州大学的刘顺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以及作为政治运动的文学两个层面出发,重新评估了中古时期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问题。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的赵敬鹏将潘金莲放到文学与图像的语境下进行讨论,他认为潘金莲的“语象”和她在图像当中所呈现的“肖像”之间不是完全对应的,这种不对应受制于不同时期的礼教需求。江西师范大学的徐丽鹃主要从中国文化历史起源的角度来考察文艺的听觉传统,并通过对先秦殷商和周代两个阶段的考察证明了“尚声”传统与古代礼乐文化和文艺形态之间的密切关联。四川师范大学的谭玉龙从“醉”字出发,分析它背后蕴含的儒家与道家思想并以此来探讨宋代蜀学的审美境界。近现代文论主题的论文有三篇:中山大学的杨水远谈的是对同一性思维的反思问题,他把同一性思维分成本体论和认识论两部分,并从中探讨了同一性思维对中国当代文论的影响并具体阐述了陶东风对中国文论思维转型的促进作用及其弊端。集美大学的谢慧英对新时期文学审美论进行梳理,重点谈论了文学审美论的产生背景、建构特点以及意义影响等问题以此来分析审美论从以往的主流文论发展到今天所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前景。吉首大学的崔淑兰以历史哲学和文学理论下的典型理论为切入点,具体探讨它发展变化的原因过程、典型理论当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以及20世纪后典型理论衰弱的原因。
本次论坛闭幕式由湖南师范大学何林军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汤拥华教授致闭幕词。本次会议展现出了文艺理论界最新的理论话题,以及国内年轻学者对这些全新话题的最新思考,具有鲜明的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