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恽寿平书法艺术研究

2019-11-12刘燕

艺术大观 2019年11期
关键词:书法艺术

刘燕

摘要:目前有关恽寿平书法艺术的相关研究比较少,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少,恽寿平的诗书画有很高的造诣,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恽氏家乘》卷二(艺术)记载其:格书宗褚、米,出入黄山谷,情韵独绝,更极变化,或如折叉股,或如老龙蛇,或用浓墨如点漆,或写淡墨如轻烟,后人以笔墨假之,直东施之效颦耳。他的画与当时的王时敏、王翚、王鉴、王原祁和吴历并称为“清初六大家”,南田的诗,为毗邻六逸之首,他的书法在早期受其伯父恽向以及其父亲的影响,后期又致力于二王、褚、米、黄,并形成了自己的风貌,称为“恽体”。

关键词:恽寿平;书法艺术;书法分期

一、恽寿平书法艺术研究

恽寿平号南田,别号云溪外史、东园草衣、瓯香散人等,江苏武进上店人。中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合称为清初六大家。书风工整,用笔遒劲飘逸,恽寿平的书法,除却受到家族书法传承以及二王一脉书风的影响外,还受到身边友朋的影响,其一生求贤访能,博采众长,并融汇成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这些从他们相关著述中找到记录,他们通过彼此书画的互相题跋达、诗文唱和、书信往来达到书法交流的目的。由于恽寿平所处的时代是明末清初,他选择隐居不仕、甘守清贫,以书画自娱。"逸"是他书画所追求的境界,所以结交的多是当时闻人贤达,入清之后,恽寿平由于不仕清朝的心态,使得他能与当时由明入清的书家和学者有密切的接触。而这些人中,擅长书法且与恽寿平关系较好的,主要有王翚,莫云卿,王时敏,唐宇昭。 与王翚交游,王翚(1632-1717),字石谷,江苏虞山(今常熟)人。恽寿平和王翚交情甚深,恽南田与王石谷相识的最早记录见于他的《瓯香馆集》卷十一《画跋》记载。自丙申(1656)两人相识,一直到恽寿平去世从此二人经常有书信上的往来以及大量的书画合作,两人订交在清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这一年,恽寿平24岁。在吴企明辑校的恽寿平全集里有恽寿平年谱新编里面提到:四月六日夜,与王翚斟茗快谈,并仿柯久思法画树石,王翚为补竹坡,相处甚洽,为恽王两人订交之始。

恽寿平与王翚交往甚密,仿柯久思树石图这幅画是两人最早的一次合作,这一年王石谷25岁。王翚在书画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年轻的时候就曾受到当时书坛著名书家王时敏的赏识和指导,王时敏家中所藏的宋、元人的墨迹也给王翚临摹,王翚在和著名书画家交往中,为自己积攒了很多的人脉关系和社会地位,恽寿平在和王翚交往的同时有很多机会能够看到当时书坛著名书画家的真迹。王翚当时还曾带他去走访有名的收藏家,恽寿平在这种零距离接触古人真迹的情况下,对其书画技法有很深刻的影响。恽寿平与王石谷两人的性格截然不同,一个隐逸孤傲、坚守原则;一个主动随和、善于交际。虽仍生活原则以及处事态度上不同,但是两人从这以后惺惺相惜,允为至交,亦师亦友。恽南田给王石谷的绘画题跋颇多,并在文章中多次提及对方。恽寿平全集中一共收录了他写给王翚的书信十五通,其中有一通书信表达了他对王翚的思念。书信中说:“一日不见,念吾兄时发于梦寐,初意欲于八月初将赴虎林之前,一至京口看笪重光先生,便招王先生渡江,一握手而别,或在江干聚谈一日两日。顷复困于垂橐,时日渐迫,恐成虚语。”[恽寿平.恽寿平全集.吴企明辑校.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年.第728页]从一日不见便会在梦里出现,相聚总要畅谈昼夜,可以看出二人深厚的友谊。王翚对恽寿平的书画有很高的评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恽寿平《山水》册,十开,十册皆有大面积王翚的题跋,在第一册上有王翚的题跋曰:“余与南田先生为笔墨之交,同客娄东,荏苒岁月,已成往事,见行笔破墨,真透纸背,如书家痛快沉着,腕力更不可及。”                                                  王翚之所以能和恽寿平成为一生的挚友与他们在书画上不间断的往来有大的关系,在第四册上有题跋曰:“书画堆边活一生,论其画法借书评。请看瘦硬通神处,纯用颜筋柳骨成。”虽然此段题跋是来评价他绘画的,但是也看出了王翚对他书法渊源的了解至深。庚午(1690)年,58岁的恽寿平去世,王翚到常州奔丧,灵前伤心痛哭,并赠以厚赙,由于当时家境贫寒,儿字尚年幼,所以其后事全由王翚和董珙、邹又老共同商量料理。在王翚致董珙的信札中说道:“弟与恽先生真性命交,一旦长逝,遂令风雅顿堕,入琴伤感,理所应尔。前者灵前恸哭,聊尽瓣香一拜,然弟触目惨心,一种关切隐痛,真有寸肠欲裂者。”从这封信札中可以看出王翚与恽寿平的友谊深厚,恽寿平的去世让王翚有一种丧失挚友的肝肠寸断的悲痛之情。

王石谷与恽寿平一样,也是画名盖过书名。《清晖赠言.自序》记载石谷“童子时即嗜翰墨,得古迹真本辄模仿数纸,必得其神乃已。”尽管如此,他的书法也为时人和后世称道。从今天的传世作品来看,王石谷的书法作品主要是其绘画上的题跋书法,小楷和行书,风格流丽秀美,有董其昌书法的韵致,但又有古人的严谨,能够不落俗套。

二、恽寿平书法艺术分期

恽寿平的书法风格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个影响因素便是来自于他的家族传承,家族里首先要说他的启蒙老师,其父亲恽日初所带有的明代晚期书坛的理论和观念。恽寿平早年从他的伯父恽向学习山水画,恽向的书法理念对其亦有一定的影响;其次则是恽寿平所生活的明末清初时期的复古思想对他持续不断的,乃至一生的深刻影響;最后对他晚年书风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他诗书画艺术的日趋完善以及个人在思想成熟与深邃后的艺术追求,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产生了独特的韵味感。以上三个都是促成恽寿平书法艺术风格的不同时期面貌的影响因素,仔细观察恽寿平的作品,就可以发现一些和这些因素有着关联的时期特征和规律来。

在书法创作的主题上,恽寿平主要围绕两个点来进行,首先要说摹古,摹古观是恽寿平在其一生的书法艺术探索过程中的一个紧密贯穿始终的因素,这也是他书法作品的一个主要特点,明末清初时期大力倡导摹古的时代风尚对恽寿平有深远的影响,他接受了传统的复古意识,在摹古方以及收藏古人作品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贯穿在恽寿平书法作品中的另一个创作主题便是“隐逸”思想,这是他所处的时代和人生追求所形成的,他与时代总体的背景特色相合,在仔细观察发现,在恽寿平的书法作品中,这种“隐逸”的情感在不同时期亦有差别和独特之处。

所以,鉴于以上三点因素和特点的考虑,大概可以将恽寿平的书法作品的时代分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时期,20-40岁前后,是其受明代书风影响的早年时期。由于恽寿平受到启蒙老师,他的父亲以及伯父的书学思想的影响,这一时期他受到明代书法和摹古风格的影响较多,清初延续明代以二王小楷刻帖为科举考试范本的风气,因此,恽寿平对于古人的模仿用功也比较深,其特点表现为楷、行体书风公整严谨,高雅遒媚,在创作风格、章法布局上都比较贴近明代摹古书法的特征。第二时期,41-50岁前后,是其书法创作的中年时期,这段时期主要表现的特征是在摹古上用功比较深,期间受到宋元书家的影响较为深刻;第三时期,41岁至去世之前,是恽寿平的晚年时期,也是其自我影响和情感升华的时期,其书法特点是简逸,这和他晚年隐居生活有一定关系,在这段时期,他不断明确自己的书法风格以及锤炼技法,并吸取宋元时期书家的书法神韵观念,并在自己书法作品中阐释一种平淡天真的意境感。

三、恽寿平书法风格成因

早期书法风格与家族传承有很大的关系,据《恽氏家乘》记载,仅明清两朝,恽氏一门十二代登榜,共有十七名进士,二十五名举人,二十二名贡生。恽氏家族的艺术成就非但在绘画这一方面,在书法上的成就也比较突出,自明末至清末,几乎代代有。仅《毗陵恽氏家乘》卷2《艺术》类,便载录恽氏善书法者计20人,明人可举恽应龙、应翼、应侯、应雨、应筠、应明六人,清代则恽鹤生、嵩、云鸿、翰四人可为代表。六十世恽应翼的书法:“其书法入二王庭,行书小草,随笔尖秃,皆如意。画沙印泥,当日视之,若平等,而不知其为不可及也。”中年转折期书法风格的成因,关于恽寿平的书风的转变,大约在四十岁时,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可以称为转折期,时间大致自1673年至1682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恽寿平的书法,整体产生了明显的变化,脱去了继承期的工整严谨,取而代之的是恽氏将自己自身的潇洒飘逸、天真烂漫的个性,更明了的流露在书作之中,于是开启了风格独特的恽氏书风。由于早年从学于父亲恽日初以及伯父恽向的启蒙教育,恽寿平受到家庭教育影响很深,直到40岁之前这种影响力一直发挥着作用,恽寿平整体上还是延续着父亲和伯父教导的线路发展,在摹古一路一直用功很深。

乙未(1655)年,恽向二十三岁,教他书画的伯父恽向去世,所以恽寿平不得不在早年便开始自己探索学习,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恽寿平对古人兼收并蓄的本领,而且开阔了他的眼界,打破了家族传承中的单一模式,使其有机会能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四、结语

恽寿平一生忠于其所热爱的书法艺术创作,诗书画印无一不精,尤其在书画艺术上所取得艺术成就,他取法唐宋,上追魏晋,最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个人风貌,较前人在取法和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他把绘画用笔及画学思想用于书法创作之中,并把这种艺术思想发扬光大。恽寿平在书法方面所取得与其自身的综合素养有重要的关系,所以要想更近一步完善其书法艺术、书学思想,必须对恽寿平艺术生涯的各个阶段每个艺术种类进行细化深入研究,才可以建立一个更立体、更完善的恽寿平书法艺术研究体系。

参考文献:

[1]赵国英.亘古无双——王翬与恽寿平、唐宇昭、笪重光之间的交游[J].中国书画,2008(10):4.

[2]闫庆楠.浅谈王时敏隶书风格及影响[J].东京文学,2014(18):29.

[3]薛芮 士风·家风·书风—王锡爵、王衡、王时敏祖孙三代书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7.

[4]向彬.论莫云卿的崇古书学思想[J].书法,2018(12):49-57.

[5]马希玲.论清初恽寿平尚情的文艺观念[D].复旦大学,2014.

[6]郝爽.书画同源:恽寿平《瓯香馆集》中米氏父子的书与畫[J].美术大观,2017(10):62-63.

[7]高朝英,张金栋.道义期许至相重  碧血留痕照古今——恽氏《杨继盛传》册考略(下)[J].文物春秋,2016(01):58-67.

猜你喜欢

书法艺术
探究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论书法艺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谈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书法艺术对中文字体设计的启示
书法艺术在群众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欧阳中石:中国书法艺术生命无限
气酣势畅 沉雄洒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