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真理与学统
——略论新中国70年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史

2019-11-12◆李

长江文艺评论 2019年5期

◆李 松

本文所说的“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是指在湖北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性学术群体所创造的文学理论与批评成果,而这里的“文学理论与批评”并非指以作家、作品、文学现象为对象的鉴赏型文学评论,而是指对于理论问题的反思性批判以及批评理论的建构,具体包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的批评以及批评理论与批评史。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湖北文学理论与批评史,回顾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筑梦之思、逐梦之路与圆梦之旅,无疑可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

一、中国古代文论与批评

武汉大学文学院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名家云集、代有传人,以龙学重镇闻名。程千帆在中国古代文学、校雠学与文学批评方面多有建树。建国后在文学理论与批评方面有《文学批评的任务》《关于文艺批评的写作》《文论十笺》等专著。吴林伯终生专治《文心雕龙义疏》,历时四十余载,将校勘、训诂、文本分析与理论的阐述相结合,在校注的基础上提出理论见解,体现了朴学的坚实学养。王文生与郭绍虞合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及一卷本)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成为中国文论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旅美期间,王文生撰写了《中国美学史》(上下卷),以及《中国抒情文学思想体系丛书》(分为《论情境》《论情味》《论情与气偕》《情为何价》《诗乐同源与诗情画意》《诗音志源流》六部)。在王文生的三位首届硕士研究生中:程亚林著有《诗与禅》《近代诗学》《悲剧意识》,刘良明著有《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近代小说理论批评流派研究》,乔惟德著有《唐代诗学》(合著)。罗立乾的批评史研究史实、鉴赏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其《钟嵘诗歌美学》《白沙集》具有独特的思想贡献。刘纲纪是中国著名的美学家、实践美学的代表之一,在国内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主要著作有《中国美学史》(第一、二卷)、《美学与哲学》《艺术哲学》《〈周易〉美学》《书法美学简论》《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易中天是文学史家胡国瑞的研究生,在武汉大学工作期间完成了《〈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教育学》《艺术人类学》等著作。新时期以来,珞珈山戏曲研究有两位大家,其中一位是郑传寅,他的《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中国戏曲文化概论》《古代戏曲与东方文化》《欧洲戏剧文学史》《欧洲戏剧史》在国内享有盛誉;另一位邹元江既有青年时期的舞台经验,又有深厚的中国哲学、中国美学与戏曲理论学养,其论域放眼古今、横跨中西,著有《梅兰芳表演美学体系研究》《论意象与非对象化》《中西戏剧审美陌生化思维研究》《行走在审美与艺术之途》《戏剧“怎是”讲演录》《汤显祖新论》《汤显祖的情与梦》。古代文学专业的陈文新与陈水云兼治文学史与诗学。陈文新的主要理论著作有《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明代诗学》《明代诗学的逻辑进程与主要理论问题》《中国小说的谱系与文体形态》《集部视野下的辞章谱系与诗学形态》。陈水云主要从事词学、明清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深谙朴学家法,强调言必有据,不发空论,善于梳理史实、萃取文史精华。他的著作《清代词学思想流变》《中国词学的现代转型》《中国古典诗学的还原与阐释》《二十世纪清词研究史》《清代词学发展史论》《清代诗学》在学界具有一定的话语权。李建中是善于开拓学术新领域的领军型学者,在不同的研究方向攻城掠地、步步为营。汉魏六朝文论是其最早涉足的领域,有《心哉美矣——汉魏六朝文心流变史》《乱世苦魂——世说新语时代的人格悲剧》《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玄学与魏晋社会》等著作;后来开拓了《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钻研《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研究》;继之以《批评文体论纲》《体:中国文论元关键词解诠》,开拓了中国文体学批评的新天地。高文强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传统文化与中国文论、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学等研究,坚持实学与理据并重,通过《佛教与永明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论范畴发生史〈老子〉卷:道法自然》《东晋南朝文人接受佛教研究》等著作走出了个性化的批评之路。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名师荟萃、文脉悠长,是华中地区文论研究的重镇。王先霈是中国当代颇具影响的文学理论家,学识渊博,论域宽广,著有《小说技巧探赏》《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文学心理学概论》《圆形批评论》《佛语哲思》《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等。黄念然在中国文论学术史研究方面造诣深厚,钩玄稽要,高屋建瓴,著有《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文论卷》《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转型》《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稿》等。

湖北大学中国文论、美学研究的积淀深厚,名家辈出,在国内影响很大。郁沅是中国美学史研究的重要学者,著有《中国古典美学初编》《古今文论探索》《文学审美意识论稿》《心物感应与情景交融》,其《感应美学》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具有原创性贡献。邹贤敏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研究,其思想开明、视野宏阔、锐意求新,著有《真实性:美学的范畴》《邹贤敏学术文集》等。

三峡大学的研究群体在文学阐释学方面独树一帜。邓新华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论与美学研究,著有《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等。刘月新致力于现代阐释学、接受理论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研究,著有《文学与对话》《解释学视野中的文学活动研究》等。桑大鹏从事文艺学、哲学阐释学和宗教哲学研究,著有《三种华严及其经典阐释研究》等书。

湖北民族大学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有两位女将,学术发展风头正健。柳倩月著有《诗心妙悟——严羽〈沧浪诗话〉新阐》《文学创作论》《晚明民歌批评研究》,张金梅著有《〈春秋〉笔法与中国文论》。

湖北师范大学的批评史研究亦有特色。石麟著有《中国古代小说批评概说》《说部门谈——中国古代小说论集》《稼稗兼收——中国古代诗词戏曲小说论集》。张开焱在神话学、叙事学等领域具有开创性的贡献,著有《神话叙事学》《文化叙事学》《开放人格——巴赫金》《世界祖宗型神话——中国古代创世神话源流与叙事类型研究》等,体现了中国学界的新水平。王守雪的徐复观研究可圈可点,开掘深广,著有《人心与文学——徐复观文学思想研究》《两汉文论新释——以徐复观两汉思想史论为基础》。李有光长期致力于中西解释学比较研究和文化研究,试图建构中国古典诗学解释学理论体系,著有《中国诗学多元解释思想研究》《孟子解读》《老子解读》等。

江汉大学在生态美学研究方面另辟新径,张皓著有《中国美学范畴与传统文化》《潜创作论》《中国古代艺术理论论纲》《古典诗词通论》《儿女情长话红楼》《中国文艺生态思想研究》等。彭松乔进一步向生态美学与生态批评拓展,著有《生态视野与民族情怀:生态美理论及生态批评论稿》。

二、中国现当代文论与批评

武汉大学於可训是中国当代著名批评家,其学科训练的根基在中国古代文论,能如他熟练灵活地化用古典文论资源者,在当代文学的批评界并不多见。虽然他以当代文学评论、文学史研究著称,但是在理论与批评方面颇有建树,著有《批评的视界》《新诗史论与小说批评》《当代诗学》等,晚年以《文学批评理论基础》自成一家。昌切的文史哲知识结构十分完备,独具识见。他的《世纪桥头凝思:文化走势与文学趋向》《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脉》《思之思: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论》以思辨见长、以思想名世,走上了黑格尔式的思想者之路。时期以来,武汉大学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社会主义文艺批评理论方面有独到的探索,产生了所谓的何、张、李“三驾马车”。何国瑞与张居华合著有《思考与寻根——毛泽东文艺思想体系新探》《文艺美学引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系统论》《古今中外名家论文艺创作规律》《论“两结合”的实践性和科学性》等,在学术界反响很大。李希贤著有《文艺典型系统引论》《潜创作论》(合著)等。

华中师范大学是中国新文学学会驻会单位。黄曼君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既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为主业,又擅长进行形而上的思想探索,他的著作《新文学传统与经典阐释》以及主编的《中国近百年文学理论批评史》《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具有开创学术空间的重要贡献。

湖北大学周勃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人物,在1956年以非凡的勇气发表《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在文坛引起极大反响,后来出版了《永恒的困扰——文艺与伦理关系论纲》《文学思存集》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古远清是国内华文文学研究的著名学者,著述等身,声名远播两岸三地,其理论与批评著作包括《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中外粤籍文学批评史》以及待出版的《战后台湾文学理论史》等。

江汉大学吴艳从事文艺理论、文学批评、中国近代文论、延安文艺研究和武汉作家研究,将史料整理、文本分析、文学史观照以及文论反思相融合,著有《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成功奥秘》《壁垒间的桥梁——闻一多与艾略特诗学启示录》《文学批评的三维透视》等。庄桂成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批评与中外文论关系研究,著有《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论》《俄苏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教程》等。

三、西方文论与批评

武汉大学的张荣翼主要从事西方文论、文学哲学与文化研究,《冲突与重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问题》《理论之思》《文学史哲学》《文学研究的知识论依据》等多部著作灌注了其毕生的心血。冯黎明的海德格尔式哲学诗性体现在《技术文明语境中的现代主义艺术》《走向全球化——论西方现代文论在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界的传播与影响》以及《学科互涉与文学研究方法论革命》等著作中。张箭飞崇尚“缜密地想,优美地写”,以《鲁迅诗化小说研究》等作品名世,在国内开创了文学与风景研究新天地,真正将人文、社科、理工的观念与方法融会贯通。赵小琪从事比较文学与台港澳暨海外华语诗学研究,其著作《台湾现代诗与西方现代主义》《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当代中国台港澳小说在内地的传播与接受》《比较文学教程》《西方话语与中国新诗现代化》《跨区域华文诗歌的中国想象》《跨文化的传播与接受——20世纪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在国内有重要学术影响。涂险峰主要从事西方文学与哲学关系研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比较诗学研究,其《质疑与对话》等学术专著以及《从昆德拉的“第二滴眼泪”到现代人的信仰姿态》《神圣的姿态与虚无的内核——关于张承志、史铁生、北村、圣·伊曼纽和堂吉诃德》等论文,具有深刻的学术启思价值。刘春阳是“80后”美学研究新秀,主要从事美学理论、西方中世纪美学、艺术社会学等研究,著有《审美与救赎:奥古斯丁美学思想研究》等。

华中师范大学挂靠有全国性学术团体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孙子威曾经师从著名诗人和学者黄药眠,有《美学沉思集》《文学原理》《孙子威文艺美学论集》《艺术的辉煌与艺术家的痛苦》等著作传世。张玉能创立了新实践美学理论,著有《西方美学通史》(第4、5卷)、《西方文论思潮》《西方美学思潮》《审美王国探秘》《美学教程》《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文艺学的反思与建构》《新实践美学论》《席勒美学论稿》《新实践美学的传承与创新》等。邱紫华主要从事东西方美学史、美学理论及悲剧等方面研究,著有《悲剧精神与民族意识》《东方美学史》(上、下卷)、《东方美学简史》《东方美学与艺术》《印度古典美学》,以及《西方美学史》中的第二卷《文艺复兴——启蒙时代美学》《思辨的美学与自由的艺术——黑格尔美学引论》等。孙文宪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学研究,主编《文学理论导引》,其研究成果有《文化研究与“问题意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知识状况——以文化批评为视角的反思》《语言批评的世界——求索于言意之间》《话语分析:文学言说中的文化选择——语言批评方法论研究之一》《作为结构形式的母题——语言批评方法论研究之二》《批判理论与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试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话语的形成》等,每篇论文都有独到的理论见解。胡亚敏是中国西方文学理论中生代的代表性学人,主要从事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文论、比较文学和叙事理论研究,其《叙事学》《比较文学教程》均为国内有影响的代表性成果,《中西之间——批评的历程》《西方文论关键词与当代中国》在学界也有口皆碑。聂珍钊是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领域重要的领军人物,提出了文学伦理学主张,其研究成果有《外国文学史》《汉克·雷泽尔诗文选》《哈代学术史研究》《哈代研究文集》《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文学伦理学批评及其它》等。邹建军在文学伦理学与文学地理学方面有开拓性创获,主要著作有《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和”的正向与反向:谭恩美长篇小说伦理思想研究》《李魁贤诗歌艺术通论》《现代诗学》《现代诗的意象结构》《大中华诗学》《中国新诗理论研究》等。苏晖是新世纪新生代学人的优秀代表,主要从事欧美文学、文学伦理学批评、比较文学和喜剧美学研究,其《黑色幽默与美国小说的幽默传统》《西方喜剧美学的现代发展与变异》《执中鉴西的经世致用与近代社会转型》(合著)等著作选题独到、新见迭出。王庆卫横跨中西文论,具有深刻的理论思辨能力与鲜活的审美眼光,其主要成果有《丑的轨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形态研究》《新实践美学论》(合撰)等。韩军主要从事海外汉学、文学批评理论研究,著有《跨语际语境下的中国诗学研究》《黄河三角洲古风物诗整理研究》(合著)、《20世纪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史》(合著)。魏天无在文学批评学、文学基础理论和现代诗学理论领域体现了诗人的天才与哲思的慧根,是同行中的佼佼者,著有《新诗现代性追求的矛盾与演进——九十年代诗论研究》《叙事的诗意——我读张执浩》《文学欣赏与文本解读》《真无观:与他者比邻而居》等。徐敏在女性主义研究等方面有开拓性的成就,著有《女性主义的中国道路——“五四”女性思潮中的周作人女性思想》等。万娜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等研究,参与了《中国当代文学理论(1978—2008)》《当代文学理论范畴导论》《西方文论关键词与当代中国》等著作的编写工作。刘涛是西方文论研究的后起之秀、国内钱锺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主要成果有《字源谬见,诗史之辨与一桩学术公案——论钱锺书对闻一多〈歌与诗〉的批评》《论钱锺书的神韵观——兼与曹顺庆先生商榷》《揭秘与去蔽:钱锺书视域中的神秘主义言说模式》《可名非常名——论钱锺书的名实观》《身份模糊的戏剧家——萧伯纳在现代中国》《对萧伯纳戏剧理论的深度反思与重新评价》等。

湖北大学聂运伟从事美学、文艺学研究,著有《思想的力量:聂运伟自选集》《思想的面相:聂运伟自选集》等。梁艳萍在日本美学、东西方文论、文艺心理学与文学批评方面有重要的贡献,著有《新实践美学论》(合作)、《古典诗意赤子情怀——叶大春论》《文学史学》(合作)、《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等。黄晓华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叙事理论研究,著有《20世纪中国小说修辞史略》《现代人建构的身体维度——中国现代文学身体意识论》。丁利荣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学原理、中国古典美学、古代文论,著有《金圣叹美学思想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蒋济永兼治中西文论,在文学解释学方面有建树,著有《现象学美学阅读理论》《过程诗学》《文本解读与意义的生成》等。王均江广涉文艺理论、中国古代哲学、现象学、美学等领域,著有《冲突与和谐——李贽思想研究》《走在海德格尔的“林中路”上》等。梅兰从事文学批评与西方文论研究,其作品《巴赫金哲学美学和文学思想研究》《文类研究:理论与实践》思路清晰、颇有创见。

中南民族大学的彭修银是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在东方美学、文艺美学、艺术美学、中国书画美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等领域独领风骚,著有《美学范畴论》《中国文人画的美学传统》《中西戏剧美学思想比较研究》《旅游美学》《旅游——寻找生命的家园》《中国绘画艺术论》《东方美学》《近代中日文艺学话语的转型及其关系之研究》《日本近现代绘画史》《现代艺术学引论》《中国画美学探骊》等。胡家祥的美学、文艺学和中国哲学研究往往独辟蹊径、溯源穷理、崇实唯真,著有《心灵结构与文化解析》《审美学》《志·情·理:艺术的基元》《文艺的心理阐释》《心灵哲学与文艺美学》《先秦哲学与美学论丛》《中国哲学原理》《气韵:艺术神态及其嬗变——中国传统的艺术风格学研究》等。龚举善是国内报告文学批评方面的重要学者,著有《转型期报告文学论纲》《报告文学的现代转进》《文化境遇与文论选择》《报告文学现代转型研究》《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总体研究的叙述框架》等。宋雄华的美学与文艺学研究打通中西、独具慧眼、别出心裁,其著作有《中西诗画论之文化基因比较》《庄子与康德美学自然观比较》《黑格尔论东方艺术的怪诞》《怪诞的两性同体形象的多维观照》《论庄子与康德审美心胸观的会通性》《论西方怪诞审美观念的多元变奏》等。

三峡大学章辉是“70后”学人中的先锋学者,挑战权威另辟新论、深入国际学术前沿,著有《后殖民理论与当代中国文化批评》《实践美学: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经验的限度——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研究》等。江汉大学张贞的新媒体研究和文艺批评研究既有媒体实务的现场经验,又有精深学理的思想支撑,其《“日常生活”与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等著作受到同行好评。

以上回顾,仅仅是笔者的个人不完全统计,不免有错谬,更多的贡献与成就远有待深入发掘与认识。70年来,湖北的文学理论与批评与新中国的发展同行,也是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向伟大民族复兴的光辉历程。文学理论是思想创造的常青树,它一头连着火热的文学创作,一头连着中西哲学思辨的理性观照。70年来,湖北从事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学者直面国内外层出不穷的理论命题,以开放的胸怀与自信的心态看待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文化与思想,同时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土语境,提出了许多新锐、原创的学术观点,回应了复杂多变的时代挑战,推动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文学理论与批评领域的“中国脊梁”既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中国学术,同时也赓续、重建了中国文学研究求真务实的学术传统,相信这一传统将在当下与未来发扬光大、连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