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版画的媒介更新与跨界综合研究

2019-11-12王歆尔

艺术大观 2019年11期
关键词:当代版画跨界

王歆尔

摘要:版画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作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对当代艺术始终保持着积极介入,而媒介与材料的更新扩展和跨界综合则是激活版画当代性的实验性方法,对版画艺术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关键词:版画;当代;媒介材料;跨界

一、绪论

版画主要是指艺术家在经过构思后通过制版和印刷的程序所完成的艺术作品,按照制版材料我们可以将其分为木版画,石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等,而按照制作方法可以分为凸版,凹版,平版,漏版,除此之外还有多个版种或多种材料结合运用的综合版画,可以看出版画从其概念性质上就与物质载体和媒介材料紧密相连,版画艺术独特的印痕美也是由媒介和材料直接影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材料技术的更新与发展也为版画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版画艺术家们在创作时以及不囿于传统材料技法带来的表现力,更多新的媒介材料被探索运用,媒介与材料在当代版画创作中不仅作为表达画面的工具或手段,同时也成为了版画家观念传达的载体。正如齐凤阁先生在《论版画的当代性》一文中提道:“版画艺术的当代属性是指版画的现实感,当代品质。分而言之,应包括版画形式语言的当代性与精神意蕴的当代性两个侧面。统而言之,则是当代精神在当代版画视觉形态中的感性显现。”版画材料媒介的综合与更新,版画的多重领域的跨界就是版画从形式语言方面介入当代艺术的方法,当代版画打破了单一的画种概念,版画的边界不断延伸扩展,版画的当代性也由此激活。

二、媒介与材料的更新扩展

版画发展的历史可以说就是版画媒介与材料发展的历史,世界上最古老的版画是中国隋朝时期用以传播佛教所印制的木版画《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此时的版画主要以传播和复制为目的,随着雕版印刷技术的不断完善,大量内容丰富,形式精致的雕版插图画谱也逐渐出现,版画逐渐脱离单一传播效用而具有独立审美价值。西方的版画发展相较于时间晚于中国,但是发展出了与中国完全不同的版画材料与风格。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始,工业与科技的发展促使凹版画出现于欧洲,金属雕刻师们通过对铜,铁,锡等金属材料的反复尝试,选择铜为主要版材。在文艺复兴时期就产生了干刻与用酸进行腐蚀制版的铜版画方式,丢勒丰富细腻的干刻,伦勃朗高超的蚀刻技法将版画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十七世纪人物画的盛行,铜版美柔汀技术的产生使这一时期的肖像版画创作达到很高水准。石版画是十八世纪由捷克的一名剧作家偶然发现,利用水油相斥的化学原理制版,绘制更自由,层次丰富,印刷量大,这种技术也在短时间内广泛传播,西班牙画家戈雅就是石版画创作的先驱。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感光剂的发明与运用也促使了1915年第一张丝网版画在美国的出现,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照相制版与丝网印刷的结合使丝网版画技术向前迈进一大步,丝网版画在商业广告宣传上广泛使用,安迪沃霍尔利用丝网版画手法表現流行符号也使丝网版画与版画的复数性被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以上几种材料是版画“凸,凹,平,漏”四种形式最为突出的代表,而以这四种形式为原理进行版材置换所产生的麻胶版画,PS版,聚酯版等也在为版画的传统形式提供新的方式。

在众多新媒介新材料的运用中,最具突破性的当属数码版画,版画的制版方式与观看方式都随着数码版画的出现被颠覆。数字媒体时代下,信息化,图像化成为当下生活的特点,同时也以各种方式介入着艺术创作。数码版画就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电子媒介来选择自己想要的图像符号及效果进行制版,再通过数码喷绘的方式去呈现作品,或者直接通过电子媒体进行作品的传播的方法。版画的材料由实际的扳材转化为电子媒介,电脑软件为版画的创作提供了更丰富的效果与更多可能性,也使版画在传播性上获得更广阔发展。当代铜版艺术家范敏就利用数码版画技术与铜版相结合的方式创作出系列作品《偶之祭》,将文明的当代冲突提炼和呈现出来,画家在不同版种媒介与材料的切换中也将注意力更放在文化与思考本身,展现一种更广阔的社会思考。

通过对版画版种发展的简单梳理我们不难看出版画是各种绘画种类中与材料媒介和科学技术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也是最能体现一个时代科学技术发展进程的艺术门类,新的材料与技术的运用始终为版画的创作注入着新鲜血液,新的媒介材料的运用也是当代版画创作多元化方式呈现的因素。版画的发展一路向前,从复制功能,到机械复制时代的快速化,工业化,再到现代技术下的信息化,数字化,媒介与材料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跨界综合

版画的当代发展不仅是在版画语言内部进行的,版画也在利用自身的特征积极与其他领域或其他艺术门类进行碰撞,我们称之为版画的跨界。跨界的本质是整合,是融合,是通过自身资源的某一特性与其他资源进行搭配应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家们想表达的艺术观念与思想内涵日益丰富,单一艺术门类的表现力无法满足艺术家的创作诉求需要,跨界的方式通过更多样立体的表现力完善单一画种无法触及的部分。版画跨界也是如此,用版画的技术手段或者版画的创作思维与其他艺术手段相结合,利用版画的媒介性与创作材料的丰富性为跨界融合提供更多可能性。

版画与装置艺术的综合是版画跨界的一种典型方法,徐冰作为我国最早一批进行版画跨界尝试的艺术家也在此取得巨大成就。徐冰的作品《析世鉴—天书》就是版画与装置艺术结合的典型代表,这一作品从版画层面上是由木刻延伸出来的,运用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的方式进行创作,印刷的内容为徐冰自己依照汉字形制创造的两千多个“伪汉字”。他将印刷所得按照宋版书的形式制作成册以及几十米的长卷,在展览过程中,将印满内容的长卷高悬于空,与之对应的是几百本形制讲究的宋体书。如经缦的长卷与如古书经典的书册展现一种恢宏又庄严的气氛,但内容却是连艺术家本人都无法解读的“天书”。作者想由此将观者带入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一切解读在此都显得滑稽可笑,从而唤醒观者对文化的警惕与思考。徐冰将传统版画印刷与空间装置相结合,在展现“天书”内容的同时为作品注入了时间性与空间氛围的因素,将二维平面的版画带向三维空间化,甚至四维时间化的层面,这是仅仅展现装裱完善的版画印刷所得无法达到的效果,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思想观念也在版画艺术与装置艺术的跨界综合运用中得到深化。

版画与影像的跨界综合也是当代版画跨界的典型之一,我们早已处于数字信息与影像的时代,摄影,摄像,动画等影像手段充斥着当代生活,影像也可以说是最能展现当代生活特点的信息传播手段。版画与影像虽然在材料,媒介,技术手段等方面都千差万别,但是基于版画和影像复数性与传播性的共同特征,基于当代的审美情感与诉求,版画创作与影像的结合的探讨也有充分的现实意义。赵晔与黄洋的作品《采薇》是版画与动画两种语言跨界综合的一次成功探讨,《采薇》是一则围绕伯夷,叔齐扯薇这一微妙的动作变化展开进行的动画作品,画面内容是由上千张木刻版画组成,通过软件使上千张版画联结成一则流畅的动画,通过故事性与动画的运动为画面增添生命力,版画艺术通过影像获得了更强的叙事性,不受篇幅限制,观者的观看方式也由此更加轻松流畅。而版画的艺术特点也并没有因为影像的介入而减弱,反而得到增强。版画所带来的不可预知的材料质感和画面效果是传统三维动画技术无法表达的,而面对《采薇》这一中国传统故事题材,使用木刻的表达语言为作品带来更加浓郁且古拙的中国气质。现代影像手段与传统木刻相结合,为传统故事寻找一个审美出口,一种对于历史诗意的诉求,单一的影像作品或者版画创作都无法如此完善的展现作者观念的方方面面,而版画与影像相结合則展现着一种更优秀的现代化的解决方案。

四、总结

版画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作为当代艺术的一部分,其概念也被放在一个更为宽泛的层面去讨论,艺术的自由化与多元化也使得版画本身的概念边界越来越延伸而其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平面造型与传统材料已经难以满足当代版画创作实验性需求,版画媒介材料的更新与版画的跨界综合就体现其现实意义,为版画积极介入当代艺术提供着实验方法,版画无论是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手段,作为一种观念表达方式或是一种思维方式,其本体性概念都承载着了更多当下意义。版画作为一种积极开放的,包容性的艺术,在更新材料媒介与跨界综合方面都具备着先天优势,这也要求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一方面要把握版画内在基因,在版画创作规则基础上去更积极地尝试更多可能性。另一方面版画家也要处理好媒介材料,技术手段与自我创作思想的关系,媒介材料,技术手段是为了更好展现艺术家思想观念与内心情感的工具,艺术家也应运用综合手段丰富自己的创作实践。

参考文献:

[1]齐凤阁.论版画的当代性[J].文艺研究,1999(06):112-115.

[2]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3]王伯敏.中国版画通史[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

[4]徐冰.复数与印痕之路[J].东方艺术,2009(17):62-66.

猜你喜欢

当代版画跨界
版画作品选登
跨界天才之西方篇(上)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关于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分析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6年第五站读者来信选登
跨界•匠杰
《当代》背后的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