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发展路径探索
2019-11-12程晓辰王玉班
程晓辰 王玉班
摘要:制造业除了是把“互联网+”付诸实际的其中一个主战场,其更是一直被当作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主体。不管是制造行业还是互联网我国都是无可置疑的大国,因此,如何在非新型的制造行业融合进入互联网的思维以期其在未来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且对于现实有着非凡意义的课题。本文对在制造行业中如何产生了互联网思维的背景及含义等进行了分析,并以整个互联网作为大背景对当前国内非新型的制造行业在前向发展的过程里所遇到的个别问题进行了浅析,进而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有助于在目前互联网环境下我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制造业;发展路径
一、引言
现今国内社会的经济随着改革开放如火如茶的进行也渐渐走上了正确的轨道而其的增长也愈发稳健。互联网已经深入中国的各行各业,成为产业结构升级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2018年我国经济总量达74.4万亿元远超日本,高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GDP增速为6.7%高于印度的6.6%,重夺全球主要经济体第一。纵观位居世界前500位的超强企业,中国的企业数量就以110家超过众多国家在全球排位第二,其中同样在全球排位第二的还有在进行科技研究时所支出的经费额度,除了这些表现所谓的“中国速度”还包括了在全球排位第一的专利申请数目及外汇储备在内。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中国工信部2015年12月14日发布《贯彻落实的行动计划2015-2018年》,把互联网、制造行业这两者深入融合的进程,制造行业一系列譬如更加网络化、智能的层级水平变化更进一步提升的实现时间明确到了2018年,在改革开放前30年,中国制造一直是我国经济拥抱世界的象征;但伴随着如今各行业现代化程度加强,整体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同时人力及物力成本也随之上涨,原有的传统模式难以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制造业长期良性发展的可行性路径成为了不可避免的话题。
二、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我国制造业的现状较前几年增长速度放缓,产能稳中求升,行业急需升级转型有所突破。当下我国已经是全球市场中最有竞争力制造业国家,具有超大规模的制造业基地。其实早在六年前中国的制造业就已经是全球第一的存在,根据国家上的数据显示,每五百个产品中就有超过两百个是来自中国生产的,稳居第一、而这几年中国也在不断的对制造业进行更新和升级,但是这两年来制造业的增长速度下降了许多,2018年时其仅有6.9%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会很长一段时间中增长速度都会很缓慢。最大原因是因为市场逐渐饱和。2018年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00/以上,直接为1.3亿人提供了工作岗位。
进一步地,从制造业各行业产量及增长速度来看,增长较快的一些行业除核电发电量增长幅度较大以外,制造产业中增长速度较快:智能电视,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工业机器人等行业。其中最为之多的是新型的具有当代特色,融合了互联网和制造业优势的企业,这些企业的生产率非常之高。
三、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国家科研投入不足
当下创新能力不足是我国制造业的主要特点之一,在制造业自主研究创先这一块所拥有的资金并不足够。整体上而言创新能力是我国制造业中非常脆弱的一块,由于这块的不足导致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不够。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一直不能往上升,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创新能力的缺乏,这直接影响了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获得效益的能力。我国的大多数制造业即便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但仍然停留在最为之简单的低层次加工阶段或者做仿冒产品,没有意识到打造自己品牌生产自己品牌产品的重要性,这方面的意识的缺乏不仅四创新能力弱,同时还是因为缺乏专业的技术型人才,技术上也没有得到创新,如此以来这些企业的发展就是极为苦难的,整个国内制造业的发展态势都非常之不妙。
(2)创新型人才输送和培养不到位
据调查,我国大部分地方规模较小的工厂和作坊,在决策进行月级转型想做高附加值产品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无人可用的窘境。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教学传统因素,大多数人的学习意识是成绩好才会向更高学府迈进,学习不好才会选择学习技术类、技能类知识,如此以来进入技校中进行学习的大多数学生都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团体。再因为一些传统思想和择业观的影响,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会更愿意从事白领工作而不太愿意从事蓝领Z作,技术人才的供应和培养方面存在的诸多实质性问题。尤其在制造业企业进行升级转型过程中对创新型人才需求与日俱增的严峻环境下,这种人才供给的断层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3)产品附加值低国内附加值水平持续下降
我国大多数制造业以加工生产环节为主,自主创新能力缺乏,产品附加值相对于发达国家水平,较为低下,产品单位毛利水平较低。同时以制造业出口产品为例对制造业产品附加值进行分析,利用WTO-OECD最新公布的TiVA数据库数据,计算我国部分制造业出口的附加值,分析发现,从2000年到2018年其我国制造业中的九个部分出口的国内附加之率都有所降低。
四、互联网下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1)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业务模式从供销环节提高附加值
制造业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环节是产品销售,而当下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制造业产品的销售采用的是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模式,这样的营销不仅能够节省营销中的人力成本、仓储成本更主要的是其创造的收益更为可观。第二制造业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创造一种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由于互联网发展的普遍性,基本消费者都可以在购物网站上进行选择服务和产品进行消费,虽然此的发展比过去进步了很多但还不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制造业网络化发展的有点在于其能为产品制造节省成品、可以实现高速度高质量的产品生产、制造业营销和生产都应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搭建。依靠如今的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能够让制造业企业更加具体得了解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双方的互动也会更多,不仅如此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意见沟通也会容易起来,企业和企业之间合作和交流也会变得更加容易和頻繁,照此发展制造业的网络化发展态势会更好。
(2)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制造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规模效益
个性化定制的大规模发展能促企业思想的整体优化、形成系统制造的态势,还能将员工、供应商以及客户等聚集在一起便于产品制造的更好发展。并且对企业而言其还有节省生产成本,最大化利用企业资源,最大化发挥作用的功能。个性化定制的发规模发展一定是建立在先进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只有这样才能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与个性化定制,将低成本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从而维护当下制造行业生产率高效、产品质量高的现状。总而言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支撑起了制造业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依靠互联网技术、制造业企业要在沟通平台与系统中获取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再将生产环节中的各个要素进行整合和最佳配置,如此进行的规模化生产,才能最大程度的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3)利用互联网远程技术进行员工管理和培训
针对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工人素质水平普遍有所欠缺的情况下,利用互联网远程技术,通过网络会议,网络工时、工量、销量检测等可以对工程进行远程的管理与监督,有助于工厂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对员工技术水平进行一定远程网络教育,提高工人专业能力并进行一定考核,通过网络学习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从教育资源方面对技术人员培训上的缺乏。为制造业所必需的人才供给提供一定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肖斌,赖新峰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柔性化生产研究[J]企业经济,2015,09:148-152
[2]张艳 我国互联网产业经济波及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6
[3]吴阳芬 “互联网+”时代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模式、路径与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6,07:139-141
[4]侯瑞 互联网+工业,中国的机遇与挑战[J]信息化建设.2015年第8期
[5]周路菡 红领的“互联网工业”新模式?[J]新经济导刊.2015年9期
[6]王鹏 “互联网+制造”的机遇和挑战[J]软件和集成电路.2015年第9期_
[7]杜鹏.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以后发大国的视角[D].武汉:武汉夫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