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程方法的应用型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
2019-11-12王波张崎静
王波 张崎静
[摘要]文章阐述了“过程方法”管理原则,并指出应用型院校在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中面临着实践教学输入困境、实践教学过程困境、实践教学输出困境,进而提出针对输入困境,要发挥质量管理主体的作用,强化实践教学师资水平,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改善实践教学场地,共享实践教学场地;针对过程困境,要提升实践课程安排的合理性,提升实践教材的质量,革新实践教学模式,健全评价机制;针对输出困境,要优化质量管理手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關键词]过程方法;应用型高等教育;实践教学;质量管理
[作者简介]王波(1979- ),男,山东蓬莱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张崎静(1980- ),女,江苏扬州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江苏 扬州 22512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20-0093-04
随着应用型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张,应用型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提升社会认可度,应用型院校加快转型发展已是大势所趋,而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则是决定转型成败的关键。因此,应用型院校要将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作为自身的生命线,积极研究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对策。
一、“过程方法”管理原则
“过程”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活动,任何将资源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都可视为一个过程。输入、输出为过程的两个组成部分,输入的物质是转化的对象,可以是人力、设备等有形物质资源,也可以是技术、方法等无形资源。输出作为过程的结果,可以是有形的产品,也可以是无形的服务。只有通过“过程”,输入的资源才能被转化为输出的结果,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企业质量管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质量与效率。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质量直接与人才培养质量相关,反映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因此,积极探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管理对策刻不容缓。
实践教学同样包含输入、过程和输出三个部分,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系统。“过程”作为所有管理活动的基本构成单元,是提高应用型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应用型院校根据“过程方法”管理原则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改进质量管理模式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全新思路。
二、应用型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困境
1.实践教学输入困境。第一,教学管理主体作用不足。应用型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主体包括所有的管理参与人员,即教学管理人员、实践教学管理人员、实践教师以及学生。目前,学生只是被管理者,没有发挥其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实践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是质量管理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其主体作用也被院校忽视,以致其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工作热情。
第二,实践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目前,大部分应用型院校的实践教学管理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相关人员学历较高但缺乏管理理论素养,没有接受过管理学方面的培训。同时,大部分实践教师是毕业后直接参与实践教学工作,缺乏实践经验,不熟悉职业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规律,难以有效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
第三,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应用型院校没有建立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体系,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由于缺少有效的评价制度,反馈调控机制也同样匮乏。
第四,实践资源严重不足。大部分应用型院校虽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但由于运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导致设施配置不合理、器材落后,难以贴近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且基地规模与学生数量严重不符,基地之间缺乏资源共享,只能采用实践教师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实践操作机会有限,难以有效提升其实践技能。
2.实践教学过程困境。第一,实践课程安排不合理。部分应用型院校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在课程设计中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课程占比较小,文科类专业更加突出。在实际教学中,实践课程的课时量较少,且经常被其他课程或活动占用,学生难以掌握实践技能。
第二,实践教材质量不达标。部分应用型院校的实践教材照搬普通高校或进行删减改动,难以适切应用型院校的教学特点和课程目标。部分实践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实用性,而自编教材又过于简单,表述不够严谨和规范,缺乏专业适用性和针对性,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第三,实践教学模式的运行效果不理想。大部分应用型院校的实践教学约占教学总课时的30%,教学模式多采用教师讲解示范方式,学生操作时间严重不足,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实践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技能没有与时俱进,实践教学存在滞后性。
第四,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不完善。目前,应用型院校对实践教学的质量评价内容较为传统,评价形式较为单一,主要由院校督导管理部门开展相关工作。现有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能体现教师的前期教学准备工作和后期的教学监控工作,也忽略了对教学过程的监督评价。
3.实践教学输出困境。第一,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差。大部分应用型院校毕业生虽然参与了一定的实践教学活动,但其岗位能力与企业要求差距较大,技术技能明显不足,且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职业素养有待提升。此外,部分应用型院校的专业设置偏离了地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毕业生难以适应市场需要。
第二,毕业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应用型院校的职业生涯教育不足,毕业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优势,对岗位期待过高,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以致职业规划与期望不符,引发了高就业率和高离职率。
三、基于过程方法的应用型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对策
1.实践教学输入对策。第一,发挥质量管理主体的作用。一是实践教师要充分参与实践教材编写,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是实践教师可以合理地调整教学规划,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探索精神。三是实践教师要随时、随机地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重点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该记录可以作为教师考核的依据。四是建立专门的学生组织,收集各专业的实践教学信息,并第一时间反馈到实践教学质量机构,促使相关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二,强化实践教学师资水平。实践教师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并不断完善自身知识架构,准确把握技术更迭换代的趋势。同时,实践教师还要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特征,提升教学服务质量。一是加大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力度,充分灵活地利用校内外的优秀人才资源,聘用各行业专家和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实践教师,并提供丰厚的薪资待遇和合适的优惠政策,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二是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实践经验,引荐教师继续进修或深入企业一线積累实践经验,并推荐部分骨干教师到国内外一流高校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第三,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应用型院校应建立一个符合应用型高等教育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各管理主体(实践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和用人单位)的作用,形成各方监督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建立并完善校级、院级和教师三级质量保障机制,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一是严格审查新任教师和新课程授课教师的教学资格及实践教学水准;二是派遣专门的管理监督人员,随机旁听教师的理论基础课程及实践教学课程,并对其表现进行专业评价;三是以座谈会的形式,征集学生代表对实践教学课程的意见及措施建议;四是组织学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匿名评分,获取学生的真实想法。
第四,改善实践教学场地。应用型院校要加大对实践训练基地的投资力度,打造与企业工作环境相似的实践教学条件。一是实践管理部门要重视实践教学,通过社会募资等形式筹集经费,缓解资金不足的现状。二是实践训练基地设计要与企业生产环节紧密结合,进行仿真模拟教学。三是校企联合办学,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院校的优势和企业的长处,共同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四是训练基地要引进部分先进仪器设备,保障实践训练环境的现代化和仿真性,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素养和职业素质。
第五,共享实践教学场地。实践训练基地的建设与使用成本昂贵,且使用时间集中,在教学实践之余,各学生社团可利用实践训练中心的场地组织安排社团活动,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也可以解决社团活动的场地缺乏问题。应用型院校可针对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问题研究,并集中社团、院校和实践训练车间三方力量组建队伍进行校内研究,将最终的研究成果与企业分享讨论。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社团的活动,也可以提升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的兴趣。
2.实践教学过程对策。第一,提升实践课程安排的合理性。一是根据人才需求指标,合理安排实践课程,使内容更加贴合岗位的实际需要,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将职业道德和素质培养贯穿于教学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使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人才需求相适应,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合理提高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比例,前期要设置基础性实践技能课程,逐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兴趣,将理论知识融入实践问题,使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更加透彻,后期则安排难度较高、操作复杂的实践课程,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提升实践教材的质量。一是结合院校特色和市场需求,根据实践训练教材的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符合教学目标的教材,并对比同类院校的教材,选用突出院校优势和特色的教材。二是邀请专家学者及高级技术人才成立教材开发委员会,对专业岗位进行充分调研和理论探索,并结合企业实际生产和应用,开发和编写符合专业需求的实践训练教材;组织骨干教师评估编写的教材,广泛听取师生的意见,不断完善教材内容,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教学;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材库,方便师生的查阅。三是实践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采用课件共享形式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
第三,革新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将庞大的数据资源库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现教学的数字化;根据课程内容,结合物联网、互联网等手段设计实践教学应用场景,使教学内容更易被学生感知和接受。学生则根据课程进度和兴趣观看操作视频,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实践教师要灵活利用教学时间,将重点和难点集中在课程的前半部分,其余时间则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第四,健全评价机制。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一是在定量评价基础上引入定性评价,以保证评价体系的科学合理性;二是对实践训练教学的考核要注重过程,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实践和操作能力;三是采用每个基元项目单独考核的方式,评价学生的教学完成度及实践教师的教学目标;四是学生技能考核采用达标即可的方式,避免繁复冗长;五是考核结果要进行等级划分,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心;六是组织专门人员对实践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师德师风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并将学生的课堂评价纳入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3.实践教学输出对策。第一,优化质量管理手段。应用型院校要建立以“输出对象”为满足点的质量管理模式。“输出对象”是指获得某种院校产出而与院校产生联系的对象,包括学生、用人单位及社会等。用人单位需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基本职业素养的专业人才。应用型院校应根据“输出对象”的真实需求,制定教学质量管理策略,实践训练教师则根据“输出对象”差异,及时调整完善教学内容、方法及策略模式。学生是应用型院校教学质量的主要受体,只有根据职业岗位需求来制定质量管理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第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用型院校学生不仅要掌握各种基本能力,还要对职业生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应用型院校要在实践训练教学中加入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使学生在实践训练中感知职业精神,提升其职业素养;要建立专门的职业指导部门,并引进领域专家具体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学生的知识构成,强化其综合素质,引导其深入分析自身优势及劣势,并结合自身兴趣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春侠.在地方转型发展中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22):248-250.
[2]顾家乐,谷瑞.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7(1):102-104.
[3]王伟芳,景永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定位下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本科经管类专业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3):56-62.
[4]劳士健.新时期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7(12):102-105.
[5]张宝忠,胡宇梁,李振华.基于商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竞争性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5):91-93.
[6]谢建华,叶云霞,袁盼盼.基于三维实体造型技术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以“工程制图”课程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8(1):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