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视角下紫云县乡村旅游扶贫实践探析
2019-11-12冯静邹显强
冯静 邹显强
摘 要 近些年,我国精准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数量逐渐下降,扶贫途径呈现多样化,其中乡村旅游扶贫已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10项重点工作之一,乡村旅游已成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具有独特的村寨景观、民族风俗、民族歌舞、民族工艺、民族节庆,乡土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且多元化,有利于紫云县的乡村旅游发展。但当前,紫云县乡村旅游的开发还存在一定问题。基于此,分析了紫云县近年来乡村旅游开发的现状及诸多不利因素,并提出了促进紫云县乡村旅游扶贫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乡村旅游扶贫;乡土文化;贵州省紫云县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0.052
2013年12月,国务院在《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贫困地区旅游资源调查,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贫困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发挥精品景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户脱贫致富。”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积极推进革命老区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全面加快革命老区小康建设进程”。
2015年10月,贵州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决定》及10个配套文件,明确指出,要实施精准扶贫“十项行动”之一,即产业和就业扶贫行动,扶持贫困县、贫困乡镇建设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施乡村旅游扶贫计划,大力实施电商扶贫;实施“雁归兴贵”行动计划。
紫云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安顺市南部、地处麻山复地,属“两山”特困县之一,属国家重点扶贫开发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紫云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5.13%,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山地资源丰富、浓郁的民族风情,而且还有宝贵的《亚鲁王》文化资源,被誉为“世界攀岩圣地”“户外运动天堂”“山地旅游首选地”。
1 紫云县乡村旅游资源现状分析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紫云县加强了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民族村。但是,在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观念、体制以及市场化程度还较为落后,乡土文化开发缺乏特色,较为单一,普遍存在着“形而上”的现象,乡村旅游优势没有显著发挥出来,在乡土文化开发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1.1 忽视乡土文化内涵的运用
城市和乡村的生活方式不同、风俗习惯不同,环境与文化也不同,正是因为这样的差异,才呈现了两者相互吸引的流动局面。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浓厚乡土文化特色与民族风情是吸引城市游客到乡村旅游的根本原因。因此,贫困地区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突显乡土文化,重视乡土文化内涵的挖掘。
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想保证贫困地区各村寨对游客有足够吸引力,关键在于要保持乡土特色。因此,在村寨不断与现代社会融合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传承乡土文化,深度挖掘乡土文化的价值与内涵,让游客感受到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有效提高本地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2 不注重相关乡土文化资源的保护
随着贵州经济快速发展,紫云县也实现了农业、工业、交通、旅游等各方面发展,贫困地区各村寨人们的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与此同时,当地的民风民俗也发生了变化,且面临着很多老旧乡土建筑被拆掉或改建的问题,导致乡土文化的载体缺失,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如很多当地民族服饰、工艺、礼仪等在现代文化的不断冲击下不断改变,且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消亡;各村寨的祠堂、寺庙、老宅无人保护,年久失修,有的破败不堪,放置不管,有的彻底拆除建成现代房屋,文化载体丧失。如果不对各村寨的原风原貌进行保护,就会失去乡土文化的“土壤”,大大降低乡土文化的原生性。
1.3 乡土文化被同化的问题严重
乡村旅游开发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不断冲击着乡土文化。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城市游客增多,在城乡居民的不断交往过程中,村民的传统观念被打破,容易对乡土文化产生羞耻感,否定原有乡土文化,导致乡土文化被城市文化不断侵蚀与吞噬,最终被同化。
紫云县的一些村寨处于偏远地区,环境相对闭塞,交通相对落后,使得农村和城市间的交流与融合速度较慢,从而能够较好地保持本地传统文化。但是,伴随着城市居民回归自然、体验原生态的需求心理,城市游客大量涌入落后村寨,带来了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事物,容易导致乡土文化被同化。而且,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使得农民不断增收,更加渴望便捷的城市生活,且主动转变自身生活方式,导致乡土文化被同化。此外,城市文化的冲击会导致村寨的年轻村民受到影响,向往外界丰富多彩的世界,遗弃原有文化,进而导致传承已久的乡土文化传统面临失传危机。
1.4 开发中的乡土文化异化(变迁)问题
紫云县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面对着乡土文化不断地异化(变迁)的问题。乡村旅游开发者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没有做长远规划,开发一些与当地乡土文化内涵不相符的旅游项目,使得乡土文化失去特色,不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在接受现代文化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对待传统文化的观念,在自我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乡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在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共存的环境下,既保留乡村本色,又体现出乡村的进步。
2 促进紫云县乡村旅游扶贫的措施
因地理、历史等原因,紫云县各民族习俗相互交融、相互吸收,形成了独特的服饰、文艺、工艺、节庆活动等乡土文化,构成了文化资源优势。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将乡土文化传承下去,使其独具魅力,值得深思。
2.1 制定完备的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乡规
随着社会法制的不断地完善,在村落乡土文化遗产保护方面也应制定完备的法规。应根据紫云县各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将具体保护法规与乡规相结合,引起当地村民的重视,提高保护效果。法规能够约束和限制个人或组织有针对性的破坏行为或放任的不保护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有效保护乡土文化遗产。同时,也不能忽视乡规的作用。乡规是乡土习俗在长期生活中共同遵守的约定,人人参与其中能有效传承历史上重要的传统文化。因此,重视法律法规和形成良好的当地乡规,是保护稀缺的乡土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保障。
2.2 将现代文化要素融入到乡土文化中
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在于其展现的是独特的原生态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就意味着要让游客亲身体验到乡土特色的生产和生活风貌。但是,一些村寨接待条件等硬件设施较差,无法给游客带来较好的旅游体验,导致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因此,紫云县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以保护乡土文化为主,但不能一成不变地坚持落后,要跟上时代步伐,在不破坏原生态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文化要素,将两者有机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当地村民既能享受现代文明,又能较好保持传统风貌,同时也能够满足游客的需要。要建设现代的交通及通讯设施设备,方便游客进入,实现与外界沟通,但要在保持民族村寨原生态风貌的前提下,引入现代文明。在修建民居时,外部建筑要保留原有的古朴面貌,但也不能牺牲当地村民对现代生活的渴望和需要,内部要配备现代的设施设备,满足村民生活需要,也让游客觉得方便、安全、舒适[1]。
2.3 注重开发具有乡土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
要传承与发扬乡土文化,就要开发具有乡土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可将当地原汁原味的各种节庆活动打造成旅游项目,让游客参与体会其中的乐趣;也可以开设农耕项目,使游客能够体验当地特有的农家风情及农耕体验,让游客回归大自然,体验乡野乐趣,感受到丰收的喜悦,且儿童通过参与耕种和采摘,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可以将当地少数民族的手工艺品作为特色旅游产品进行开发。通过以上措施,既提高了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体现其独特性,又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进而使当地居民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2.4 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
紫云县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重游客旅游体验的多样性,让游客既可以欣赏到当地的特色民风民俗,也可以到田间地头体验当地农业生产耕种,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因此,紫云县应依托当地山地、森林、河水等资源和特色乡土文化,大力开发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种植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形成具有特色的生产体验文化。这样不仅能够形成一道亮丽的田园风景,也可以让游客亲自参与耕种,体会到丰收的喜悦,在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有利于当地生态平衡和环境改善,更能体现乡村旅游原生性、开放性、多样性、持续性。此外,在景觀的设计中,应注重四季变换的打造,给游客视觉冲击,四季有不同的感受。如可依托贵州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形成四季变换的梯田景观,增加观赏效果。
2.5 营造鲜明乡村印象,丰富乡土文化内涵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打造具有贵州地域特点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因此,紫云县在集中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保护传承传统文化、耕读文明,加强山丘、溪流、湿地、林草等生态细胞和民族村寨等文化元素保护,实现“美丽乡村”。
城市游客深入乡村旅游,其形式主要以“农家乐”为主,不仅仅垂涎农家美食,更是渴望乡村秀丽的田园风光、自由自在的休闲生活方式和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如何保持乡村旅游项目浓厚和真实的乡土文化气息,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动因。在乡村建设规划中,应加强场馆建设,将原有乡土风情浓缩、提炼,使其展示出乡土文化精华。在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中,应捕捉当地乡土文化独特魅力,体现当地特有的民风民俗,开发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商品,营造鲜明乡村印象,既创造经济效益,又要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与此同时,要丰富乡村资源文化内涵,要有体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延续的形态独特的乡村聚落,有古朴的乡村建筑,有文化底蕴深厚的生活习惯、乡村节庆、农耕方式、乡土谚语、传说趣闻[2]。紫云县乡村旅游发展应以乡土文化为基础,深度发掘文化底蕴,丰富文化内涵,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有形的或无形的旅游产品,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罗琳.贵州乡村旅游的民族特色开发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
[2] 陈焕镜,邢鸰,许德胜.乡土文化与海南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思考[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4(2):84-87.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