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发展的苏轼研究

2019-11-12方永江

中国苏轼研究 2019年0期
关键词:眉山东坡苏轼

◇方永江

自南宋学者李涂在《文章精义》中首倡:“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至清朝杨毓辉在《郑观应〈盛世危言〉跋》中为之张目:“观其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直兼乎韩潮苏海,则不啻读《经世文编》焉。”“韩潮苏海”成为文艺评论史上的定论,气势磅礴、汪洋恣肆则引为苏轼文章风格的特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开放包容,是大海的属性,亦是苏轼、苏轼研究的品格。中国苏轼研究学会自成立以来,学会历届领导都在践行: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凡是热爱苏轼、关心苏轼研究的,都可以加入进来。所以,会员才能由最初的81 人发展到目前的350 余人,召开了国际性与全国性苏轼学术研讨会30 余次,出版了以《三苏全书》《苏轼全集校注》等为代表的著述,渐呈浩瀚气象。

一、开放合作形成合力之美

眉山生三苏,草木自葱茏。开放发展的眉山向远方的朋友发出一个恒久而走心的邀约——从苏祠出发,从全世界回来。

(一)合作理念深入人心

中国·眉山东坡国际文化节发布《眉山宣言》,确立了“合作发展,和谐共进”的主题。宣示:围绕主题我们将继承好、保护好、弘扬好东坡文化,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弘扬中继承,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永葆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我们要定期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东坡文化学术研讨活动,不断增强东坡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我们将加强国家之间、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扩大经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俟后,眉山学者在全国第十六届苏轼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苏轼遗址景园旅游发展论坛上发表《苏轼遗址缔结文化旅游联盟的战略构想》,科学论证了缔结文化旅游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释了文化旅游联盟的发展路径选择;成立专门职能机构,精心编制详规;探索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行性;对联盟内市民实行同等居民待遇,免费开放各自苏轼文化景园、景区;在文化旅游产品和产业中,更多地注入东坡文化元素。在此基础上,立足苏轼研究为苏轼遗址地的文化发展、文化繁荣、资源整合、品牌提升等诸多方面带来了千载难逢发展机遇的实际,深入开展“苏轼遗址地合作机制研究”,诠释了合作应当遵循“平等—首席”“合作—博弈”的原则,提出了“采取倡议、协议、主导的合作关系,采用研究、传播、应用的合作方式,选择多边、双边、区域的合作途径,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的合作主体”五大理念,使开放合作有了更加明晰的思路。

秉承这些理念,2018年9月,在深入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强力推进东坡文化传承创新“七个一”工程的重要节点,眉山成功举办了以“东坡文化与新时代的开放合作”为主题的2018 眉山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

苏轼研究开放合作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二)主导合作有声有色

眉山是东坡故里,是苏轼文化的发源地、发祥地。学会地处眉山自当主动扛起苏轼研究的大旗,发挥纽带桥梁作用。依托高校、整合地方,切实落实市委东坡文化传承创新“七个一”工程学术活动“请进来”“走出去”要求,充分发挥学会组织、协调、主导作用,形成了强大活力,一批重大学术活动有声有色开展。

“请进来”,开放的眉山喜迎嘉宾。眉山市人民政府与中国苏轼研究学会联合主办了两次学术会议,即2017年11月22 至26日第八届(眉山)东坡文化节暨首届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和2018年9月28 至30日2018 眉山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均出版了主题突出、观念新颖、价值丰厚的论文集。

“走出去”,合作的眉山广交朋友。学会还参与苏轼相关的考察、纪念、学术交流等活动,今年相继参加了上海诗歌节并做主旨发言《苏轼文艺创作的时代价值》;四川大学“曾枣庄三苏研究丛刊”出版座谈会暨版权捐赠仪式;眉山市与四川大学“东坡书院”筹备组赴贵阳、湖南、山东考察学习。

特别加强了与苏轼遗址地的合作交流。与平顶山学院共同主办纪念苏轼葬郏915 周年暨全国第21 届苏轼学术会议;与海南大学共同主办东坡居儋文化思想研讨会暨全国第22 届苏轼学术会议。参加广东省苏轼研究会成立一周年学术报告会议暨东坡文化学术论坛;参加石家庄市栾城区纪念苏味道诞辰1370 周年活动暨栾城三苏祖籍文化研讨会;参加海南省话剧《苏东坡》海口巡演活动;参加海南省儋州第九届(儋州)东坡文化节暨东坡文化研讨会。

在四川历史名人研究会建设推进工作中,完成了四川省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人学术读本《苏轼》的撰写;撰写了传记读本《苏轼》,并资助了川大在读博士研究生陆雪卉出版《此心安处是吾乡——苏东坡的心路依归研究》(九州出版社2017年版),资助学会理事、眉山职业技术学院退休副教授胡先酉出版《龙川略志译注》(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三)部门协作多姿多彩

2017年至今,学会相继与眉山市纪委合作研究东坡清廉思想;与眉山市教体局、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研究东坡教育思想;与眉山市地方志办合作研究地方名人文化;与四川工商学院合作研究东坡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联性研究;与税务部门合作研究苏轼税收思想;与市委党校开展筹办东坡干部学院等。

校地合作成绩斐然。我们联手乐山师范学院立足眉山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建设“千湖之城”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苏轼理水遗迹、思想始基、意象谱系深入研究,最终完成了材料丰富、题旨鲜明、文辞雅致、论证充分的《东坡西湖研究》(专著)。由于其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可读性一体,在东坡文化的普及和生态文明中国的建设中都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参照。

2018年,对于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冷成金教授及其团队来说,具有特殊意义。从年初到岁末,他们针对儋州、眉山以东坡文化引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1月8日,在海南纪念苏东坡诞辰981 周年座谈会及第九届东坡文化节和此后的专题研讨会上,冷教授激情解读东坡文化对儋州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意义,对儋州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价值,重点阐述了儋州东坡文化的特质和东坡精神的意义,明确指出东坡文化是当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样板,东坡文化旅游是海南旅游的一大亮点。提出了“建立国家级东坡文化馆”和“创办东坡诗词文化节”的建议,把东坡以及苏过在海南的整个生活过程都复原出来,把苏学文化完整、全面、系统地展示出来,成为海南走向世界的特殊名片,成为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交流的“海南话语”,成为未来海南发展强大的内生动能。9月29日,在2018 眉山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上,冷教授应邀做了“把东坡文化文旅项目建成蓉南、川南的旅游目的地”的主题演讲。明确指出东坡文化文旅项目可以根据眉山的选址地形能动地充分地借鉴已有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方法(包括借鉴台湾等地和国外的文旅项目经验),但与其他儒、释、道文化主题公园相比,东坡文化文旅项目应该有机地整合东坡的思想、生平和诗文,使之成为表现儒、释、道文化的更独特更鲜明更有力的形式,既能更好地显现出儒、释、道文化的吸引力,又能充分表现东坡精神。他们的“量身定制”,充分发挥了智库作用,为社科研究组织与个人如何有效对接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树立了范式,富于启迪意义。

(四)沙龙活动渐入佳境

学会注重开放性研究。研究工作不限于眉山,聚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研究力量,包括发挥市民的作用,组织文化沙龙。每年端午、中秋,我们都会举办群众性文化沙龙,“苏轼与美好女性”“苏轼与经典诵读”等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研究活动,令人回味无穷。今年我们又成功举办了端午“品荔枝”、中秋“赏秋月”苏轼文化沙龙活动。由于受众广、反响好,被市委确定为重要会节活动。

二、创新发展锻造活力之魂

创新是民族进步、国家强盛的不竭动力,也是苏轼研究的活水源头、活力之魂。

(一)组织机构的创新

经四川大学、省社科联同意,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回迁眉山,市委随之成立三苏文化研究院作为学会的办事机构(秘书处),用党政的力量推动苏轼研究,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是四川省乃至全国的首创,被学界称为“眉山模式”。 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的热情关心和支持下,苏轼研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三位一体”的“眉山模式”:研究院既是市委的一个职能部门,又是学会的办事机构;周裕锴先生既是学会会长又是四川大学苏轼研究中心主任,可以有效地对接川大、整合资源。在四川历史名人工程和眉山“七个一”工程实施中,我们完全可以率先建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学会和中心。

我们又在学会下设东坡学校工作委员会,把全国近百所东坡学校联系起来,共同开展东坡文化校园普及活动。并于2017年11月成功召开了全国第四届东坡学校与东坡文化交流活动暨“传承东坡文化,提升教育品质”眉山论坛,发布了全国东坡学校《眉山宣言》,定期进行校际交流与学习,营造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让东坡文化根植于中华大地,让“乐学、创新、仁爱、清正”的东坡精神,滋润学生心田。

(二)普及方法的创新

我们与《眉山日报》合作,专门开辟“文化传承”专栏,定期推出“探秘苏东坡”“苏东坡粉丝”系列报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我们,在竭力办好《苏轼研究》会刊的同时,及时推出苏轼研究公众号、苏轼研究微信群,以苏轼+的模式共建传播平台。同时,我们加强了与其他名人研究会的互动,参加了四川省李冰、扬雄研究会成立大会和首届学术研讨会;参加了纪念杨升庵诞辰530 周年学术论坛征文专家评审会和学术论坛。

2017年9月,又与东坡区教体局合作,开展“东坡文化讲师团培训班”活动。这个为期两年的活动,旨在通过课堂学习、现场学习、体验学习等方式,使讲师团学员会做指导、会搞活动、会作讲座,使其成为传承东坡文化的骨干力量,进而引导整个系统乃至社会大众大力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愿景。截至目前,刘小川、王晋川、刘川眉、刘清泉等为学员们进行了数十场东坡文化专题讲座,围绕三苏生平、作品和思想进行讲解,毫无保留地将他们自己的三苏文化研究成果分享给他们;已有15 位学员做了实习演讲,社会反响非常不错。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将努力把讲师团培育这个“从专家到学员、从学员到大众”立体式弘扬东坡精神的活动,办成传承东坡文化的品牌,让东坡文化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

苏轼文化联通世界,音乐点亮美好生活。市委、市政府去年和今年把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与四川音乐周结合起来,用广大青年朋友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承弘扬东坡文化,创新了苏轼研究普及的形式,拓展了苏轼研究普及的渠道,昭示着苏轼研究更加光明美好的明天。

(三)服务功能的拓展

我们牢固树立“两个服务”意识(苏轼研究服务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于苏轼研究学者和广大爱好者),较好地发挥了智库作用。近一年来,我们在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中注入东坡文化元素方面,紧紧抓住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的契机,不断拓展社科研究服务大局的功能。重大文化项目提前介入、主动介入。我们依托高校、特约研究员构成的人才优势,先期进行文化论证,使文化项目不走弯路、少走弯路;项目进行中,全程实施文化策划;竣工后,组织专家团队对文化转换项目进行验收。相继成功开展了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亲水平台和苏母公园的文化策划。眉山三苏镇、徐州利国镇、黄冈黄州区等相关文化工程建设指挥部门主动要求与我们合作,实现了“有为有位”的价值追求。

这些活动的开展,苏轼研究充满活力和生机,不仅在眉山、四川,以及苏轼遗址地形成蓬勃发展之势,而且影响延伸到了“北上广深”这些看似与苏轼没有直接关联的城市和这些城市的高校。

(四)国际视野的确立

眉山实施东坡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突出强调的就是国际性:精品博物馆成为全世界“苏迷”的“朝圣地”;研讨会开成国际性的盛会;高层次人才培养把眉山打造成全球苏学研究高地……为了加快苏轼研究中心、资料中心、交流中心国际性建设,2018年9月14 至16日,中国苏轼研究学会会长周裕锴精心筹备、周密谋划,在四川大学苏轼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东亚汉文化圈中的苏轼研究学术论坛”,海内外苏轼研究学者积极参与。

眉山更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相继成功举办两次东坡国际学术高峰论坛,美国、法国、韩国、新加坡等国的苏轼研究学者接踵而至。特别是首次请来了法国《世界报》记者皮埃尔,他《千年英雄苏东坡》的主题发言,带来了对“千年英雄”的深情回眸,解密了苏轼入选世界十二位千年英雄的林林总总。2019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授衣若芬做了《在新加坡和美国学习苏东坡》的主题演讲。他们的演讲,深刻地揭示了苏轼的代表性、影响力和国际性。

9月29日,周裕锴先生做了《东坡精神的当代价值》主旨演讲后,第二天即赴莫斯科参加9月30日至10月6日由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主办的“中俄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他做的《苏轼眼中的杜甫——两个伟大灵魂之间的对话》的报告,引起俄罗斯学者的极大兴趣,展示了苏轼研究的实力,开启了世界了解眉山的又一扇窗口。而武汉科技大学国学研究中心主任孙君恒与美国西华盛顿大学荣誉退休教授唐凯琳因缘际会,更是传为学界佳话。孙先生在美国探亲期间,写下了苏轼在美国研究和传播综述,第一个介绍的就是唐凯琳。不久,唐女士即应邀飞赴眉山参加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做了《英国牛津网页数字化书目里的“苏轼”》的主题演讲。她特别指出,眉山创办的《苏轼研究》是该数据库中最重要的中文专题学报。

这些学术论坛和文化交流,扩大了眉山苏轼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了眉山苏轼研究的整体水平,发挥了引领国内外苏轼研究的示范效应。

开放合作、创新发展,苏轼研究走向国际化。

党的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苏轼研究也不例外。之所以能开创今天的繁荣兴盛局面,我们有如下启示:

各级党政精心呵护、主管部门倾心支持、友好协会无私帮扶。市委、市政府人、财、物充分保障,为秘书处广泛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能在把苏东坡“拍出来”、把眉山“拍出去”中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为三苏研究(创作)成果的不断涌现、有效转化搭建了平台,为在三苏文化重大项目上发挥建设性作用提供了机遇。

老一辈学人率先垂范。耄耋之年的刘尚荣、邱俊鹏、曾枣庄、张志烈诸先生,笔耕不辍,佳作迭出;只要身体允许,苏轼研究的每一项活动,总是不辞辛苦,千里万里奔赴而来。21 人的特约研究员队伍,既是苏轼研究的探路人、先锋队、引领者,又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智囊团”“人才库”,更是苏轼研究出人才出成果的传道者、授业师、解惑人。他们的标杆作用,使苏研群体具备了超强的辐射功能。

中青年学者勇于担当。年富力强的学者不是学校、单位的领导,就是业务骨干,教学、科研任务十分繁重,但凡眉山有邀约,总是积极主动参加,并且对年轻学子悉心指导、热情提携,倾注了大量心血。

青年学子茁壮成长。根据秘书处统计,在去年和今年的眉山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上,在读本、硕、博同学就达28 人,受到四川大学周裕锴教授和武汉大学张思齐教授嘉许的台湾东吴大学硕士研究生卓夕又、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杨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苏轼研究代不乏人,真是令人兴奋不已。

猜你喜欢

眉山东坡苏轼
从善如流
早春欣见海棠绽
苏轼错改菊花诗
从蜀刻本知见目录看宋代眉山刻书特点
苏轼吟诗赴宴
涂白
定风波
书写眉山的几种方式(组章选三)
云在青山月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