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英雄赞歌
——评关于张富清先进事迹的五首原创歌曲
2019-11-12娄文利
◆ 娄文利
“想想我那牺牲的战友,还有什么荣耀说得出口?”第一次听到歌曲《坚守》(陈道斌词,戚建波曲),就被开头这一句歌词深深打动——这是一个多么震撼人心的反问句!短短的十几个字折射出多么朴实却高尚的情操!
歌曲的主人公是“深藏功名、坚守初心”的新时代英雄张富清,现年95岁,是原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二纵359旅718团二营六连的战士,解放战争中出生入死,曾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并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可谓战功赫赫。1955年退役转业后,张富清扎根湖北偏远山区来凤县,为贫困百姓勤恳工作,对自己辉煌的功绩只字不提,直到2018年底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他的事迹才被发现并迅速传遍全国。当被问及为何六十年深藏功名,老人眼含热泪回答:“和我并肩作战的战士,有几多都不在了,比起他们来,我有什么资格去摆自己啊?”多么朴素的语言,多么高洁的灵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
近日,为推进“学习英雄张富清,坚守初心担使命”活动,在他工作生活了六十余年的湖北省,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联、湖北广播电视台联合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知名词、曲作家创作了五首原创歌曲,并于今年9月1日在各种媒体上集中推出,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这五首歌分别是:《坚守》《爷爷的军功章》(谢怡词,刘翔曲)、《永远的本色》(邓永祥词,戚建波曲)、《战友,想你了》(李雨儿、谢怡词,方珲曲)和《老兵的本色》(闻连词,方石曲)。
这组歌曲紧紧围绕主题,以不同的切入点,用多样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多维度地刻画了老英雄张富清的高尚品格,堪称思想性、艺术性兼备的“新时代英雄赞歌”。
一
这五首歌曲并没有具体描述英雄的事迹,而是高度艺术化地揭示了张富清高尚品格的精神内核——坚守本色:战争年代他坚守军人本色,凭着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志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和平年代他坚守党员本色,脚踏实地为民造福,六十年淡泊名利,甘做无名英雄。而支撑他坚守一生的正是对党、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与热爱。陈道斌、邓永祥、谢怡、闻连(王永平)、李雨儿等几位词作者牢牢抓住这一精神内核,从老英雄的故事中寻找不同的“点”加以提炼、升华,从不同维度共同塑造了一个新时代的英雄形象——《坚守》高度概括了他坚守军人和党员本色的英雄品格,《爷爷的军功章》从深藏的军功章入手,着意刻画“深埋功名的无名英雄”,《永远的本色》是从军人视角凸显“忠诚”二字,《战友,想你了》将对牺牲战友的无尽思念升华为对祖国母亲的大爱,《老兵的本色》将老人一生的坚守归结为“信仰的力量”,并点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旨。由此可见,这五首歌曲的歌词创作有十分明确的整体布局。
五首歌的歌词都没有用“高大上”的宏大叙事,而是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和真切的情感去揭示主题、打动人心,这是新时代歌词创作的主流。但“平实”需要作者投入更多的心力去感受、去思考,需要有不俗的艺术功力作为支撑,这里略作分析:
《坚守》的第一句词可以有这样几个版本:“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友”,“想起”似乎是偶尔、偶然,不够郑重,且会使后一句“还有什么荣耀说得出口”逻辑不通;“想想那些牺牲的战友”,“想想”比“想起”准确一些,但用“那些”两字来统称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缺乏敬意,更缺乏温度;“想想我的牺牲的战友”,用“我的”代替“那些”情感上进了一步,但连续两个“的”非常拗口。经过比较,只有词作者陈道斌所写的“想想我那牺牲的战友”是最贴切、最有温度、最精准的表达。
《老兵的本色》中“过去把军功章藏在身后,是因为怀念牺牲的战友”和“今天把军功章挂在胸口,是想要告慰亲爱的战友”两句也颇显功力。“藏”和“挂”两个动词不但刻画出带有动感的画面,而且符合“怀念”和“告慰”这两种不同的情感。那么为什么不是“藏在箱底”“挂在胸前”,而是“藏在身后”“挂在胸口”?我想,一方面因为“箱底”和“胸口”没有集中在主人公这一主体上,还因为结尾的“后”和“口”才能与“友”字统一在“由求辙”中,可见作者在声律方面的功力。
好歌词会有强烈的感染力。在永丰战役中,张富清与另外两个同志组成突击队,一颗子弹擦过他的头顶,顿时血流如注,他抹了一把血继续冲锋。战斗结束,那两位战友却再也没有醒来。我听《战友,想你了》中的“说好了今生生死不离,硝烟散去你在哪里?”一句时,泪水夺眶而出,仿佛看到年轻战士张富清在硝烟弥漫的血色黎明中环顾四周,大声呼喊战友的名字……词作者用寥寥几笔就将听众带入情感突破点——残酷的战争曾真实地存在过,和平岁月是多少人用生命换来的啊!他们叫什么名字?他们的父母亲人是否安好?这五首歌曲带我们再一次走进历史,走近战争。历史与现实的重叠,汇成了深沉的思考——在张富清这样的老人面前,有几人不惭愧?
二
五首歌曲采用了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演形式,其中《坚守》和《爷爷的军功章》是抒情风格的女声独唱,《永远的本色》是威武雄壮的进行曲,男声领唱加合唱,《老兵的本色》是民族风格的男女声对唱,《战友,想你了》是流行音乐风格。由此可见,这五首歌曲的音乐创作也有十分明确的整体性构思。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与器乐音乐不同的是,对歌曲旋律的评价除了要考虑其自身美感外,还要考察与歌词内容、风格的契合度。初听《坚守》,精彩的歌词似乎是主角,旋律没有想象中的大开大合,但仔细琢磨却明白了作曲家的良苦用心——还有什么比平稳大气的旋律更适合表现这位一生坦荡的耄耋老人?尤其是最后一句,作者没有照惯例翻高八度落在主音do上造一个光辉明亮的定格,反而是非常松弛地落在sol音上,有一种从容不迫的坦然。
优秀的旋律也需要精致的乐队编配。《坚守》是管弦乐队伴奏,多处采用了曲作者戚建波偏爱的小提琴主奏、大提琴呼应的手法,音调委婉、情感细腻,尤其是主歌部分大提琴在乐句之间的垫句深沉而细腻,像一位老者的回忆娓娓道来。进行曲风格的《永远的本色》采用铜管为主的管弦乐队,令人联想到军乐队。唯一的一首通俗歌曲《战友,想你了》编曲由静到动,由诉说到呐喊,层次分明、感人至深。
歌曲前奏、间奏的艺术处理也很见功力。如《永远的本色》主体是小调,但间奏突然转到大调,并用明亮的小号吹出类似“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一句的旋律,一支威武军队的形象跃然纸上,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战友,想你了》的前奏用雨声、大提琴和钢琴营造出雨夜思念的情境,准确地表现了痛彻心扉的深切怀念。《坚守》《战友,想你了》《永远的本色》三曲的间奏均转到比主体更高的新调上,把原本衔接两段歌词的过渡部分写出了新境界。
伴唱是歌曲编配中用来丰富形象、制造高潮的有效手段,这五首歌曲除《战友,想你了》之外都使用了伴唱,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以《坚守》为例,第三句“看着我那身边的乡亲”时合唱开始轻声哼鸣,仿佛陷入沉思,第四句“怀一颗感恩的心啊”合唱静默,只在最后模仿独唱“付出我所有”,仿佛对独唱的充分肯定。副歌部分(“一片赤子的情啊”开始到结尾)前两句加入了合唱,但没有歌词,用抒情的“啊——”围绕着主旋律唱出对位声部,主旋律与合唱的两条旋律线错落交织,丰富了副歌的音乐形象,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副歌重复时合唱始终与独唱齐唱,增加了音乐织体的厚度,是典型的高潮处理手法。而全曲最后加一句合唱补充的“一生去奋斗”,采用了比较特殊的和弦,仿佛英雄精神的不断升华。
歌曲是时代先声,每个时代的歌曲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在音乐文化日益多元的今天,主旋律歌曲创作怎样体现时代精神,该用怎样的音乐语言引发听众共鸣,如何实现“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如何让作品既有感染人的艺术魅力,更有鼓舞人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是值得艺术家们深思的重要课题。希望这组以张富清为主题的“新时代英雄赞歌”会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