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的形象塑造

2019-11-12劳晓辉

北极光 2019年7期
关键词:大众主持人环境

⊙劳晓辉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以往的通讯传播方式发生了转变,逐步削弱了电视传播的优势。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以及传播媒介等做出了改变。电视传媒主持人的形象塑造也随之不断完善,在形象塑造上,主持人突破了一贯主持风格的限制。在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形象塑造的发展方向是转变为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在社会传播中,由于主持人是公众形象,因此大众对其外在形象、知识修养及语言表现等方面有着极高要求,当前主持人的发展主要趋势是准确把握主持人形象,塑造个人品牌形象。当前,因为电视节目形式多元化发展,使得大众转变了对主持人的陈旧认知观念,同时要求主持人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因此,研究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人形象塑造发展新方式,对增强电视节目传播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节目的核心灵魂,塑造其良好的荧屏形象是众多因素影响下的结果。外在视听形象的规划、内在文化底蕴的体现、语言表达的方式以及社会标准的约束,都是组成电视主持人荧屏形象塑造的主要因素。而新媒体传播和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传播大致相同,在实时互动和传授身份界限模糊的新媒体传播过程中,主持人作为媒体“人格化”代言人,有必要重新审视其形象塑造。

电视传播的基础是信息,在新媒体环境下,海量信息难辨真假。媒体的发展为大众带来了更多的信息获取能力,然而受到文化素养及媒介覆盖范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众鉴别能力有限。因此,主持人作为大众和信息之间的把关人,其必须具备较高的鉴别能力,凸显把关人作用,整体审核信息,保证信息价值来源的真实性。优秀的主持人应具备极强的信息配置控制能力,可以在瞬间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具有价值的新闻观点,有序处理碎片化的信息。同时,利用新媒体传播举措,根据不同的受众采用不同的信息配置方法,从而提高主持人传播能力,并获得立体传播效果。

与外在形象塑造相对比而言,大众更愿意关注主持人内在形象塑造。所以,主持人形象塑造应是由内至外的。内在形象塑造囊括道德价值观与个人文化修养等方面。支持人应坚守应有的底线,保持初心,面对复杂的社会竞争和压力,保有媒体人特有的社会温情与职业素养,为人民群众服务。而这些内在形象的塑造,必须通过实践积累与时间积淀。可以说,只有主持人对主持行业抱有高度热忱,才会自发地塑造自身内在形象。

大众普遍是通过第一印象来评价主持人形象,尽管主持人外貌形象是其自身优势条件,但大众依然会评判主持人妆容和服饰基本外在形象方面,通过主持人语言、动作及表达等可进一步呈现主持人整体外在形象。此外,主持人需要拥有良好的镜头感,掌握媒体工具操作流程,在语言演播、舞台控制及跨界主持等方面也必须具有较好的基本能力。在视听说三位一体作用下,主持人的荧屏形象效果也是电视媒体质量和水平的一种直接体现。主持人同时是媒体形象与社会形象的代表。因此,主持人必须时刻保持自身良好形象,提高外在形象,并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从而回馈社会。

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环境影响到了主持人形象塑造,因此,需要优化新媒体环境,加强媒体行业内部的自律自省力度。主持人形象塑造需要从社会和职业两方面同时进行强化,并创造良好的行业环境,建立完善的新媒体法制制度,减少社会不良舆论影响,构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总而言之,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媒体传播形态有所变化,并为主持人形象塑造提供了全新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对此,应持续关注主持人形象塑造的被动性与主动性两方面问题。大众传播更多的是单向传播,突出主持人地位。但是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主持人形象塑造和定位应加强自身主动性,同时时刻预防因为网络形成的被动塑造。现阶段,简单的信息已经难以满足大众需求,信息中的价值关怀是优秀主持人的形象重点,这也是今后新媒体环境下的主持人形象塑造的根本所在。

猜你喜欢

大众主持人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