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病房应用微量泵持续胰岛素输注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护理体会

2019-11-12陈灵美刘婷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6期
关键词:糖尿病

陈灵美 刘婷

[摘要] 目的 分析ICU病房应用微量泵持续胰岛素输注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护理措施与实施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接收的90例ICU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組与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微量泵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联合全面护理。将两组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血糖恢复时间、ICU留住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胰岛素注射量和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ICU病房应用微量泵持续胰岛素输注控制糖尿病患者实施全面护理的效果显著,其可促进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且对低血糖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关键词] ICU病房;微量泵;持续胰岛素输注;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8(b)-0085-02

ICU患者糖尿病处于应激的状态之下极易有糖代谢异常的情况出现,且常表现为高血糖状态,然而高血糖状态不仅可对患者基础疾病的治疗产生影响,且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患者在ICU住院治疗期间,常通过微量泵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控制血糖水平,但是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极易有低血糖等不良事件发生,可影响其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为此在为患者施治的过程中应当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而将其血糖水平控制时间减少,并促进其机体愈合[1-2]。该次研究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特抽选部分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ICU糖尿病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该院治疗的ICU糖尿病患者中择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占45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占23例,女性患者占22例;年龄范围:年龄最小值58岁,年龄最大值78岁,年龄平均值(67.46±4.08)岁;依据疾病,心力衰竭患者占1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占8例,肺部感染患者占9例,严重创伤患者占7例,其他疾病患者占3例。

观察组:男、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26例、19例;年龄范围:年龄最小值60岁,年龄最大值77岁,年龄平均值(67.51±4.12)岁;依据疾病,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严重创伤和其他疾病患者例数分别为17例、7例、8例、9例和4例。

两组ICU糖尿病患者的资料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常规护理  护理人员遵医嘱为患者开展体格检测、实验室检测工作,将静脉通道建立,加强通道的管理力度,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为其开展应急抢救和病情监测干预等。

1.2.2  观察组方法--全面护理  该组患者均接受全面护理,其具体护理内容见下。

①每天至少为患者开展4次血糖监测工作,采集患者的手指指端血液进行检查,对患者每日同一时间点的血糖水平进行记录,同时将血糖水平变化曲线图绘制好,针对血糖波动较大的区段,护理人员应当结合记录情况将患者的情况告知医务人员,以确保医生可以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与血糖水平,及时调控用药情况。

②取50 IU胰岛素注射液混入至50 mL生理盐水当中为患者开展静脉泵注,以确保平稳、安全的降低血糖水平,护理人员结合记录的血糖日记,对微量泵流量进行调节,主要控制泵流量,避免泵注过快而对患者机体健康产生影响;对患者的血K+、血Na+水平进行严格的监测;为患者使用原发病治疗药物之前,确定药物是否会和胰岛素泵注产生冲突或者排斥反应,对药物的副反应进行严格的监督,判断为患者使用药物是否会影响血糖水平,完善微量泵调整工作。

③取浓度为5%~50%的葡萄糖和浓度为20%的脂肪乳作为患者的营养液,并且取0.25g/(kg·d)复方氨基酸、水乐维他和微量元素、电解质加入至营养液当中,控制每天的总液体在3 000 mL之内;开通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并且将留置管固定好,每天上午9:00输注营养液,控制输注速度为150 mL/h。

④加强同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力度,对患者病症情况详细了解,给予患者精神鼓励,结合患者的负性情绪为其开展心理疏导,将其负性情绪改善,对良好治疗心态的维持有利;完善患者健康宣教的工作,同时加强预防感染护理的力度,为患者开展护理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统计两组ICU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恢复时间和胰岛素注射量。

②分析两组ICU糖尿病患者的ICU留住时间、住院天数。

③记录两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经过分析和汇总以后均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ICU糖尿病患者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以t检验;两组患者的计数资料用[n(%)]表示,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同对照组相比较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恢复时间、胰岛素注射量、ICU留住时间和住院天数数据相比较于对照组,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觀察组患者中仅1例有低血糖现象出现,其发生率为2.22%,对照组患者在接受临床干预的过程中,有9例发生低血糖, 其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ICU糖尿病患者受应激状态的影响,极易有高血糖症状出现,因人体内的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以及肾上腺素水平均可受应激状态的影响出现明显提升的情况,使得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然而,糖尿病不仅对患者基础疾病的治疗存在影响,且极易诱发相关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此需要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确保可以在较短时间之内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3]。

微量泵持续胰岛素输注虽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但是若患者未获得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极易导致低血糖,且无法控制患者的胰岛素使用剂量,对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性以及疾病预后改善不利。全面护理即为护理人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患者的具体情况等实施的系列护理措施,该项护理措施包含肠内营养管理、强化血糖监测以及胰岛素泵注管理等措施,合理调节泵注的速度,维持患者机体的营养状态,预防低血糖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提升血糖水平控制效果。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胰岛素注射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护理人员在全面护理模式之下,可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且将患者的每日血糖情况上报给医生,进而调整其微量泵,为患者输注药物的过程当中对其电解质水平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而调整药物剂量,提升血糖水平控制效果的同时,绝大程度上减少药物使用剂量。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恢复时间、ICU留住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可能由于护理人员详细记录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且将血糖波动较大的区段找出,进而可以开展针对性的用药,促进药物效果的提升,同时对患者机体康复有利。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可能由于为患者开展针对性的肠内营养计划,配合胰岛素微量持续注射,平稳地下降患者的血糖水平,对整体护理水平提升有利[4-5]。

综上所述,ICU病房应用微量泵持续胰岛素输注控制糖尿病患者接受全面护理的效果显著,其对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有利,且有利于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减轻其家庭经济压力。

[参考文献]

[1]  梁福攸,叶文华,梁伟灿,等.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ICU内伴高血糖危重患者的临床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4,(23):3793-3794.

[2]  李景周.ICU住院患者高血糖发生率及高血糖管理与病情、预后的关系[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5):4-6.

[3]  张志勇.ICU危重患者并发高血糖的积极控制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7):63-64.

[4]  蔡婉霞.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血糖患者的护理[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z1):30-31.

[5]  龚春霞,丁建红.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诊治中护理干预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98-99.

(收稿日期:2019-05-17)

猜你喜欢

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离你真的很遥远吗
糖尿病离你真的很远吗
得了糖尿病,应该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