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恐动症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019-11-12杨慧敏周朝君
赵 政 杨 琴△ 杨慧敏 周朝君
【提 要】 目的 本文旨在调查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恐动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降低恐动症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2月至7月某市两所三甲医院中医科、脊柱外科的298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TSK评分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进行单因素分析、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恐动症的发生率为75.84%,恐动症TSK平均得分(42.70±5.90);自我效能感(OR=0.784,95%CI:0.700~0.877)、面对的应对方式(OR=0.647,95%CI:0.546~0.766)是恐动症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经济负担程度(OR=3.015,95%CI:1.567~5.802)、回避的应对方式(OR=1.264,95%CI:1.059~1.510)、功能障碍程度(OR=1.110,95%CI:1.053~1.170)是恐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视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恐动症的发生情况,重点对经济负担、功能障碍程度较重的患者宣教恐动症相关知识,督促患者积极功能锻炼,并通过提升患者自我效能,引导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降低恐动水平,帮助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早日恢复功能锻炼及日常活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恐动症(kinesiophobia)是指因害怕活动或身体锻炼对机体产生伤害或再次损伤,而对运动产生的极度恐惧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1]。腰椎退行性病变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量的增加,腰椎出现自然老化、退化,继而发生病理改变的过程,是临床常见的腰椎疾病。其产生的疼痛对患者的影响最为显著。患者恐动的原因是担心疼痛的时候进行运动会导致再次损害[2]。有研究表明,恐动症是急、慢性腰痛患者残疾的决定因素[3]。目前对患者恐动症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对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恐动症进行现状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降低患者恐动症的发生,提高其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
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2月至7月石河子市两所三甲医院中医科、脊柱外科298例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根据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符合腰椎退行性变的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4]诊断要求;(2)根据WHO疼痛分级标准,选择疼痛评分≥1级的患者;(3)意识清楚,无认知及听力障碍,无既往精神病史。排除标准:(1)患有限制活动的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系统疾病者;(2)根据WHO疼痛分级标准,疼痛评分为0级(无痛)的患者;(3)意识不清,患有精神疾病、认知或听力障碍者。本研究由研究者发放问卷,患者当场填写并回收,当场检查问卷完整性、有效性,每份问卷耗时约15分钟。共计发放问卷310份,剔除无效问卷12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98份,有效率为96.13%。
2.调查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疼痛程度等11个条目。(2)恐动症TSK评分量表参照Kori[5]编制的量表,该量表包含17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从“坚决不同意”到“强烈同意”分别计1~4分,总分17~68分,大于37分即为恐动症,分数越高代表患者恐惧运动程度越高。胡文[6]将量表译为中文版,其Cronbach’s α系数为0.778,重测信度为0.860。(3)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由王才康等[7]人翻译并修订,Cronbach’s α系数为0.870,重测信度系数为0.83。该量表共包含10个条目,是单维度量表。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由“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赋予1~4分,得分越高一般自我效能感越好。(4)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由Feifel H[8]编制,由姜乾金[9]等翻译修订而成,包括面对、回避和屈服三个维度,共20个条目,各条目均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面对维度中1分表示差,4分表示好;回避、屈服维度中1分表示好,4分表示差。总分20~80分,面对维度总分越高提示患者应对疾病越积极;回避、屈服维度总分越高提示患者应对疾病越消极。三个维度的Cronbach’s α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69、0.60和0.76,重测信度分别为0.64、0.85和0.67。(5)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采用国内学者已翻译的简体中文版,Cronbach’s α系数为0.884[10]。将10个项目的选择答案相应得分累加后,计算其占10项最高分合计(50分)的百分比,即为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0%为正常,越接近100%则功能障碍越重[11]。量表中主要包括疼痛程度、痛对睡眠的影响、提物、坐、站立、行走、日常活动能力、性生活、社会活动和郊游10个条目。鉴于国人的习惯和含蓄,忌讳回答性方面的问题,本研究性生活项为选答。未答该题者计算方法则为受试者实际得分占9项最高分合计(45分)的百分比。
3.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双录入。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率和构成比表示;不同人口学特征中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不同量表间恐动症得分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用比值比(OR)及其95%CI来估计各因素与恐动症发生的关联强度,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一般资料
参与本研究的29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7.621±10.907)岁,男146例(49%),女152例(51%),疼痛程度轻度164例(55%)、中度97例(33%)、重度37例(12%)。
2.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恐动症现状
298例患者中有75.84%存在恐动症,恐动症TSK平均得分(42.70±5.90)分。
3.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恐动症得分比较
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恐动症组年龄(48.774±10.967)岁、非恐动症组年龄(44.000±9.94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7,P<0.001),经济负担程度、疼痛程度、自觉健康状况、是否伴存慢病、是否放射至下肢痛对恐动症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恐动症发生的单因素分析[n(%)]
4.不同量表间恐动症得分比较
恐动症组与非恐动症组得分在自我效能、面对、回避、屈服应对方式、功能障碍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量表间恐动症组与非恐动症组得分比较
5.多因素分析结果
将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重共线性诊断,结果VIF均<2,因此,各自变量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以恐动症发生结局为因变量(0=非恐动症,1=恐动症),以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OR=0.784,95%CI:0.700~0.877)、面对的应对方式(OR=0.647,95%CI:0.546~0.766)是恐动症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经济负担程度(OR=3.015,95%CI:1.567~5.802)、回避的应对方式(OR=1.264,95%CI:1.059~1.510)、功能障碍程度(OR=1.110,95%CI:1.053~1.170)是恐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见表3。
表3 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恐动症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讨 论
本研究中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恐动症的发生率较高(75.84%),高于Svensson GL等[12]的45%,这是由于该研究在调查之前对患者进行了恐动症知识的健康宣教。提示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恐动症知识的健康宣教。本研究恐动症平均得分低于Altug F等[13]的(44.30±6.11),分析原因可能是研究对象疼痛时间长短的不同。Altug F等的研究对象为疼痛时间大于3个月的慢性低腰痛患者,而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大多为疼痛时间小于3个月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有研究表明[14],疼痛年限是恐动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因此,应重点对疼痛时间较长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本研究发现自我效能、面对应对方式是恐动症发生的保护性因素,这与蔡立柏[14]、Larsson C[15]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自我效能与对自身能力的信念相关,自我效能高的个体似乎比个体自我效能低的个体更有能力应对具有挑战性的情况和挫折[16]。因此,自我效能水平越高的个体实施促进健康行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医护人员在健康宣教时建议借鉴Bandura个体自我效能发展的信息源理论[17],通过以往患者的成功经验、替代经验对其进行言语劝说,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升自我效能。积极的应对方式可使患者对康复锻炼抱有信心。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时,患者会更主动的寻求主观、客观外界支持。因此,医护人员进行健康宣教时,应引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行为克服恐动。回避的应对方式是恐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要及时识别和纠正患者消极思想,避免患者采取回避的应对方式,以降低恐动症发生。
本研究中经济负担为患者恐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经济负担程度越重恐动症发生率越高,这与De Moraes Vieira EB等[18]的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是经济负担越重的患者所承受的经济压力越大,易产生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19],出现焦虑等情绪,导致恐动症的发生。医护人员需针对经济负担情况较重的患者进行恐动症知识的健康宣教,制定个体化的康复目标,降低患者恐动症的发生。本研究结果表明,功能障碍程度是患者恐动症发生的危险因素。Altug F等的研究发现患者恐动症与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13]。韩国学者Chung[20]和De Moraes Vieira EB[18]也指出恐惧-回避信念与功能障碍呈正相关。提示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过程中,需及时评估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对功能障碍程度较重的患者重点进行恐动症知识的健康宣教。功能障碍程度越重的患者其活动受限越明显,患者会因此产生负性情绪。医护人员需适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其积极参与锻炼,降低恐动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恐动症的发生率较高。自我效能、面对的应对方式是保护性因素,经济负担程度、回避的应对方式、功能障碍程度是影响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恐动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该研究结果提示医护人员需对经济负担情况较重、采取回避应对方式、功能障碍程度较重的患者进行恐动症知识的健康宣教,督促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引导患者采取面对等积极的应对方式以降低患者恐动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