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平台构建思考
2019-11-12李继晓张国霞山东大学威海图书馆青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艾 雰,李继晓,张国霞(.山东大学(威海)图书馆;.青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青海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昆仑山文化、黑陶和彩陶文化、三江发源地文化、河湟文化等文化,也孕育了形态丰富、内涵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信息时代给青海省非遗的保护带来了机遇,但由于青海省特殊的高原地理位置以及经济的相对欠发达,非遗数字化受经费、人才、技术等诸多条件的限制,研究基础极其薄弱,虽然政府和各级相关部门已经强烈意识到非遗数字化的重要性,但至今尚未能确定具体的切入点和详细的发展方向。本文针对青海省非遗传承保护现状,以数字化传播平台为研究视角,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以极富感染力和亲和力的形式将青海省丰富多彩的非遗资源广泛传播于民众,以便更好的将青海非遗传承给下一代,真正发挥其历史、艺术以及教育传承价值。
1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概况
近年来,青海省实施的加快非遗保护的举措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在近几年公布的各项非遗名录中(见表1),青海省有3 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全国入选最多的省份。[1]全省有5 个国家级、7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3 个省级非遗传承基地,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 项,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含扩展项目名录)73 项,入选省级非遗代表作名录325 项。已入选国家级传承人共计88 人,占2.87%,居西北地区第二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97人。[2]
表1 青海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一览表
由表1 可知,青海省非遗项目数量众多,种类齐全,覆盖面广,但是类型分布不均衡。从国家非遗项目看,传统音乐项目位居第一(14 项),民俗类项目位居第二(13 项),传统舞蹈项目位居第三(9 项),前三项占国家级非遗项目的49%。从省级非遗项目看,民间文学项目位居第一(39 项),传统音乐(32项)和传统舞蹈(31 项)位居第二和第三,三项共占省级非遗项目的31.4%。可见,民间音乐和舞蹈项目在青海非遗中的优势很明显,尤其是国家级的非遗项目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和强烈的民族特点,地区之间可替代性较小,资源各有特色。如此众多的非遗项目,在对外展示与传播方面却远远落后于国内其他省份,从网络上获取到的一般是非遗申报资讯、新闻报道等信息,而对于非遗知识的研究挖掘仍没有足够多的途径,非遗的传播仍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如何借助新媒体扩大非遗的广泛传播和影响,并使非遗由区域文化转化为更大范围的文化交流,对积极推动青海省非遗的保护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2 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卷调查
2.1 调查方法与对象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摸清青海非遗保护在认知、弘扬、发展、传播、数字化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本文采用问卷式调查及随机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更清楚地了解当地居民对非遗及其保护态度的认知状况。为了确保调查的覆盖面和可信度,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调查对象,选择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海东市(互助县)、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海西蒙古族自治州(德令哈市)作为调查样本,累计发放调查问卷462 份,收回439 份,其中有效问卷422 份,有效率达91.2%。
2.2 调查内容及分析
2.2.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的整体认知状况
经调查发现,青海民众对非遗的了解程度基本呈正态分布,但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群众基础比较薄弱,大众对非遗的关注度不高。相对而言,大众对实用性和参与性较高的项目比较感兴趣,但是对当前非遗的分类项目缺乏了解,表现也相对冷谈。被调查者对非遗的基本内涵和包括范畴不太清楚,认识比较模糊。
2.2.2 获取和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渠道
关于非遗资源的传播途径,由表2 可知,大众参与非遗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关注的途径和渠道较为单一。从调查来看,微信、QQ、网络等新媒体在青海省非遗的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电视、广播也是了解非遗的重要渠道,这可能与农村大众的媒体接触习惯有关;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则表现出明显劣势,传播力和影响力日渐式微,可见,传统媒介需要整合,新媒介的传播潜力也亟待挖掘。在非遗宣传和接受方式上,民众依然喜欢直观的舞台表演或播放纪录片等方式,数字化的多媒体技术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如何丰富青海非遗的展示手法和传播方式,以更强的互动性和体验感来充分展现非遗之精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表2 非遗资源的传播途径
2.2.3 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的满意度
保护非遗是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关于民众对当地非遗保护措施的满意度方面(见表3),首先,大众认为缺乏宣传教育,现阶段群众的保护意识不强、资金缺乏是青海省非遗保护不力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其次,缺乏有效的保护、传承机制和继承人青黄不接。可见,地方政府对非遗的宣传、重视程度以及是否制定法律和相应的财政预算政策是影响非遗保护传承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建立健全非遗传承人人才培养机制迫在眉睫。
根据上述调研可知,青海民众对非遗的认知有极大的局限性,民众的参与和推动作用微乎其微。因此,提供必要的民众参与途径,凭借新媒体技术,将传统的口传心授方式加以创新和拓展,用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全方位地展现青海非遗的精髓,是防止青海非遗消亡、缓解非遗灭绝困境的必由之路。为此,构建青海非遗数字化展示传播平台,唤起大众对非遗的关注与重新认知的意义重大。
表3 非遗保护措施的满意度
3 打造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媒体传播范式
在信息社会,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广泛借助数字技术全方位打造非遗保护机制已是大势所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的相继建立,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截至2017 年6 月,我国已有13 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3]虽然目前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已取得一些实质性的进展。如,清华大学数字图像实验室所承担的《无形遗产朱仙镇木板年画数字化》,杨晓辉提出并领衔承担的《中国苗族刺绣艺术数据库》 研究,浙江大学数字化艺术与设计实验室杨春瑜的《云南斑铜工艺品数字化辅助设计系统》研究课题以及湖南省数字博物馆的建立,恭王府博物馆的“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品牌活动等。[4]通过先进、有效的数字化手段和方式,以数字新媒体独特的优势,将传统手工艺重新赋予时代的活力,实现对非遗的最优保护和最佳传播。
青海省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省份。①非遗资源保护的传播方式比较单一,还停留在图片、文字等静态资源层面,各种相关资料都以申报工作为核心,介绍性的资源内容所占比例较大,虚拟影像等先进的动态技术还处于课题研究的层面。[5]②非遗的传播目前主要还是依靠政府有关部门组织推广和民间传承人的自发宣传,以图文展览、临时参会、演出、节日庆典等传统方式加以宣传,缺少利用数字化媒体及时、海量的传播。③ 非遗资源传播的体验性、交互性和娱乐性较差,媒介传播潜力尚待挖掘。因此,当前应该把数字化方式作为有针对性的最有效的传播方式,打造青海非遗全媒体传播范式。
3.1 明确主体意识,选择多渠道传播方式和途径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非遗传播的主体渠道和受众都在发生变化,在具体的传播过程中,需要先明确受众的主体意识,再根据受众的喜好,选择适当的传播方式和途径。① 政府相关机构要利用数字新媒体的发展技术和环境,通过优化建立各类非遗网站的结构、内容、功能、创意等,结合当地实际,做好顶层设计。如,在省、市、县等各级政府网站和主要门户网站设立非遗专栏,通过文字解说、图形图像、动画以及视频等形式进行动态展示,将最完整、优秀的非遗资源呈现出来,扩大非遗的认知渠道和影响力。另外,还可以设立网上论坛,鼓励民众围绕当地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等问题,展开广泛的交流、讨论与沟通。② 可以与民间、企业和高校等机构组织合作,探索制作具有特色的游戏、动画、主题网站、知识培训等,多角度、多形式的创新,让新鲜、时尚的新技术元素参与到非遗的学习体验中,让受众的体验焕然一新。③ 针对青海很多非遗来源于乡村,信息获取闭塞和单一的特点,借助互联网、地方政府的微生活、APP 等各种社交媒体的双向交流功能,对当地非遗开展立体化、多渠道的宣传,将非遗的最新动态、文库信息、旅游产品、民族文化、文物博览、名人名家、讲座荟萃等进行精准传播,使普通民众真正了解非遗的价值,引导受众走上自觉、有效地保护、传承与发展非遗的道路,形成坚实、广泛的群众基础。
3.2 注重内容制作,开展数字化整理和采集工作
青海非遗种类繁多且表现方式各异,如何合理运用数字技术,尽可能对非遗进行整理和采集挖掘,获取图片、视频、音频等相关数据资源,这既是推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基础,也是直接影响非遗数据资源后期传播质量和效果的关键环节。① 利用数字扫描、数字摄影、数字摄像、数字录音等技术获得采集对象的文字、图像、视频和音频等数字信息,对非遗项目及进行全面采集记录。② 尝试采用新兴的数字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如三维影像技术、虚拟现实(VR) 技术、照片缝合系统、超高精度扫描系统、3D 自动成像系统、3D 打印等,丰富数据采集的方式和用途,增强用户对非遗文化的视觉体验与感知度。③ 网络云存储技术和方式具有存取效率高、安全性强、服务便捷等特点,既可以解决青海非遗资源数据庞大,本地物理存储设备空间资源有限的问题,又可减少本地存储类硬件设施建设投入,降低项目成本。为传统非遗的数字化传承提供新的可能性,是构建青海非遗数字化资源数据库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6]
3.3 优化传播策略,促成全媒体数字平台的建成
目前,青海省非遗的传播除了通过春节、藏历新年、古尔邦节、安昭纳顿节、那达慕大会、文化遗产日等节日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外,还连续举办了“青海国际唐卡艺术与文化遗产博览会”,并多次组织热贡艺人和热贡艺术品参加“大美青海——台湾行”“大美青海——上海行”“首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上海世博会”等系列展会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唐卡艺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同时还组团参加“中国青海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展”“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全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展演”“锦绣中华——全国织绣精品大展”“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全国少数民族非遗项目调演”等重大活动。[7]非遗项目对外交流日趋活跃,但是,各种传播活动较为随意,无法提供多种方式和多层次的传播形态来满足受众的各种需求,展示的内容也大多仅限于非遗基本信息的介绍,因此,建立一个多途径、多层次、多角度的全媒体数字化传播平台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3.3.1 明确平台定位
针对普通用户和专业用户开展非遗信息内容的组织,除提供共性化的资源之外,还要加强个性化的非遗资源,研究不同用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生产,点对点地进行推送。选取新媒介的形态和功能,要以用户常用和最为喜爱的新媒介形态,如非遗网站(官方的、民间的、数据库等)、APP 应用(教育、游戏、工具等形式)、电子出版物、自媒体平台、微博微信等。在媒介的功能方面,要同时具有移动互联、超链接、非遗信息分享与收藏、非遗信息订阅推送、信息下载渠道、用户与开发运营的信息双向评价等功能。[8]
3.3.2 优化界面设计
①平台应为使用者提供快捷、高效的检索功能,方便用户获取信息,重点突出地方特色,整体风格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气息。②导航作为引导用户的重要指引工具,合理的布局能使用户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所需信息,并产生良好的体验感受。在排版上,要清晰的组织信息,以传播力强的标题版式吸引用户关注,合理应用页面中的点线面元素并进行有效布局,避免信息的凌乱随意。③平台还应提供互动功能,吸引、鼓励用户提供创作素材和建议。此外,对于数字化平台的建设,相关文化主管机构应当邀请专业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参与其中,同时还应当通过调研活动了解公众的接受程度,使平台能够更快、更好地被公众接受、使用,提高用户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3.3.3 加强维护管理
做好平台数据的更新和维护工作,对数据进行必要的修改、增删和整理,对系统和数据进行定期的备份、查杀病毒、系统优化等维护工作,从而确保平台的可持续发展。[9]全媒体数字平台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不断挖掘与青海非遗资源有关的各类历史文化信息,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其进行真实全面的收录和保存,最终让受众获得及时且具备更多角度、更多听觉和视觉需求的媒体体验。要加强数字化平台管理,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实行统一用户管理。全媒体数字平台可与采编、图片、网站等各系统无缝对接,对所有用户提供统一登录标识。② 实现统一内容管理。全媒体数字平台的内容丰富,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漫等,作为多媒体内容的统一入口,系统为用户统一提供内容存储空间,可把所有资源集中于平台上。③ 实行统一数据库管理。全媒体数字平台统一管理待编库、历史资料库、成品资料库,利用知识管理、搜索引擎等工具,方便编辑人员查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