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9-11-12杨言香

科技资讯 2019年22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立德树人探索

杨言香

摘  要:“立德树人”就是要求学校在育人工作中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先“立德”,再“树人”,一个人可以学识平庸,但如果道德败坏,那就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不良后果,危害社会。所以,学校要在育人工作中重点开展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学科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后布置实践作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启发、德育引导、德育熏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符合德育标准的道德行为。

关键词:立德树人  初中  道德与法治课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8(a)-0147-02

1  “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立德树人”中的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性格、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年龄段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青春期”,一方面认知能力发展迅速,心理、思想上逐渐表现出独立性,但由于其经验及认知储备不足,对周边纷繁复杂的事物事件缺乏是非好坏的辨别能力。另外,情感方面虽然丰富但不稳定,情绪表现强烈、变化快,但显得狭隘和肤浅,整体认知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敏感时期。因此,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尤其重要。另外,德育教育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中的首要任务,在学校培养人的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要做到“立德树人”,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要对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各个方面进行教育和培养,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礼貌待人、明辨是非,不做危害别人、危害社会的事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逐步建立起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启发

根据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把学生兴趣转移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探索,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素养,践行了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蕴含的教学思想。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参与新知识的探索,自己获取知识的过程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远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直接传授来的印象深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让学生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自主完成对德育问题的辨析、取舍、认知,从内心深处油然而生对正确道德情感的认同和内化,比教师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说教效果好得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2.1 课堂教学引入生活情境对学生进行德育启发

老师要经常收集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事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小到教师进门时看到的学生之间的争吵、打闹,校园内学生默默地捡起掉在地上的垃圾,大到当天新闻联播播放的国内国际形势都可以拿到课堂上作为教学案例引发学生思考、争论、辨别是非。

2.2 借助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启发

在教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时,教师可运用启发式教学,先让学生思考一些日常生活中与规则相关的问题:班级组织全班同学参观博物馆,当天参观博物馆的人非常多,在排队等候入场的过程中有人不按规则排队顺序进入,直接插队,同学们遇到此种情况该怎么办?同学们肯定会异口同声说:“不行,插队是不对的。”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为什么别人插队你会不高兴,会觉得他做的是不对的?”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他的插队延长了遵守秩序排队进入人的等候时间,耽误了许多人的时间。”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如果是你们觉得排队人太多了,着急想进去或者因为别的原因着急进去会去插队吗?”学生们异口同声说:“不会。”通过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自觉认识在社会生活中要遵守排队规则。

另外,还可例举一些上课需要遵守课堂教学秩序、吃饭遵守食堂排队秩序、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公交车上把座位让给需要帮助的老弱病残等。让学生理解在学校学习、校外生活中处处都存在规则秩序,人类社会是各方面规则秩序组成的复合体,人们在工作、生活中都要遵守方方面面的规则秩序,任何违反规则、违背秩序的行为轻则受到人们的道德谴责,重则违背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所谓的自由是在遵守规则秩序前提下的自由,帮助学生尽早树立规则意识,免得在没有规则意识、缺乏法律知识的情况下踏入法律禁区,造成终身悔恨。

2.3 创设生活情景对学生进行德育启发

在学习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社会生活讲道德》章节时,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一些生活情景,在生活情景、角色扮演中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比如学生下课了,几个男生在互相打闹玩耍过程中不小心把一位同学挤倒了,接下来故事会怎么发展呢?教师可让学生以这个学生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场景作为开始,让班里学生分成小组,小组内成员担任不同角色把这个故事后续发展场景编排好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尊重他人、以禮待人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情景中完成相互间的自我德育教育。之后教师可挑选或者让小组自愿到讲台上为大家表演这个故事的后续发展:A组表演的是向被挤倒的学生道歉,并把同学扶起来,最后被挤倒同学看在犯错误同学礼貌待人、诚恳道歉的基础上原谅了造事人,最终造事人通过尊重他人、以礼待人途径把事情解决了;B组表演的是无视被挤倒同学的反应,继续相互间的打斗、嬉闹,被挤到的学生肯定会生气的向造事人质问,造事人可能因为被挤倒的学生情绪态度激烈脾气也被激上来,很有可能故事的结局会演化成一场不可调和的矛盾甚至大打出手。同学们在小组演绎下发现同一件事情仅仅因为一个做到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另一个没有做到,会使结果产生这么大的差别。让大家清楚地认识到,其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多是由于很小的原因,比如在碰了别人一下后没有及时礼貌的道歉等,由此演变成了大矛盾甚至吵架打架。通过情景教学教育学生在生活中与人交往要学会、重视尊重他人、礼貌待人,让学生从内心情感上自觉认同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的重要性,自觉提升自己的文明修养。

3  结语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我们老师不仅要传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传授学生“立世之德”,而传德最为重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符合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学校育人环节中的首要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各种启发教学方式下自觉完成对德育的自我认知、认同以及内化,在教师引导、帮助下自觉完成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识以及道德行为的提升。希望能再接再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 金维才.论德育的启发式与德育实效[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3):40-43,51.

[2] 王梦霞.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6.

[3] 赵献梓.初级中学德育活动实效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立德树人探索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升初中生公共参与意识的路径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