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道周父亲青原公逝于顿坑考

2019-11-12张哲民

闽台文化研究 2019年2期

张哲民

(东山县铜山古城文化发展促进会,福建 漳州 363401)

渔鼓溪顿坑具体所在地曾是黄道周学界的谜案,现已考证顿坑位于云霄县下河乡乌山北麓,由于这里远离铜山海隅,以往又缺乏史料记载,多年来为学界所未知,关于黄道周此段历史的记载也比较模糊,其中黄道周父亲青原公殁于哪里、葬在何处,离开顿坑后黄道周有没有再回来都是疑点。各版本黄道周《年谱》甚至包括黄道周本人著述均无交代渔鼓溪顿坑的具体位置,很多学者误认为顿坑就在铜山,青原公理所当然殁于铜山、葬在铜山。笔者核对青原公之死的史料,总觉得有些地方与铜山的实际有出入,故对青原公殁于铜山、葬在铜山一说持有怀疑态度。近年来,通过实地调查,走访黄道周文化学者,对照黄道周著述、年谱及相关地方史料,终于证实当年青原公的确客死于顿坑,同时也探析出黄道周二十九岁时再次回到顿坑的行迹。

一、青原公去世地点各种说法的来源与分析

关于黄道周父亲青原公之死的记载,最有权威的当属黄道周本人著述及庄起俦《漳浦黄先生年谱》(以下简称《庄谱》)、洪思《黄子年谱》(以下简称《洪谱》)等,但他们关于青原公之死的记述存在或简略、或模糊,导致后来学者在此段历史有多种观点。

1、黄道周仅记述父亲去世的地点在山中。青原公殁后,黄道周万分悲痛,先后写下《续离骚》二章,即《离疚上》《离疚下》;待殡葬父亲后,又作《九盭》。黄道周这三篇文章更多记述自己悲痛愧疚的心情以及对父亲的怀念,而记载父亲逝世的细节并不多,只在《离疚上》自注:“道周时年二十有三,不能自具殡敛,酬意万一,又窜于荒崖穷谷之间,无戚属知故之助。”

2、《庄谱》记载青原公去世的地点比较模糊。庄起俦是黄道周学生,且尝随黄道周一起出师到建阳才回来,与黄道周相处时间长,很多事情都是亲眼所见。《庄谱》对渔鼓溪顿坑的位置叙述比较模糊,仅仅记载万历三十五年:“先生二十三。夏四月,丁外艰。……又闻先生当父殁,远告诸友,得数金。号哭奔驰,且踊且仆,中途忽遗其金,行十余里乃觉。悲伤诧傺,复还寻免。有野人得所遗金,守之不去,曰:‘此必向者孝子所遗也’。俄而先生至,呼号抢地。野人曰:‘金幸在此,老夫惧所需之亟也,故踆踆于此,以须君来耳’。悉授所遗金。先生于是捧野老,令坐,拜谢而去。”同年记载黄道周县试第一名,县令黄应举见不到黄道周,细问才知是在服父丧,“徐询其状,数系策往来山间,时时遨游千里外”,可见至孝的黄道周此时是在山间守孝,但庄氏对顿坑与铜山的地理关系可能不清楚,没有点出具体位置。

3、《洪谱》认为渔鼓溪顿坑是在铜山岛上。以洪思两处著述为据,道周《书嵇康〔琴赋〕后》洪思注:“子少而多能,十岁辄善属文,亦辄善琴。时家在海外,读书渔鼓溪。每属文,或先狂走,寻岛中最高峰,对怪石长松踽踽移时,归去挥弦,然后落笔,顷刻辄数千言,若有神授也。”从“岛中最高峰”可断洪氏认为的渔鼓溪应在铜山岛上;万历三十四年(1606),《洪谱》本年:“子耕于铜山之下,以事二人。时负米归,则与其兄把锄,必十指出血也……自是移其家于渔鼓溪之上,避族人之难也。”《洪谱》记载这一年,黄道周全家移居到“铜山之下”的顿坑。万历三十五年(1607),《洪谱》本年:“夏四月,丁外艰,念其亲诧憏未能自直,负奇以死。又值艰难,委命于空山,亲戚乖离,无以自振,穷至不能为丧”,洪氏认为青原公去世当然是在铜山岛上。

两个《年谱》记载黄道周父亲青原公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二月因“族人之难”移居渔鼓溪顿坑是一致的,次年四月青原公去世也是一致的,但他们认为的顿坑在哪里则不一致,这使黄道周研究学者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当年黄道周没钱殓葬父亲,跑到岛上的樟塘村向张廷范借钱,在半路把钱丢失,又失而复得;有学者认为铜山后澳的“猫儿洗脸”(地名)有黄道周家族祖坟地,其祖父就葬于此,青原公应葬在这里比较合适,没必要再移葬漳浦北山。笔者则认为青原公是客死顿坑的,因为青原公去世时,黄道周没有亲戚故知的帮助,只好“窜于荒崖穷谷之间”,借来数金又丢失,幸好遇到“山野之人”拾金不昧,这些描述偏远山野的情景,地处山里的顿坑更具可能性;况去年青原公全家刚刚移居远离铜山近百里的渔鼓溪顿坑,拙文《黄道周之渔鼓溪顿坑考》已考证,所以青原公客死于顿坑,十八年后再由顿坑移葬漳浦北山,但此观点最初尚无实据可佐。

二、深入实地探寻青原公客死顿坑的依据

从2019年初开始,笔者多次深入云霄顿坑、漳浦北山、东山铜陵等地调查,与知情人士座谈,探寻青原公客死顿坑的线索和证据。

(一)云霄顿坑探寻青原公史迹线索未果。笔者与东山县地方文史学者林定泗老师多次去顿坑村实地调查,70岁林老师长期研究铜山文史,对黄道周文化的研究颇有建树。顿坑村熟知村史的59岁村民吴海炎,带我们来到当年黄道周在顿坑居住的“学地”遗址,这里土壤肥沃,树林繁盛,种植经济果树及红椎乔木。在林老师指点下,我们观察到顿坑村确实是个地理绝佳的地方,后靠巍峨的乌山龙脉;左边青龙方是往七高漈的山峰,渔鼓溪一条支流从山谷里潺潺流过;右边白虎方是十字牌岭、夫子岽等,山体峻美;村前有案山,远处狮子峰则连绵不绝而成朝山。离顿坑不远的下洞村,续编于清朝《云霄霞洞黄氏族谱》清晰记载明清时期黄氏先人葬在顿坑的风水宝地,如“第七世祖,大房之德文公(子章公次子)……天启七年葬顿坑伏虎金穴,坐乾向巽”;又如“第十一世祖之大房胤公(日宪公长子)……生于康熙六年丁未七月廿六日,卒于乾隆十年乙丑十一月初六日未时,葬在顿坑祖坟之北”。从该族谱关于下洞村很多先祖葬在顿坑的记载,可证顿坑早在明朝时期就是人们喜爱的一个风水宝地。但我们向顿坑村多位老人调查,并没获得青原公葬在顿坑的线索。

(二)漳浦北山探寻青原公墓遗址不得。《庄谱》记载:“(天启)五年(乙丑),先生四十有一……冬十二月,葬青原公于北山,因结庐其下,躬自负土成坟,勒先人行事铭于屏石。盥沐为书,每书辄簪笔以拜,一字一拜,拜毕而后好。文皆从古,如三代以上碑。复立小石屏于坟后,颜曰“青原玄穸”,背镌三十五字,语同古谶,不可解。次及坟庭,亦取青石员砥之,著河洛正变之文,宛然地上,经营数年,然后就。常曰“吾兹茔域,上下数之,卦变俱全,后世谁复有能知之者”?”这段叙述有几条历史背景:一是青原公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去世后,天启四年(1624)因道周散馆授翰林院编修,青原公得赠文林郎、翰林院编修,次年道周把父亲移葬至漳浦北山并结庐山下。二是天启六年(1626),黄母逝世,明年道周把父母合葬在一起,并“勒先人行事于屏石”,即撰立《赠考青原公墓碑》,还有坟后小石屏,镌三十五字。但这两篇文稿皆无涉及“青原公殁于哪里,自哪里移葬至北山”的文字记载。三是黄道周在坟墓前庭,用磨平青石板铺成圆形埕地,刻着河书洛图从本源到变化的文字。我们到漳浦探寻,可惜原来黄道周北山的墓地只剩下黄道周夫妇的合葬墓及四弟子之墓,青原公夫妇的合葬墓则因周边建设,被破坏殆尽,无法获得更多线索,非常遗憾!

(三)排除青原公葬在东山铜陵的可能。据《东山县地名含义汇编》“猫儿山”含义:“位于大澳片尾,有小阜隆起,山形似‘猫儿洗脸’,俗称猫儿山。葬有黄道周的祖坟于此。此处今修建有公路、民房,逐渐成为居民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有人在这里偷偷占地营葬,为禁止这种对黄圣人的不德行为,里人广东碣石总兵官林鸣岗及沈景云、沈廷章、方士林等在此立《明理学石斋黄先生祖茔神道》。道光二十四年(1844),诏安县韩知事为严禁当时后澳村民在黄道周祖坟前后取土掘石,立下《调署碑》。咸丰五年(1855),当时诏安县知事杨福五听闻黄道周祖坟石山黄苔忽结成“黄山”“黄界”文字的奇事,起初不相信,及至现场察看,真的有其事,杨知事感慕黄道周的孝行,将山界四至丈量清楚,立下《黄山碑界序》,于是铜陵民众把“猫儿洗脸”称为“三支牌”。为了探究青原公最初有没有可能葬在“猫儿洗脸”的东门黄氏祖坟地,我们拜访今年已经81岁的东山县深井黄氏、黄道周族孙黄友恭老先生了解情况。黄老长期致力黄道周世系祖谱研究,曾用十几年时间走访福建、广东等十几个地方研究铜山东门黄氏渊源,著有《先祖黄石斋公祖籍世系探析》,为修复铜陵深井黄道周故居做了大量工作。黄老先生介绍,在文革后期,铜陵民众在“三支牌”大量修建住房,东门黄氏祖坟地受到严重破坏,黄氏后人只得把先祖骨骸移到狮山公墓区合葬。据他所知,东门黄氏族谱没有青原公最初葬在“猫儿洗脸”或铜山其他地方的记载。

(四)从《启裕派东门黄氏世系家谱》获得证据。笔者为慎重起见,再次到黄友恭家请教,获悉目前铜陵有一本最早关于黄道周祖谱的史料,具有非常高的价值。黄老本人于2010年得知铜陵深井黄氏支系关隘顶黄氏族亲有人收藏一册于清末民初,以《铜山深井黄氏祖谱》续修而成的《启裕派东门黄氏世系家谱》稿本,但该人一直不肯献出来供研究,后来费很多曲折,黄老才复印到该《家谱》的部分资料。黄老拿出《启裕派东门黄氏世系家谱》稿本的复印件给笔者参阅,该稿本从始祖启裕公至黄道周以下若干世、序言及注解全部引自《铜山深井黄氏祖谱》。从《启裕派东门黄氏世系家谱》黄笃行“谨识”的序言判断,该谱约在清乾隆年间成谱。首先,铜山东门黄氏九世公黄醇谨于康熙十九年开基铜陵关隘顶,生七子,二子黄笃行,太学生,即是该谱的作序者。其次,该《家谱》稿本附记雍正十三年铜山割归诏安县、乾隆年间青原公小宗及享堂之瓦石被族孽窃盗变售等事,可推《启裕派东门黄氏世系家谱》稿本应在乾隆年间编写的,此时距黄道周时代最多不超过一百年,而其所承袭的《铜山深井黄氏祖谱》资料来源则更早,可信度很高,这是其价值所在。笔者最关注青原公的记载,终于在“青源公长子、次子”页发现有加注数行小字:“青源公因与次房有隙,移驻顿坑,改名遯耕。丁未年正月,公步出山间,日晡困倦,假寐案上,梦一人跪递文书曰‘要请国公上任’,惊寤而起,谓匪石曰‘吾梦如此,终矣’。遗命。葬遯耕后,匪石复故里,石斋公移寓浦邑东郊”。这段仅有83字的注言,是研究黄道周在顿坑的一段极其珍贵的史料,至此可把青原公于丙午年(1606)因与次房有隙而全家移居顿坑、并改名为遯耕;次年正月青原公染病,至四月亡故;临终时留下遗言要求办完他的丧礼后,长子黄道琛返回铜山故里归根,黄道周奉母移居漳浦以求更大发展等历史完整地衔接起来。

三、探析黄道周再次回到顿坑的行迹

黄道周二十五岁时,兄弟俩在顿坑办完青原公丧礼后,依照父亲遗愿,大哥道琛携家人返回铜山故里;道周则奉母移居漳浦。以黄道周的至孝,其后几年里,兄弟俩应都有回到顿坑祭扫父亲,但目前尚无相关资料可证。倒是万历四十一年(1613)春,道周时年二十九岁,作有一首《癸丑春渡江出省旧居甫数日生平所爱强半分袂兴仲犹待仆至心言为别如复千里言辞不及执手悲猿怆鹤何能为怀灯下作诗拟黄鹤远别虽非其类情见乎词矣》的五言古诗,很多学者以此为据,认为当年黄道周是渡江回到铜山出省旧居;但笔者认为这其实是一次顿坑之行,这首诗文如下:

溅草何盘盘,不出石流间。

岩松当危峰,往往鸣天寒。

非不羡所居,路侧轮难宽。

十指向三峡,急欲为君弹。

晨风离上枝,音多故不欢。

百乐罗上堂,总以颓人颜。

言思千集胸,梦寐何能安。

昔日称交遊,日出河星残。

爱如飘荷花,春如断雷旛。

追求无多方,徒为除朝餐。

越雪寄炎南,虽凄犹太难。

况彼长离居,一心含万端。

挥涕与吾言,滂澜不可乾。

君裳亦吾衣,安得比双翰。

远者日以疏,近者日以单。

揽佩多伤心,所以碎琅玕。

白云间山川,哀哉何时还。

这次出省旧居之所以是再次回到顿坑,理由有三:一是从“渡江”这个交通形式可看出此行非到铜山。漳浦到铜山须走海路,即可从旧镇港乘船出发,经浮头湾绕古雷头,进入铜山湾;也可先从陆路到杜浔,然后从杜浔渡乘船横渡铜山湾至铜山港,这是以前铜山到漳浦的常规线路,尽管铜山民间有称铜山湾为内江之说,但从没称来往古雷之间为渡江。反之,要去顿坑,则要从云霄漳江渡口乘船渡江到十字牌保附近,再坐车到顿坑,这也是云霄漳江一条常规的交通线路,故诗中跋言“渡江”当指渡漳江。二是从旧居和故居的区别可看出到顿坑出省旧居更合理。黄道周作过另一首《秋后至故居过阿舅宅上见海色明净而阿舅将遂入燕偶成数韵》的五言古诗,这首诗就是黄道周回到铜山故居所写的,不但描写了“海屿湛清秋”“灏气识归帆”“潮水通碣石”等很多海上景色,也指出是秋后到“故居”。故居指祖辈长时间居住的、且当事人出生后童年时期与长辈生活的地方;旧居则指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故居通常只有一处,即故乡所在地的住所。旧居是除故居外的住处,可以一处,也可以多处。以黄道周措辞之严密,唯有铜山老家才称为故居,而顿坑等其他各地的居住处则称为旧居。三是从诗中的环境描写看,全部是山里景象。如“溅草”“石流”“岩松”“河星”都是山里景物,一句“路侧轮难宽”更是点明作者下渡口后还要乘车走窄窄的山路才到达旧居;换言之,若是到铜山,船至铜山港,上岸则可直接到家。

癸丑顿坑之行,黄道周住了数日,有没有去祭扫父亲青原公,还是不得而知,此时大哥已返回铜山故里,好友“兴仲”对待黄道周非常“至心”。临别当晚,俩人在灯下和诗,回忆过去的点滴和情谊,黄道周诗中写出“急欲为君弹”“昔日称交遊”“挥涕与吾言”“君裳亦吾衣”的真挚;也道出分别时“揽佩多伤心,所以碎琅玕”“哀哉何时还”的依依不舍,俩人感情十分深厚。“兴仲”应是黄道周在渔鼓溪顿坑一带的好友字号,不详为谁,留待后考。

渔鼓溪顿坑是黄道周一生难以忘怀的地方,至今还留有很多尚未探究清楚的黄道周行迹。本文仅仅是对其父青原公客死顿坑、二十九岁道周再次回到顿坑等史实做个粗浅的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力争更多成果出现,进一步完善黄道周在渔鼓溪顿坑的历史研究。

注释:

[1](明)黄道周撰:《离疚上》,《黄道周集》(四),翟奎凤、郑晨寅、蔡杰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第1710页。

[2][3](明)黄道周撰:《漳浦黄先生年谱卷上》,《黄道周集》(一),第84页。

[4](明)黄道周撰:《书嵇康〔琴赋〕后》,《黄道周集》(三),第974页。

[5]洪思撰:《黄子年谱》,《黄漳浦文集》(上),(明)黄道周著,(清)陈寿祺原编,王文径主编,香港:国际华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6]《漳浦黄先生年谱卷上》,(明)黄道周撰:《黄道周集》(一),第85页。

[7]张哲民:《黄道周之渔鼓溪顿坑考》,《闽台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期。

[8][9]黄乌森主编:《云霄霞洞黄氏族谱》,2010年印发,第101页、第109页。

[10]《漳浦黄先生年谱卷上》,(明)黄道周撰:《黄道周集》(一),第94页。

[11]《东山县地名含义汇编》,东山:东山县地名普查办公室,1981年印刷,第125页。

[12][13][14]王君艳、陈立群:《东山风物丛书·历代石刻》,福州:海风出版社2013年出版,第137页、第138页、第139页。

[15]东山县铜陵关隘顶《启裕派东门黄氏世系家谱》,清乾隆编,民国续编,手抄稿本,第13页、第14页。

[16][17](明)黄道周撰:《黄道周集》(五),《五言古诗》,第18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