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纵向医联体运行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2019-11-12王湛

管理学家 2019年9期
关键词:运行

王湛

[摘 要]区域医疗联合发展是在新时期针对医疗行业发展提出的战略,旨在把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服务,解决群众看病的问题。这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体现,文章就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从纵向医联体运行出发,探析其运行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其具体的发展提供运行发展措施,促进医联体的发展,发挥其作用,深入解决群众看病问题。

[关键词]纵向医联体 运行 医疗资源 医患问题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志码:A

医患问题一直都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我国针对医疗事业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改革措施,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满足我国对医疗的需求,解决群众就医问题。医联体建设的提出,让我国医联体进入高速发展期,各大医疗机构也积极地响应。随着医联体的建设发展,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加快优质医疗资源的上下联动,完善医疗联合建设,完善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进一步解决我国医患问题。

一、纵向医联体运行现状

(一)纵向医联体

医联体,也就是医疗联合体,一个区域的医疗资源整合起来,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优化医疗资源,形成一个医疗联合整体。我国对于医联体在2017年发表了相关的建设通知,让其進入了发展高峰期。把一个区域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以及社区医院和村社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对其资源进行整合,再合理地配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1]。

医疗联合体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个是横向医联体,一个是纵向医联体,横向医联体主要是同级别的医院之间的强强联合,一般都是大型医院为了信息的共享,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形成了大型医疗联合体。文章主要研究的是纵向医联体,是对一个区域的不同医疗机构进行联合,形成的医疗联合体。纵向医联体整合了一个区域的资料资源,达到1+1+1>3的一个效果,提高区域优质医疗服务,解决区域居民的看病问题。让其大病大医院,小病小医院,例如:感冒小症状可以在小医疗机构就医,不需要全部涌进大医院,在一定程度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状况。

(二)纵向医联体运行现状

纵向医联体的建设,是医疗改革的重要措举,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对医疗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关系着民生福祉,那么就需要把医疗卫生服务从民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满足其需求。纵向医联的建设,有利于引导医疗资源的下沉,特别是完善一些小医疗机构,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建设扶持,满足基层人群的就医需求。纵向医联体的建设能够推动就医秩序稳定发展,让其能够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秩序。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纵向医疗联合运行现状:经过2018年,我国纵向医疗联合进入了高速的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各地区也积极响应国家医改政策,大力推动医联体的发展,基层医院迎来大发展,加快了医联体的信息化建设,其效果在县级以及村社很明显,给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群众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医疗服务。随着纵向医疗联合体的运行,国家也在不断地解决基层就医问题,即深入看“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找到其根本原因,从实际解决问题。针对看病难,加强联合体的建设发展,发挥医疗联合的作用,让更多的群众能够就医。对于看病贵,则提高大病保险报销,减轻群众看病负担,实际落实对大病治疗费用的报销,完善全民医保制度,提高保障水平。另外,要控制好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确保医疗费用满足市场发展,加强对医疗机构价格的监管,确保其合理性,特别是一些非公立医疗结构,要公开医疗价格。

二、纵向医联体运行的问题和对策

(一)纵向医联体运行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医疗机构实力差异问题。一般基层的医疗机构实力相对比较薄弱,不论是设备设施还是人力资源,都与大型医院一定的差距,导致联合体的运行出现问题。例如:基层医疗机构因为其工资以及工作环境问题,本身医疗人员专业性不强,人员配置不齐全,也无法吸引专业医疗人才进入,更多的医疗专业人员更加愿意选择大型医院就业,因此阻碍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纵向医联体,让大医院的病患能够分流,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但是因为基层医疗机构专业水平以及服务质量不高,导致大医院资源无法实现下沉[2]。

然后是政府针对医疗资源的配置,还不够完善。主要就是公益性的目标没有实现,在医联体的建设发展中,更多地关注到经济利益,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按照经济效益来配置资源,无法实现公益性和社会利益。

最后是医疗机构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利益问题。医疗事业虽然是公益性的事业,但是还是要获得经济效益。这导致医疗机构之间也存在利益问题,资源的配置就关系着利益,在实际的建设中,没有有效地协调好医疗机构之间的经济利益,就会影响医联体的稳定发展。

(二)纵向医联体运行的措施

要保证纵向医联体公益性,就需要针对当前现状,采取具体的措施,解决问题,保证其公益性体现。

一是政府方面,要完善和优化医疗联合体的政策,加强纵向医疗联合体建设的监管,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首先是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政策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所以政府应该充当好主导角色,做好引导,统筹规划,制定建设目标,推动纵向医疗联合体的发展,制定配套的政策制度,重视公益性,建立完善的纵向医疗联合体模式。要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实现医保支付功能,完善医疗保险支付体系。最后是加强对联合体的监管,制定管理制度,明确管控标准和质检标准,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对于联合医疗机构之间建立信息渠道,实现信息的交流和相互的监督。同时也制定出评价的标准,明确各方的职责,例如:通过对区域居民生活健康指标调查、居民访问评估等方式,完善评估体系[3]。

二是建立利益平衡机制。纵向医疗联合体的建设,需要保证长效的合作机制,根据联合体中各个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自身实力(硬实力和软实力)来分配任务和制定考核指标,调整利益分配方式,确定不同医疗机构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职责。要以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石,大医院为支柱,大医院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长期的指导和扶持,实现医疗联合体建设的目的。另外,对于公立医院的一些公益性服务,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财政和医保款来实现补偿。

三是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在信息时代,加强信息化的建设,是时代的要求。医疗事业也是一样,信息化建设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对纵向医联体,也要加强内部信息化的建设,建立数据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最主要的是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进而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水平。建立信息互通平台,实现纵向紧密联合模式,进一步为群众的就医提供便利;另外,也有利于资源的共享,让医疗资源更好地实现上下流动,方便对区域居民健康的跟踪。例如:实现网上挂号、病情咨询、健康跟踪等。

四是对于分级诊疗,建立相关制度,确保分级诊疗的实施。分级诊疗是医疗联合体建设的一个目标,但是目前距离实现这一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完善制度,在人们的观念中,不论基层医疗机构完善还是不完善,大医院都更好。所以对于基层医疗结构,就需要制定专门的制度,例如:对于医疗服务,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加强专业性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并且引进一些优秀人才,政府鼓励医学专业人才进入基层医疗机构,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并针对其人员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服务的积极性,保证分级诊疗目标的实现[4]。

三、结语

医联体是根据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就医问题提出的改革措施。加强医联体的建设,能更好地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当前,医联体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国家也不断地完善和优化,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去解决,文章主要分析了以下几个问题,即基层医疗机构实力薄弱、资源配置不合理以及医疗机构之间利益问题导致纵向医联体无法发挥出其具体的价值;然后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医联体的建设及其作用的发挥,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问题。

参考文献:

[1]冯净,房敏.健康扶贫政策下医联体运行研究[J].中国国情国力,2018(12):51- 53.

[2]姚蕊.我国医联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18.

[3]李梦斐.我国“医联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

[4]钱邦磊.纵向医联体运行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7.

猜你喜欢

运行
数字电视广播工程运行期间关键技术探索
发电厂电气设备运行中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
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变电运行误操作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
浅谈输配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管理措施
秦山第二核电厂电气厂房冷冻水系统(DEL)运行分析
AN系列静调轴流增压风机运行、维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