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作物

2019-11-13孙功俊

火花 2019年11期
关键词:乡下人稻子麦子

孙功俊

稻子

稻子是乡村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乡村大面积播种的庄稼。

乡下人把颗粒饱满的稻种,用清水浸泡上几天,为了让播下去的种子成活率高,一直等到种子出了芽后才播到田地里。

播种水稻的方式很特别,乡下人的手臂一伸一屈,一把稻种按一个角度撒下去,在阳光下,像撒下一片谷雨。

田野上到处都是水稻。稻子绿的时候,田野上一片绿;稻子黄的时候,田野上一片黄。风一吹,一波一漾的。乡下人高兴得要命,这时他们会站在田埂上,眯缝着眼睛看,像看着自家的孩子,在日头下一天天地长大成熟。

这时,麻雀也会来凑热闹了,稻田里就要竖起几个用稻草扎成的稻草人,手上拿一块破布,在风里不停地扇动。其实,麻雀也吃不了多少稻谷,关键看是不是个好年成。

稻穗在村里人的期待中沉甸甸地垂下头来,那是它们在向土地表示一种深深的谢意。

乡下人开始收割。镰刀割稻杆时发出轻微而干脆的折断声,是一种只有在乡村长大的人,才能品出来的丰收的声音。他们被稻子追赶,被收获追赶。

稻子被一担担地挑回村庄,用打谷机把谷粒脱下来,摊在自家的场院里、楼房顶上晾晒着,然后把稻草堆在自家的房前屋后。这时,一个村庄就成了稻子的世界。在晾晒稻谷的时候,乡下人会忍不住地用手抓起一把正晒着的稻谷,看一看,有时还会把几粒稻谷,放在自己的嘴里慢慢地嚼着。这是乡下人提前尝一尝自己的劳动果实,作为对劳累得已经直不起腰的自己的一种奖赏。

麦子

和稻子一样,作为乡村的主要粮食作物,麦子与水稻平分秋色,各占半壁江山。

民以食为天,麦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麦子属于单子叶禾本科,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江淮一带,麦子一般与水稻轮种,收割完水稻种上麦子,收割完麦子再栽上稻子,如此轮回,年复一年,亘古不变。与水稻不同的是,麦子怕水,不像水稻一生基本都在水中度过,这让水稻望尘莫及。

麦子,其实就是一株普通的作物,它滋润了乡村,同样也备受乡下人的呵护。乡下人为麦子播种、浇水、施肥、除虫、除草,保证了麦子的营养和水分,为麦子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广袤的乡村,到处都生长着麦子,麦子未成熟时,绿油油的一片,成熟后,田野上则遍地金黄。麦子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统治着田野,杂草离它远远的,那些对麦子不敬的杂草,会被乡下人毫不留情地斩杀。所以,麦子从不担心杂草会来侵略自己的地盘,掠夺自己的养分。

麦子回报人们的是白白的面粉,香软的面包。缺少了麦子提供给我们的营养,会让我们的生活品质逊色不少。所以,我们还是好好地对待麦子,让它为我们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物。

玉米

玉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禾本科,性喜温暖,抗旱、耐涝,秆较粗壮,直立,叶子窄而细长。玉米可以食用,也可作饲料。江淮一带的乡村也会大片地种植玉米,只是,乡下人没把玉米当作主食。

玉米属于经济作物。记忆中,乡下人大都用来喂鸡喂猪,很少有人去粮站卖。玉米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玉米的秸秆可以用来当烧锅的燃料。相比麦子和水稻的秸秆,玉米的秸秆耐烧且火力旺盛,加上玉米长得高,秸秆丰实,是乡下人重要的烧锅燃料之一,因此备受农民喜爱,从而种植也较多。

玉米别名又叫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但在江淮,人们一般称玉米为“六谷”,很少将其称为玉米。只有作书面语的时候,玉米才被称为是玉米。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玉米味道香甜,可做各式菜肴,如玉米烙、玉米汁等,它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玉米作为乡村的农作物之一,本来是为人们提供食物的,然而,却遭到了鸟的蚕食,真是暴殄天物啊。

民以食为天,玉米能生产出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食物。如果没有乡村这些农作物,人类也就无法存活,因此,农作物才是最能表达人们情感的植物。而作为土生土长的乡下人,又怎么能够忽略这些属于五谷杂粮农作物们的存在呢?

棉花

棉花不是花朵,是一种在乡村土地上生长的农作物。它们丝毫没有因为生长在贫瘠土地上而怯懦和自卑,就像乡村里的人一样。

它们也知道自己不是被观赏的花朵,之所以能接受到乡下人更加爱怜的目光,是因为它们具有比花朵更有用的价值。那一朵朵洁白的棉絮,对乡下人来说,就是天寒地冻时体贴入微的呵护和温暖的棉衣棉被。

和乡村的其它农作物一样,棉花要在春季里种下。乡下人首先要用锄头在松软的泥土上,挖出一个一个坑儿,随意丢几粒用草木灰拌黑了的棉籽进去,然后,再用细碎的泥土盖好。

种下了棉籽,地里便有了鲜活的生命。到了夏天,棉花苗枝繁叶茂,团团绿荫浓墨重彩地装扮着土地。考虑到通风,这个时候,乡下人就会狠下心,将一些多余的棉花苗拔去,留下一部分身魁体健的苗来,然后还要掐枝剪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棉花能更加茁壮成长。

再过一段时间,渐渐茁壮的棉花苗生了虫子,乡下人就把农药喷洒到每株棉花的茎叶上。可不能让虫子把棉花苗给蛀了,虫子这种坏东西也欺负种地的。

终于盼来了满田的棉桃吐蕊。秋高气爽,天宇睛朗,一眼望去,天蓝蓝的,云白白的。天上的云不小心迷了路,跌进了棉花田里,远远望去,云朵和棉花是一样的洁白无暇。

冬日临近,乡下的女人们开始缝制新的棉被。银针闪烁,长线飘飘,针箍儿像戒指一样戴在手指上,针箍儿上面布满了小小的圆坑。因为棉被的胆比较厚,每扎一针时都要借助针箍儿抵住才能顶过去,然后连着线拔出针。乡下女人们每次在缝被子时,身子总是稍稍前倾,那是庄稼人对棉花表达着一种深深的虔诚和敬意啊!

红薯

红薯这个名字,各个地方的叫法不同,在江淮一带的乡下,人们称它为“山芋”。它是前些年乡下人的主要杂粮,但今天它是我怀旧的载体。

清明时节,乡下人把红薯作为种子种在地里,等到红薯长出许许多多长长的藤蔓来,再用剪刀剪下这些藤蔓,剪成—截一截的当作红薯苗,然后,在某个雨后的日子,大面积地栽插到早已整理好的地垄上。

过了一段时间,乡下人看见红薯藤上的叶子在风中舞蹈,心里就踏实了许多。红薯正在孕育,正在以预料中的速度生长。

一转眼,就到了收红薯的时节,乡下人一看红薯的藤蔓,就能判断出泥土里红薯的长势。成熟的红薯已经把垄上的泥土顶得开裂了,它们想以自己的形象给庄稼人一个安慰。庄稼人太需要这种来自土地的体贴了,他们对这样的庄稼,心里充满着感激。

红薯被乡下人从地里挖出来,担回家放入地窖里储存起来,这样无论时间多久,红薯都不容易腐烂。而那些红薯藤也不会浪费,成了猪、牛们的粮食。

红薯被乡下人做成各种各样的吃食。尤其在腊月,乡村里家家户户都要把自己种的或者是买来的红薯,制成过年时做米糖的糖稀。这时,整个村庄里都飘起红薯的香甜味来。

猜你喜欢

乡下人稻子麦子
古代冰上运动会
第一次割稻子
趴在麦子上的鳄鱼一家
一株麦子的抒情诗
麦子熟了
已经足够
乡下人与城里人
城里人 乡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