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者“文”而“化”之也

2019-11-13西

文史春秋 2019年6期
关键词:精神文化

●柳 西

《周易·贲卦》卦辞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观察天象,了解时序变化;观察人类社会现象,通过教化来成就天下。文,本义指纹理、形相、现象,引申义为象征性符号(如语言文字等)、文物典籍、礼乐制度、人为修养、价值取向等等。化,改易、生成、造化。古语中“化”字内涵深邃,古人将生命过程分为“生、长、化、收、藏”五态,其中“化”五行属土,居中掌阴阳。

“文”与“化”合一词,语出汉代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可见,文化原意为 “以文化之”。“文”无声渗入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转化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由此产生影响内外世界的力量。文化可谓吸引力、说服力、整合力、凝聚力之源,自律自爱、自信自觉、自立自强的发源地,甚至一举手一投足都可透出某种文化风韵。

艺术,典型的文化符号。不论何种形式的艺术,当我们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真挚情感、深邃思想、生命呐喊……,灵魂受到温润、安慰或有所触动,“文”便“化”进了我们的生命。《亚热带色彩画派创始人凃克》,将对故乡的挚爱、对故乡山水的深刻感悟,融入别具一格的画作中。梁启超誉为“四海一人”的谭鑫培台上全身心入戏,台下人生 “艺如其人”。“伶界大王”如此《艺术的造化与心源》,令国粹京剧飞彩凝辉。

《徐光启:研究和介绍西方科学的先驱》,一个人终生的立身行道,竟成为四百年前中西文化会通历史画卷的缩影。近代广西是一片富有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来自贫瘠多山之地的广西兵矫健善战,《险境中的生死护卫——红七军将士保卫中共领导人的传奇经历》便是明证;《女游击队员陆炳林二三事》,民众精神可见一斑。

《党内军事民主与长春和平解放》,钩沉国共高层东北战场战略布局的往事,启示“民主集中”如何完胜“集权专制”。《抗战时国民党的“中央文化驿站”》,初衷和付出值得肯定,却因强调国民党党军独大,未彻底融入民众,影响有限。1949年的中国政权交替,不止是国共军事对决的结果,更是两党宗旨信念、思想作风、组织制度、利益根基、民心民力等综合比拼的结局。无怪乎败退台湾后的蒋介石哀叹:“抗战胜利以来,我们一般同志精神堕落,气节丧失,把本党五十年的革命道德精神摧毁无余……”“党部成了衙门,党员成了官僚……”

古人云:欲亡一国必先亡其文化,欲兴一国必先振其精神。“以化成天下”区区五字,意味深长。

猜你喜欢

精神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精神灿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
谁远谁近?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