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诗燕意象刍议

2019-11-12莫立民曹海月

中国韵文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燕子杜甫首诗

莫立民,曹海月

(湘潭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一 燕意象的原初意义

“燕”,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称其为象形字。许慎这样解释:“燕,玄鸟也。籋口,布翄,枝尾。象形。”“燕”是一种常见的鸟类,体型小而轻,毛色以黑色与蓝色为主,或间杂少量红黄色,尾巴像张开的剪刀。它是一种候鸟,常在人们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一般来说,我国古人常在候鸟身上寄托他们的亲情、恋情、乡土之情与人生感触,而燕就是他们常常吟写的对象。如《诗经.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又如盛唐诗人张九龄《咏燕》:“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这两首诗声情并茂,动静相间,不仅真切地状写出燕子的习性与形态,而且还通过燕意象的描写,刻画出诗人彼时彼刻的心理活动与人生感思,堪称中国古代咏燕诗中的名篇。

二 杜诗燕意象的意蕴

作为一代伟大的诗人,杜甫诗歌博大精深。其诗歌创作不仅反映重大的历史事象,有“诗史”之称,而且还对人类社会中的亲情、友情、思乡之情以及大自然的草木虫鱼有多样而深刻的展示,其中燕这一禽鸟就是杜甫诗中不时描写的对象。根据仇兆鳌《杜诗详注》一书统计,杜诗中专力写燕或涉及燕的诗歌合计共有51首,如《归燕》《双燕》《燕子来舟中作》《江村》等。“意象”一词,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出现得较早。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就有“窥意象而运斤”一语。又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所谓意象,大体而言,就是指渗透着作者思想情感而有所变化的自然物象。它是主观情志和客观物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二元结合体。简单地说,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杜甫诗中的燕子不是纯自然的物类,而是渗透着诗人情志心性的“燕意象”。在杜甫51首咏燕诗中,主要寄托着诗人长期漂泊流离、客居他乡的伤感情愫,也展现出他怡然自足的开朗情调,还不时流露出诗人心系民瘼、报效国家的赤诚心志。其分类如下:

(一)羁旅感伤与人生困顿的苦闷

杜甫一生虽有家中安居的时光,但为了求学、求官、交友,他时常漂泊在外。唐代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则身陷战乱之中,为朝廷辗转奔波,饱尝颠沛流离之苦。为此,他常常用诗歌直接描写他羁旅漂泊的生活情态。他在《旅夜书怀》诗中直接描写他羁旅漂泊的生活状况:“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又在《述怀》诗中备述他在安史之乱中所遭受的狼奔豕突之痛:“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不仅如此,杜甫还时常通过“燕意象”来间接抒发他所遭遇到的羁旅漂泊之苦与颠沛流离之痛,借此展现出他羁旅感伤、人生困顿的苦闷。

杜甫写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4)《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诗就写到燕子。这首诗中的燕子主要用来比喻许十一的高妙诗才,但这首诗的整体语境又隐然有一种羁旅感伤的气氛,因此诗中的“紫燕”也或多或少感染上这一氛围。诗曰:

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

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

何阶子方便,谬引为匹敌。

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

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

应手看捶钩,清心听鸣镝。

精微穿溟涬,飞动摧霹雳。

陶谢不枝吾,风骚共推激。

紫燕自超诣,翠駮谁剪剔。

君意人莫知,人间夜寥闃。

夜色沉寂,诗人听到许十一在声情并茂地诵诗,于是,他感受到一种风雅与纯净之美,这给“离索晚相逢”、漂泊在外的诗人带来了人间的温暖。诗人不仅对许十一诵诗的高超技艺与美感大加赞美,而且又借“紫燕自超诣,翠駮谁剪剔”这一诗句来奖誉许诗的超逸绝伦。诗末“君意人莫知,人间夜寥闃”两句意为许诗难遇知音,寂寥无人解会。这首诗的主旨是赞美许十一诵诗的美好与绝妙,但也隐含着诗人羁旅感伤的情怀。

杜甫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作的《立秋后题》诗,也写到燕子: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

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

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

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旧唐书》杜甫本传:“明年春,琯罢相。甫上书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此处所说“明年春”,即为乾元元年(759)春。这年春天杜甫好友房琯因事罢相,杜甫据理力争,同年初秋他也被朝廷罢去左拾遗之职,出为华州司功参军。杜甫这首《立秋后题》当为乾元元年(758)初秋他被罢职外放华州时所作。这首诗前四句写秋后之景,后四句抒发诗人被罢官外放时的惆怅心情。他以“秋燕”自喻,言被罢官外放,如燕子离巢,颇为孤独狼狈。是年杜甫年四十七,诗中所云“惆怅年半百”,举其成数而言也。这首诗中离巢而去的“秋燕”,不仅展现出诗人被罢官外放的苦闷,也透露出诗人对前途漂泊不定的担忧。

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的《归燕》诗,则为杜甫咏燕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诗云:

不独避霜雪,其如俦侣稀。

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

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

故巢倘未毁,会傍主人飞。

仇兆鳌 《杜诗详注》评此诗说:“《归燕》,伤羁旅也。上四咏燕归,下四咏燕来,方去而冀其复来,乃诗人忠厚之意。春色二句,作望燕之词。故巢二句,代燕作答词。《杜臆》:末乃自寓己意,虽弃官而去,非果于忘世也。”大体而言,这首诗诗人借诗中的“归燕”,既表达了作者羁旅感伤、人生困顿的苦闷,又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忠诚。以此,此诗既有“小我”的情绪,又有“大我”的境界,诗中所展现出来的坚定信仰与高尚品质,颇有几分战国屈原的风骨。屈原在《楚辞.哀郢》中的乱辞云:“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此外,杜甫借诸咏燕来表达其羁旅感伤情愫的诗还有《春日梓州登楼二首·其一》《春日戏题,恼郝使君兄》《春日江村五首·其四》等。这些诗或借燕子来抒发诗人客居异乡的孤独,或借燕子表达其身世漂泊的苦恼,或借燕子暗示他对家居安稳生活的向往,以此从不同角度多样态地描摹其人生困顿、羁旅感伤的情怀。

(二)思归、眷土、恋亲之情

杜甫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矢志不渝地忠于李唐朝廷,依依牵系着市井子民,而且,他还关爱他的妻儿,眷怀他曾经生活过的故土,以此,展示出他人格的善良与美丽。他关爱他的妻儿,其《月夜》诗写给妻儿云:“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其《月夜忆舍弟》诗则表达他的兄弟手足情深:“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除了这些直接抒写其思归、眷土、恋亲之情的诗歌外,杜甫还通过燕意象在其诗歌中或明或暗的抒写其思归、眷土、恋亲之情,从而从另一侧面展现他的人性之善与人格之美。

杜甫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作的《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甫时尝客游此县,于许生处乞瓦棺寺维摩图样,志诸篇末》诗,即通过燕子抒发诗人的思归恋乡之情。诗云:

诏许辞中禁,慈颜赴北堂。

圣朝新孝理,祖席倍辉光。

内帛擎偏重,宫衣著更香。

淮阴清夜驿,京口渡江航。

春隔鸡人昼,秋期燕子凉。

赐书夸父老,寿酒乐城隍。

看画曾饥渴,追踪恨淼茫。

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

这首诗为杜甫送别其友人许八而作。许八得到皇帝恩准,“归江宁觐省”,得以暂归故乡看望父母,这令杜甫十分羡慕。“圣朝新孝理,祖席倍辉光”,他认为朝廷以孝治天下,让许八“归宁觐省”,这不仅让许八尽了孝道,也让许八在同僚饯别的宴席上倍感荣光。然而,诗人却没有许八幸运,他有家难归,依旧在外漂泊,只好独自感叹。“春隔鸡人昼,秋期燕子凉”,春天远行的游子为早日回家听到雄鸡报晓就立马起床,但秋天的燕子却离开了自己的旧巢在迁徙的途中奔忙。诗中的燕子即是自然之燕,也隐然有有家难归、在外漂泊的杜甫身影。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杜甫赋写一首《赠别何邕》诗。诗中的燕子一方面比喻何邕像燕雀一样四处飘荡,另一方面也借此抒发诗人萍飘天涯、眷怀故土之情。诗云:

生死论交地,何由见一人。

悲君随燕雀,薄宦走风尘。

绵谷元通汉,沱江不向秦。

五陵花满眼,传语故乡春。

何邕为杜甫故交,曾任蜀地绵谷县县尉,但他马上就要调任长安。客居成都的杜甫对何邕很是羡慕,但也同情何邕像燕雀一样东奔西走:“悲君随燕雀,薄宦走风尘。”唐都长安是杜甫长期生活的地方,也是杜甫自认的他的祖籍之所在,所以,他在诗中拜托何邕,当他到了长安时一定要代自己向长安问好,也一定要将长安的新变化、好消息捎给自己:“五陵花满眼,传语故乡春。”

杜甫写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的《双燕》诗,一方面抒写他“旅食”异地的酸楚,另一方面又表达出他的牵亲眷土之情。诗云:

旅食惊双燕,衔泥入北堂。

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

养子风尘际,来时道路长。

今秋天地在,吾亦离殊方。

杜甫“旅食”在异乡,而双燕“衔泥入北堂”,与杜甫全家共同生活。在战乱之中,杜甫要艰苦地养育儿女,“养子风尘际,来时道路长”;而在战乱之中,杜甫又要被迫离开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今秋天地在,吾亦离殊方”。这令杜甫心中满怀苦楚,也让杜甫对自己的家人与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满怀歉疚与难舍之情。这首诗中的“双燕”则成为诗人抒发其牵亲眷土情愫的最好起兴对象。

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又创作《秋兴八首》首,其中第三首云: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秋兴八首》是杜甫客居四川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为杜诗七律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第三首描写晨曦中的夔府,秋高气爽,江色清澄,渔人散淡逍遥,燕子自由飞翔,但这种宁静带给诗人的不是轻松快乐,而是烦燥不安。杜甫如匡衡、刘向一样有才而不遇,但他年青时的朋辈则大多获得朝廷的重用,在京城长安官居高位。“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渔人逍遥,燕子轻快,但这轻快的秋燕已离开故巢,似乎又有眷怀故巢、不知前路在何方的感伤。

杜甫写于大历五年(770)《燕子来舟中作》诗,可称其咏燕诗中的代表作。诗中的燕子不仅是诗人看到的自然生灵,同时它也寄托着诗人漂泊异乡的感伤以及在客居异乡时思归、思念亲友的感情。诗曰: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声。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这是诗人晚年因为战乱流落湖南时所写的作品。全诗着力抒写诗人漂泊动荡的忧思。诗写燕来舟中,似乎是来陪伴寂寞的诗人,而诗人眼中的燕子,一会儿像自己的老朋友,一会儿又似乎幻化成为诗人自己。全诗体物缘情,浑然一体,使读者分不清究竟是人怜燕,还是燕怜人。这首诗以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通过描摹“燕子来舟”这一意象,形象且生动地抒写出诗圣杜甫彼时彼刻客居异乡时的感伤以及他思今故土与亲友的挚情。

在杜甫诗歌创作中类似用燕来抒发思归、思乡、思念亲友的诗,还有《柳边》《发潭州》《入乔口》《湘夫人祠》等作品。这些作品也像上述诸诗一样,通过燕这一意象,或明或暗地描摹出诗人思归、思乡、思念亲友等情愫,从而展现出杜甫情感之真与人格之美。

(三)积极向上、欢愉快乐或怡然自足的开朗情调

杜甫固然善于写悲情,可称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写悲情最为卓越的诗人之一。但作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杜甫是一位诗歌创作的多面手,他写欢愉之情的诗歌也十分出色,可以和他笔下的感伤诗相颉颃。杜甫的咏燕诗也有一些写欢愉之情的成功作品。

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741)的《李监宅二首》曾写到燕子。这首诗中的燕子没有杜甫诗中常见的感伤基因,倒有几分积极向上的明快情思。诗曰:

华馆春风起,高城烟雾开。

杂花分户映,娇燕入帘回。

一见能倾坐,虚怀只爱才。

监车虽绊骥,名是汉庭来。

这首诗为《李监宅二首》中的第二首。仇兆鳌 《杜诗详注》论此诗曰:“次章称李监好客,从宅景叙入。风起、雾开,春晴晓色。花映、燕回,春时景物。李监能倾倒座客,以其有爱才虚怀也。骥困盐车,比官之闲冷。然天马来自汉庭,终当大用,盖李为宗室之臣也。正与前首‘王孙’相应。”李监为杜甫故交李令问,他是唐宗室子弟,曾任秘书监,故杜甫称其为李监。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李监家中做客,他感叹李府华美绮丽,又对李监怀才不遇表示惋惜。不过,杜甫此时的心情并不消沉,相反倒有几分奋进之心。他劝李监不要因为暂时的怀才不遇而沮丧,理应用平和之心来对待,他相信李监最终必定会为朝廷所重用:“监车虽绊骥,名是汉庭来。”诗中“杂花分户映,娇燕入帘回”中的燕子也不是感伤消沉的燕子,而是送来春天温暖、积极向上的燕子。这些在李监家中翩翩飞翔的“娇燕”,不仅温暖了杜甫的心,也让李监的家宅充满了生机活力。

杜甫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的《江村》诗也写到燕子。诗中的燕子“自去自来”,逍遥自在,生动地展现出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与怡然自乐的心绪。诗曰: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前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饱尝战乱与漂泊之苦的杜甫终于在成都定居下来,并在成都浣花溪傍建成一草堂,他的心情愉快而欢乐。诗人写作此诗借景抒怀,抒发他悠然自得的心情。诗歌首联描绘江村“清江一曲”的优质生态。颔联描写燕子“自来自去”,鸥鸟“相亲相近”,江村景色的美好跃然纸上。颈联则写老妻以纸画棋盘,幼子弯针做钓钩,逍遥自在,各得其乐。尾联直抒其怀:只要有口饱饭吃,全家人团聚在一起,我已足够幸福,还有什么希求的呢?全诗状景抒情生动贴切,且有浓浓的生活情趣,不管是诗中的燕子、水鸥、江流、老妻、稚子,乃至一花一草,均逸荡着快乐与闲适的气息,充溢着欢愉的情调。《读杜心解》:“萧闲即事之笔。”《杜诗镜铨》:“诗亦潇洒清真,遂开宋派。”

杜甫作于上元二年(761)的《水槛遣心二首》诗,也写于其定居杜甫草堂时期。诗中的燕子与《江村》诗一样,寄予着诗人怡然自得的欢愉情趣。仅举其中的第一首: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作品通过描绘宏敞的自然空间和恬静的草堂环境,状写出诗人远离尘世喧嚣的愉悦心境和对大自然的赏爱之情。“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是历代被广为传诵的杜诗名句。诗人于此遣词用意精微细致,描写景物生动逼真。“出”,状写出鱼儿的调皮与欢欣,“斜”,描绘出燕子的欢快与轻盈。叶梦得《石林诗话》评论这两句诗云:“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鱼常上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胜 ,惟微风乃受以为势 ,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句。”

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与永泰元年(765)还创作了《绝句二首》和《喜雨》诗,这些诗同样写到燕子。诗中的燕子或在“春风花草香”中轻快飞翔,或在久旱逢甘霖中翩翩起舞。《绝句二首》之第一首曰: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喜雨》诗曰:

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

入空才漠漠,洒迥已纷纷。

巢燕高飞尽,林花润色分。

晚来声不绝,应得夜深闻。

第一首《绝句二首》描写春回大地的美好景象:阳光灿烂,和风习习,风儿送来花草的清香,此时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江边暖和的沙滩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第二首《喜雨》诗写南方久旱无雨,但突然之间雨丝飘飞,于是鸟巢中的燕子高兴得展翅高翔,而树木花草也因为这场大雨显得分外葱郁。这两首诗均写诗人愉快开朗的心情,诗中的燕子则烘托出诗人彼时彼刻的好心情,是诗人彼时彼刻好心情的最好映衬。

杜甫通过燕意象来写其积极向上、欢愉快乐或怡然自足的开朗情调的诗还有《徐步》《江涨》《春归》《即事》《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乘雨入行军六弟宅》《堂成》《狂夫》《为农》《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等,这些诗歌从不同侧面抒发出杜甫即事即景生发出的好心情,也展示出杜甫丰富多样的情感与心性,诠释出杜甫人格的深邃与高尚。

(四)报效国家的赤诚心志

杜甫最被后世史家称道的地方,就是其对国家与人民的忠诚。《新唐书》论杜甫忠君爱国之心曰:“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全唐诗》说杜甫诗歌创作特质云:“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

开元25年(737),青年杜甫写作《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一诗。此诗写得胸襟坦荡,气度高远,其中“翻幕燕”意象体现了诗人的凌云壮志与报国之心。诗曰:

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

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

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相邀愧泥泞,骑马到阶除。

诗的前半段描写云层之厚与雨势之大,展现出一幅气势磅礴的情景,后半段则表达了自己邀约许主簿的诚意以及让对方冒雨前来的歉意。此诗对许主薄等贤人充满敬意,而“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虽为描写雨势之大的写景之句,但“翻幕燕”“落河鱼”两意象也隐然有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苦闷之意。《杜诗详注》曰:“《左传》:吴公子札聘于上国,宿于戚,闻孙林父击钟,曰:‘夫子之在此,犹燕之巢于幕上。’严有翼曰:‘幕非巢燕之所,此言其至危。’”

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创作的《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中,杜甫又写到一只在“宫殿风微”中展翅高翔的燕子,这只燕子凌云直上,体现出诗人深藏在胸中的奋进之心。诗曰: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豪。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唐肃宗时中书舍人贾至曾创作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诗,此诗主要表达贾至对朝廷的忠诚与感恩之心。诗云:“银烛熏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对于贾至此诗,杜甫、王维、岑参等人都作了和诗。杜甫这首和诗,首先描绘皇宫桃花盛开,春色融融,旌旗在和风中拂动,宫中燕雀展翅高翔,继写贾至父子均获朝廷恩宠,贾至对朝廷表达感恩之情合乎情理,也必须如此。这首诗既赞美了朝廷,又赞许了贾至,同时也间接表达杜甫对朝廷矢志不渝的忠诚。诗中描写的那只“宫殿风微燕雀高”的燕子,也恰如其分地展示出杜甫高远而感恩的心情。

杜甫借咏燕来表达其忠君报国心志的诗还有《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题郑县亭子》等,这些诗歌与上述《对雨书怀走邀许主簿》诸诗共同抒写出杜甫对朝廷的忠诚与对天下百姓的关怀,展现出杜甫作为伟大诗人的博大而高远的胸怀。

三 结语

燕是一种候鸟,春来秋去,迁徙漂移。明人李时珍说:“燕大如雀而身长,衔口丰颔,布翅歧尾。背飞向宿,营巢避戊己日。春社来, 秋社去。其来也,衔泥巢于屋宇之下;其去也,伏气蛰于窟穴之中。”燕子由于其美丽的外形与特质突出的生活习性,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古人的歌咏对象,他们或借燕来表现春天的美好,表达爱春、惜春之情,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欧阳修《采桑子》中“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或借燕表现恋情的真挚与思念恋人的缠绵,如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张可久《清江引》“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或借燕抒发时事变迁、今昔盛衰的感概,最著名的当属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还有晏殊的《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杜甫的咏燕诗也是借燕这一意蕴丰富的自然形象,寄托他多样态的内心情感,从而形成杜甫诗歌独特的抒情模式。杜甫通过燕意象的刻画,不仅展示出他情感的丰富与细腻,也展示出他人格的高尚与纯洁,比照其真实描绘现实生活的“诗史”之作,杜甫的咏燕诗从另一个空间向人们展示他的杰出与卓越。

猜你喜欢

燕子杜甫首诗
《上课没人抢》
登高
燕子
燕子叫
绝句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燕子一家
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