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现代养猪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9-11-12张玺郭志明巨玉鑫李和国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9年9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实践改革

张玺 郭志明 巨玉鑫 李和国

摘  要:基于现代学徒制,《现代养猪技术》课程改革通过“双导师+双线”培养模式开展,探索职业教育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为畜牧兽医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现代养猪技术》;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9)09-0040-04

《现代养猪技术》是畜牧兽医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为了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该课程始终将养猪生产过程融入教学工作中,依托校企合作平台,通过“双导师+双线”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培养出了一批实践技能水平高和职业融入力强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

1  《现代养猪技术》课程改革目标

1.1 推进教学改革,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依据专业课程体系能够满足“行业发展、职业素养、工作岗位和就业创业”的设置原则,《现代养猪技术》建立了基于创办和管理现代养猪场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基于“生产工艺和职业岗位”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这样的“双线”专业课程体系,既可保证学生就业能力的全面提高,又可保证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1.2 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通过与现代养猪企业签订协议,《现代养猪技术》建立了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知行合一”的“现代学徒制”教学组织体系和满足学生就业创业需要的“双基地+双导师+多岗位”实践训练体系。实现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能够满足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下企业锻炼的需要。

1.3 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课堂教学与生产现场的对接

依据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养猪技术》建立了教学标准、考核评价体系、工学结合教材及相关的课件、视频、录像等教育教学资源,为专业核心课程顺利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提供必要的教学保障。

1.4 改革学生管理模式,实现学生与员工的 对接

依据教育部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及创新创业教育管理规定,《现代养猪技术》制定了学生企业经历证书制度和定向培养制度,设立企业冠名班,采用“双导师和双班主任”管理形式,开展以“企业冠名班”为引领的思想教育、文娱体育、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企业文化知识竞赛和企业标准等系列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2  《现代养猪技术》课程改革设计思路

2.1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养猪行业具有遵纪守法、诚信爱岗、创新发展和艰苦创业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现代猪场的建设规划与猪舍建筑、养猪生产设备与环境控制、养猪饲料筹划和引种选育、养猪配种接产和杂交利用、养猪饲养管理和兽医保健以及养猪生产成本和效益分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利用养猪技术特长开展技术服务、创业就业和继续学习的社会发展能力。

2.2 课程设计思路

2.2.1 课程内容设计思路

《现代养猪技术》课程始终遵循“理论够用”、“技能突出”和“技术实用”的教学指导思想和原则,通过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生就业为目标,制定了“基于创办和管理现代养猪场”的理论教学课程标准和基于“生产工艺和职业岗位”的实践教学课程标准。

2.2.2 教学手段设计思路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代养猪技术》课程开展了“线上线下”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学习、生产实践和开展养猪兴趣小组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2.3 教学方法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由常规的灌输式教学转向讲座、现场和讨论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现代养猪技术》课程改革的实施

3.1 内容选取

依据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岗位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培养,我们与现代养猪企业共同设计了“双线”教学模块。一条线是基于“创办和管理现代养猪场”的猪场建设与环境控制、设备配置与饲料筹划、猪的品种与杂交利用、猪种繁育和选优去劣、各类猪群的饲养管理、规模化养猪生产技术和疫病防治与经营管理七大理论教学模块;另一条线是基于“生产工艺和职业岗位”的配种妊娠、分娩保育、生长育肥、兽医保健和饲料供应等五大实践教学模块。

3.2 组织实施

3.2.1 心理准备阶段——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入学时,通过邀请现代化养猪企业专家给同学们作专题报告,并带学生到我院实训基地(现代化养猪场)进行实地参观,改变同学们脏苦累的传统养猪思想,创建一种“人管设备,设备养猪”的现代养猪思想,使学生对现代养猪技术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认知兴趣。

3.2.2 感知理解知识阶段——传授现代养猪技术理论知识

第四学期开设基于“创办和管理现代养猪场”的《现代养猪技术》理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定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通过案例分析、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和网络资源学习等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多种感官的感知,引导学生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开展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2.3 巩固知识阶段——开设现代养猪技术教学实训

理论教学结束后,通过两周的《现代养猪技术》教学实训,让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中,为今后的生产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3.2.4 运用知识阶段——开展现代养猪技术现代学徒制教学

第五学期开展基于“生产工艺和职业岗位”的《现代养猪技术》课程现代学徒制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努力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现代养猪生产实践中,使其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加深对所学教材的理解和记忆,积累更多的生产实践经验。这样不但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还可以培養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课堂评价

本课程考核突出过程性,通过课堂表现、学习记录、考试成绩、岗位表现和岗位任务完成情况等多样化的形式,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程度。具体评价办法如表1和表2。

4  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4.1 联合招生招工,稳定办学规模

项目实行现代学徒制培养,走校企合作之路。学校先后与多家大型知名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和就业安置协议,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增强了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养猪方向)的吸引力。

项目实行“校企融合和共育共管”深层次办学模式。以学院种猪场和合作企业为主要依托,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学校与各养殖企业深度合作,参与企业横向课题研究与技术推广服务。

4.2 创建了一个省级“特色+骨干”专业,一个省级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

近年来,学院种猪场投入480万元新建了1 700 ㎡的现代化猪舍,养猪设施设备全面升级,加强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课时达到课程总课时的87%(含实训周教学),实训项目开出率达到100%。通过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养猪方向)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教学改革,2017年畜牧兽医专业被评为“甘肃省特色专业”,2018年畜牧兽医专业被评为“甘肃省骨干专业”,2018年以畜牧兽医专业带头人李和国教授名字命名的“甘肃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功获批。

4.3 编写了基于生产过程的项目化教材

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分析,课程围绕养猪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编写了基于“创办和管理现代猪场”的《养猪生产技术》理论教材和基于“生产工艺和职业岗位”的《养猪岗位操作手册》实践教材,并作为高职高专教育“十三五”规划建设教材立项建设。《养猪生产技术》教材已在省内外兄弟院校教学中推广使用,师生反映效果良好,并获甘肃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成果奖。

4.4 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毕业学生供不应求

通过对现代养猪企业、毕业生和行业专家等的调研,该课程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知识技能培养的要求,加强项目课程的开发,形成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运用“教、学、练和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更多地贴近工作过程实际,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实现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证书的对接、课堂教学与生产现场的对接以及学生与员工的对接。引入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4.5 优化了“双师主体和素质优良”的教师 团队

从本专业教师队伍中,选择了一支拥有业务熟练、教学经验丰富以及高学历的《现代养猪技术》课程教学工作团队,以现代化养猪场顶岗实践锻炼和参加国内外职业教育教学培训等方式培养骨干教师,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从现代养猪企业聘请一批技术过硬、业务熟练和现场经验丰富的高级饲养工、饲养工或具有一定技能特长的技师,或是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并通过教学培训提高兼职教师的技术水平和教学水平,使其担任实践技能课的教学工作和实习指导工作,将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引进学校。

4.6 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了服务地方经济的 能力

随着国家及省市有关就业准入制度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行,应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依托学校的优质教师资源,对养殖企业的从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培训工作的开展,拓宽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的途径,增强了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近年来,学院先后举办了畜禽养殖培训班10余个,积极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和创业型农民培训工程,专项培训创业型农民2 000余人,得到了社會的广泛赞誉。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实践改革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