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内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

2019-11-12杨逸燕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6期
关键词:糖尿病

杨逸燕

[摘要] 目的 分析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防治过程中运用手术室内护理的效果。方法 从该院临床资料中选定201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66例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利用信封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实验组(33例;手术室内护理)及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 结果 分析及对比2组患者各项组间数据,明显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切口感染发生率、术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术中心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为理想,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术前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防治过程中运用手术室内护理,效果满意。

[关键词] 糖尿病;术后切口感染防治;手术室内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3;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8(b)-0136-02

糖尿病患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代谢类疾病,病因是胰岛功能障碍,患者可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治疗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时,应有效防止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分析发现,手术操作复杂性较高,对于此类患者来说,术后需要长时间进行切口愈合,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可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1]。因此,临床上提出了加强合并糖尿病患者术中护理措施的要求,进行了相应实验及探讨。该文对2018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66例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防治过程中运用手术室内护理的效果进行了如下分析及实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临床诊断、治疗的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选择66例,均自愿参与,分组方法是信封随机分组方案,实验组33例,男女患者比例20∶13,年齡24~74岁,中位年龄45.5岁,阑尾炎10例、胰腺炎8例、结肠炎9例、肺癌6例;对照组33例,男女患者比例21∶12,年龄25~75岁,中位年龄45.0岁,阑尾炎11例、胰腺炎7例、结肠炎10例、肺癌5例。对比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33例运用常规护理:护士应对患者实施各项基础护理措施,严格执行该院常规制度及常规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一般心理疏导、健康宣教、饮食干预等护理服务。

实验组33例运用手术室内护理:①护士应做好患者术前检查工作,可有效下降患者术后感染率。术前,护士应提前检查患者身体具体情况,对患者各项身体指标是否处于正常范围内进行细致观察,评估患者易感染部位,对患者皮肤情况进行仔细查看,询问患者最近2周是否服用过抗生素,应用检查、询问等手段来确保患者手术安全,保证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有效降低患者围术期风险。②护士应将手术室内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对手术所需器械进行详细清点、认真记录,为手术室、手术所用器械进行无死角消毒处理,严格根据无菌操作流程进行相应操作,对于一次性用品来说,应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原则。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对手术室温湿度进行适当调整,若接台手术,应对手术室室内消毒管理进行有效加强,消毒时间在20 min以上,可对细菌滋生产生强烈抑制作用,有效减少患者术后感染率。③护士应做好患者术中护理工作,对于患者来说,手术风险较高,护士应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对患者心率、血压、神情、瞳孔意识变化进行密切观察,若患者发生异常,应及时通报临床医生并进行对症处理。对于手术时间在4 h以上患者[2],应及时更换主刀医生手术手套,做好相关消毒处理工作,若患者合并传染性疾病,手术期间应加强预防感染措施,若患者血糖较高,护士应遵医嘱为患者实施胰岛素注射或者降糖药物口服。④护士应对手术室人数进行严格控制,同时控制护士走动频率。在一般情况下,参与手术的护士在10人以下,保证手术室内空气整洁干净[3],符合相关标准,避免因细菌增加而导致患者切口感染率增加。手术开始后,医护人员应尽量减少走动次数,以免因流动过大而导致伤口感染几率增加。护士应保证手术室内绝对安静,手术期间不得走出手术室,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做好相关手术及护理工作。⑤护士应将手术时间适当缩短。术前,医护人员应积极沟通患者,告知患者手术期间应了解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保证患者对疾病及手术进行全面了解,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手术各项操作,从而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临床医生应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及专业的技术,医护人员应确保配合良好,有效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另外,护士应避免出现手术物品准备不当的情况[4],进一步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避免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3  效果分析

护理满意度:利用该院自行拟定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

1.4  统计方法

该组实验中,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明显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切口感染发生率、术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术中心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皮肤黏膜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均更为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术前心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3  讨论

糖尿病主要临床特征是高血糖,老年人容易合并糖尿病,可明显下降患者身体免疫力。分析得出,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容易滋生细菌,对比血糖正常患者,明显增加了术后伤口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临床分析发现,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可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手术患者需要使用抗生素,但是,无法对切口感染风险进行有效消除,若患者出现感染,可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因此,护士应加强患者术前检查,将各项手术用品准备齐全,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患者手术感染率。另外护士应加强患者护理干预[5],实施手术室内护理。手术室内护理在临床上较为常用,关系患者术后康复及护理质量,可对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及并发症发生进行有效预防,可以有效保证患者预后良好。

分析得出,手术室内护理的护理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消毒患者所处手术室内环境,护士应具备扎实的消毒护理知识,责任感较强,为患者构建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临床实践证实,手术室经过彻底消毒后,后期可能出现灰尘,分析原因,是由于人員流动导致,因此,在手术室内护理过程中,应对医护人员人数进行严格控制[6],手术时尽量减少医护人员走动。护士应为患者提供术前心理干预,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及恐惧等情绪,促进患者护患关系和谐,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

将手术室内护理应用于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防治过程中,可行性较高,效果满意,可促进患者整体护理质量提高,对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及心理负担存在积极作用。

该组实验结果:明显实验组护理满意度、切口感染发生率、术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术中心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更为理想。

综上所述,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防治过程中运用手术室内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切口感染发生率、术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术中心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刘丽琼.门诊手术室内护理对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7):123-124.

[2]  唐颖.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6):137.

[3]  朱丽艳.妇科疾病并糖尿病手术的护理要点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8):157-158.

[4]  吴继英,周桂英,吴永芳.老年妇科肿瘤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分析及优质护理干预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 25(S1):265,267.

[5]  史雪莲,闫娟,马越.围手术期护理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与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12):1356-1359.

[6]  黄小珍.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6):3097-3098.

(收稿日期:2019-05-20)

猜你喜欢

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离你真的很遥远吗
糖尿病离你真的很远吗
得了糖尿病,应该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