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钙素原在重症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19-11-12许永锋

健康大视野 2019年19期
关键词:降钙素原应用效果

许永锋

【摘 要】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重症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到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35例重症细菌感染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同时期39例非细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PCT含量、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及PCT与hs-CRP在重症细菌感染患者中的敏感度情况。结果:试验组的PCT与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PCT的敏感度明显高于hs-CRP,差异显著(P<0.05)。结论:降钙素原在重症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降钙素原;重症细菌感染;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4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9-086-02  重症细菌感染患者具有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并且病程发展快,且将会产生一定的病死率,对患者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需要予以及早诊断。但由于缺少诊断技术,以往的检测技术无法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1]。通过相关的临床研究显示,降钙素原的含量将会随着细菌感染程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2],并且随着检测技术的不但提升,目前临床检测人员多以降钙素原作为标志物,能够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3],本文将探讨降钙素原在重症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以便能够及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到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35例重症细菌感染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同时期39例非细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男21例,女18例,年龄为35-64岁,平均年龄为(49.5±4.9)岁;试验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为36-64岁,平均年龄为(49.9±5.1)岁。

1.2 纳入标准 ①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②征得家属的完全同意。

1.3 排除标准 ①存在严重的检测禁忌症;②患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

家属了解相应的研究方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由医院伦理委员会对本实验进行监督;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之间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4 方法 患者入院后,告知其晨起空腹并避免使用抗生素,抽取其4ml静脉血平均分成2分,使用罗氏E170电化学发光仪与相关的配套试剂对PCT含量进行检测,若PCT含量超过0.5ng/ml,则为阳性。采用Biosystems A15特种蛋白分析仪对hs-CRP含量进行检测,若hs-CRP超过8mg/L,则为阳性。之后由相关检测人员详细记录检测结果。

1.5 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含量、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情况。

②PCT与hs-CRP在重症细菌感染患者中的敏感度情况。  1.6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患者的PCT与hs-CRP含量为计量资料且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其余资料为计数资料,采用例或例(%)表示,两组间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非参数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PCT含量、hs-CRP含量比较 试验组的PCT与hs-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PCT与hs-CRP在重症细菌感染患者中的敏感度比较 PCT的敏感度明显高于hs-CRP,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討论

重症细菌感染将会对机体产生严重的不良损伤,需要予以及早诊断,以便能够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但由于缺少检测技术与经验,以往所依据长谷诊断标准将无法获得较高的诊断价值,因而无法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随着临床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临床检测人员主要以降钙素原作为检测指标[4]。

降钙素原是降钙素的前体肽,也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当机体被细菌感染时,将会诱导降钙素原的产生,而对于非细菌感染患者而言,其机体的降钙素原含量明显较少。通过查阅相关的临床资料可知,细菌感染所致的炎性反应综合征与脓毒血症等疾病同降钙素原具有密切关联,即当感染现象严重时,降钙素原的含量将会显著提升,当感染症状缓解时,降钙素原的含量也将随之降低,因而能够作为诊断患者细菌感染症状及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志物[5]。依据本项研究数据显示,非细菌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含量明显低于细菌感染患者,并且通过检测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可知,降钙素原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基于此,降钙素原可作为主要的检测标志物。

综上所述,本研究为降钙素原在重症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明确患者是否发生细菌感染,同时也能够明确患者的细菌感染程度,便于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从而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情,使其恢复健康机体状态;但临床相关人员仍需要加强对降钙素原的研究,以便能够获得更进一步的诊断效果。

参考文献

[1] 戴佩佩,裘晓乐,徐克.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0,25(11):858-860.

[2] 皮白雉,方强,姚小英,等.重症细菌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8):1718-1720.

[3] 吕海军.降钙素原在临床重症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3):1749-1750.

[4] 谭晚晴,李衡.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9):74-75.

[5] 耿娜,程利,张莉.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05):611-613.

猜你喜欢

降钙素原应用效果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比研究
PCT、CRP及WBC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