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校图书馆地方专题文献建设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以六盘水“三线”文献建设为例
2019-11-12丁克
丁 克
(六盘水师范学院 a.图书馆;b.“三变”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贵州 六盘水 553001)
“三线”历史是六盘水的“根”,“三线”企业是六盘水的“本”,“三线”精神是六盘水的“魂”。六盘水因“三线”建设而诞生,因“三线”建设而不断发展。“三线”文献记录和呈现了“三线”时期六盘水的方方面面,是“三线”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文献建设是图书馆得以发展的基础,地方文献是图书馆中重要的特色文献之一,重视地方文献的建设既具有保存文献和传承地方文化的作用,又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良性发展。在六盘水这样一座新兴工业城市发展转型中,利用好“三线”这一灵魂性的文化资源,对在全市全域旅游发展中塑造出特色旅游文化形象,以“三线”文化品牌打造城市新名片,助推地方旅游大发展、大繁荣,保护和恢复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1 六盘水“三线建设”发展概况
1.1 “三线建设”发展历程
六盘水位于贵州西部、云贵高原东部一、二级台地斜坡上,地处长江上游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岭,是20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一座多民族聚居的能源材料工业城市。新中国时期,国家在西南地区实施“三线”建设,因六枝、盘县和水城三县煤矿资源丰富,在该地区建立起重点煤矿基地。1978年12月18日,国务院批准六盘水地区改为六盘水市,下辖六枝、盘县、水城3个特区,六盘水正式诞生并发展至今。由此,“三线”建设孕育出的六盘水,一直秉承“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六盘水“三线”文化。当前,虽然城市在转型发展,但是“三线”精神依旧是这座城市发展的核心精神。
1.2 六盘水“三线”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
六盘水的旅游发展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在“三线”文化旅游方面也有取得较好的成绩。例如,2013年8月,以“三线”文化为主题的“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首先落地六盘水,对社会大众开放,并以此为中心建成“三线”邮政局、“三线”职工食堂,打造出特色鲜明的“三线”文化创意小镇,成为六盘水重要的红色旅游景观,也是新时代六盘水人的精神文化高地。虽然旅游业发展蓬勃,与“三线”相关的文化长廊、文化基地也在持续建设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注重实体建筑的建设,文化元素及内涵建设相对不足。大量资金投入到外在的设施建设上,附着一些简单的文化元素,在视觉上呈现出“三线”文化的气息,但是真正的“三线”文化内涵及“三线”精神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游客难以更深层次地体会到“三线”精神。二是对“三线”文化的挖掘和利用不深入。在“三线”旅游开发中,缺乏一些具有吸引力的“三线”文化衍生品牌,游客多是“到此一游”,文化消费力度不足,旅游发展的带动效果不明显。三是没有形成一个体系性的“三线”文献资源中心,对“三线”文化的传承、教育支撑不够,研究基础资源缺乏,品牌建设滞后,对“三线”文化的宣传、展示、推广较少,这也使得“三线”精神难以达到“中国凉都”的品牌效应。上述这些都是在发展“三线”文化旅游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2 “三线”专题文献建设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2.1 “三线”专题文献建立的战略意义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对文化强国战略高度重视,文化部和财政部也于2014年8月出台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指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有利于深挖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的繁荣复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个国家的文化源自于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并以此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地区文化的繁荣发展是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的前提和基础。2017年,《贵州省十三五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出台,规划出贵州省“十三五”期间全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整体蓝图,要求深挖贵州省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资源,以“大文化助推大扶贫”为主线,推动全省文化育民、文化励民、文化惠民和文化富民工程建设,重点实施文化助推脱贫工程、文化数字建设工程、文化精品打造工程、文化基础建设工程、文化服务大众工程、文化活动品牌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交流提升工程和人才高地建设工程建设的“十大工程”,并以此打造多彩贵州民族文化的“十大品牌”,六盘水的“三线”文化品牌建设也位列其中。
文化品牌是一个地区文化个性与魅力的凸显和文化符号,对于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来说,“品牌就是传播力、生产力、竞争力和发展力”,它体现出一个区域的精神文化和理想追求,凝聚了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六盘水“三线”文化品牌代表了六盘水这座城市的形象,体现了六盘水人的精神文化追求,凝聚了地区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也是城市经济得以发展的内生动力之一,但是文化品牌的打造离不开基础资源的支撑。六盘水“三线”专题文献的建设通过收集整理大量“三线”时期的文献和关于该时期的一些记录、研究等文献资源,不仅强化了对“三线”文献的保护,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在“三线”文化品牌的构建中提供文献资源支撑,是“三线”文化寻根的重要源头。与此同时,六盘水“三线”专题文献的建立也是强化地方软实力的重要基础和依托,在当代文化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 地方高校图书馆“三线”文献建设的可行性
六盘水依托“三线建设”而崛起,其“三线”文化资源随着历史的发展得以积淀,逐渐丰富,成为六盘水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三线”时期留存下来的“三线”文化遗产,包括大量的物质遗产(如厂矿、建筑遗址、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精神财富(如“三线”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企业文化、人文文化等)和文献资料(如文件、手稿、著作、传记、文学创作、图片、影像资料等),这些都是“三线”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三线”精神得以传承的重要载体。这些“三线”时期最珍贵的文献资源,是建成六盘水“三线”专题文献的基础。六盘水师范学院作为六盘水的本土高校,是地方文化传播和发展的中心。其在2014年成立了六盘水师范学院“三线建设文化研究中心”,从“六盘水‘三线’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发展”“六盘水区域地方史研究”“六盘水区域地方文献研究”三个方面开展研究。这为六盘水“三线”专题文献的建设创造了先决条件。2016年,六盘水师范学院图书馆倡导社会力量联合“三线建设文化研究中心”和其他地方文化研究机构参与建设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经过两年的建设,现已初具规模。“三线”文献资源在不断增加,相关的科学研究在不断开展,涉及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
总之,在六盘水的地方高校图书馆开展“三线”专题文献建设有多方面的优势:一是地域优势。六盘水这座城市因“三线建设”而生,城市本身就是一部“三线”的发展史。六盘水师范学院图书馆立足地方,在资源的挖掘、收集整理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二是研究队伍庞大。大量学者对“三线”文化从不同方面开展研究,以科研项目的形式挖掘和收集“三线”文化资源,同时以科研成果的形式创新“三线”文化、发展“三线”文化,不断丰富“三线”文化的内涵。三是地方政府、高校的重视。当前,随着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战略发展需求,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高度重视,促进了地方文献的挖掘、保护和利用。四是地方文化旅游发展的必然性。旅游的发展需要文化内涵的支撑和推动,“三线”文化作为六盘水人的核心“精神文化”,在文化旅游发展中“三线”文化的品牌定位必不可少。这些都是六盘水“三线”专题文献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三线”专题文献库建设的必要支撑。
3 六盘水“三线”文献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旅游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生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活。”对于经济社会来说,旅游是一种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对于文化事业而言,其又属于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二者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统一性。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又被称为“无烟产业”和“朝阳产业”,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其市场前景巨大,发展势头良好。将地方的特色文化融入到旅游发展中,打造形式多样的工业旅游文化产品,赋予旅游更多的文化内涵,让文化成为旅游发展“精神灵魂”,提升区域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具体来说,六盘水“三线”文献对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以下方面。
3.1 对文化旅游资源挖掘的指导作用
“三线”文献记录了六盘水“三线”建设时期建筑遗址、生产生活、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的资料,以文字、图片、文件、手稿、影像资料等载体真实还原了“三线”建设的许多真实场景、历史人文。如六盘水师范学院图书馆现存的《六盘水三线建设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记录了六盘水“三线”建设的点点滴滴;又如《三线风云》节选汇编了众多与“三线”相关的历史文献、学者专著以及“三线”建设亲历者的回忆录,通过不同的人物从不同角度讲述着“三线”建设的风雨历程。文献记载中的内容描述给后人再现了当时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当地旅游景点的开发提供了翔实的依据和可靠的参考,对文化旅游挖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3.2 文旅融合,提升旅游文化软实力
目前,六盘水“三线”旅游开发中,虽然建成了“三线”建设博物馆、“三线”文化创意小镇、“三线”食堂等旅游景观景点,但是“三线”文化旅游产品和品牌却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吸引力。因此,六盘水“三线”旅游的发展,无论是旅游工作者或者文献工作者都应该对“三线”文化和“三线”精神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有针对性地提供有关“三线”文献信息,以增加旅游产品的深度,塑造六盘水个性的旅游文化形象。让游客在六盘水旅游观光的过程中,不仅能感受六盘水清凉的气候、美味的饮食、独特的建筑,也要让游客全方位地感受到六盘水“三线”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韵味,以及“三线”建设者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文旅结合、文旅融合是提升旅游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障,也是保证六盘水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3.3 创新发展,丰富旅游产品内涵
对“三线”书籍、图片、影视资料等各类文献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为开发“三线”旅游的开发者和旅游从业者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智力支持,也可以让旅游者阅读相关“三线”文献从而获得系统丰富的“三线”知识和旅游推介信息。“三线”文献的开发利用和推广激发了游客的旅游兴趣,同时也让游客感受“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三线”精神,启发游客的智慧和勇气,对“三线”文化旅游的对外宣传与推陈出新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线”文化不仅是“三线”博物馆、“三线”食堂或者“三线”创意小镇这些实物,还有关于“三线”建设那段艰辛历程凝练和沉淀下来的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畏艰险、不怕吃苦、自强不息的“三线”精神。即使在今天,“三线”精神仍然适用于新时代建设。而对于“三线”精神和“三线”旅游产品内涵的提升需要重翻“三线”文献,从历史文献资料中去查询、提炼、丰富和创新。
3.4 辅助景区宣传拓展,提升知名度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设备完善的旅游设施和全面周到的旅游服务。其中,翔实而成体系的建设风貌旅游资料、景点历史资料、自然旅游资料、地理风土资料和人文旅游资料等文献资料对景区的宣传拓展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它是游客了解当地旅游资源和旅游文化的重要依据;是旅游业界编写旅游指南和开发旅游新景点的重要参考; 是当地导游从业者自身业务知识学习和制订旅游发展计划的重要理论基础。
记录着“三线”建设发展历程的系列“三线”文献资料可以为旅游从业者培训学习提供培训材料、为旅游宣传人员撰写宣传资料提供素材、为市民游客了解“三线”文化提供依据。高校图书馆通过书展、微信、微博、QQ等协同开展“三线”旅游文献资源的阅读、推广、宣传等活动,推广形式的多样化和丰富的文献资源,有利于促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文化传承。同时,还进一步宣传“三线”文化和“三线”精神,提高“三线”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展“三线”景区的宣传渠道,实现“三线”景区的良性发展。
4 结 语
“三线”文献记载了“三线”建设的艰辛历程,是对“三线”建设时期在建筑艺术、历史人文和风土人情方方面面的记载和传承,是深化“三线”旅游文化内涵的依据和参考,是丰富游客“三线”知识的基本素材。“三线”文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三线”旅游的开发和发展,同时,“三线”旅游的长足发展也会反过来丰富和提升“三线”文献资料的数量与质量。“三线”文献和“三线”旅游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共同促进了地方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