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规划专业色彩构成教学探讨

2019-11-11张丹丹

知识文库 2019年21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色彩情感

张丹丹

色彩构成作为构成设计的一部分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培养学生基础创造能力和设计思维。针对当下色彩构成教学专业性不强问题,本文以城乡规划专业教学角度探讨色彩构成教学方法。

1 引言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共同组成了构成设计基础,起源于20世纪包豪斯学院,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在高校教育中逐渐普及。构成设计主要培养学生基础造型能力、激发学生设计灵感、提升学生审美意识,是所有设计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色彩构成则主要要求学生掌握色彩基础构成原理,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认知,体会通通色彩带来的情感魅力,能够结合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表达设计主题,创造具有价值的作品。

2 城乡规划专业色彩构成教学必要性及存在问题

2.1 必要性

2.1.1 城乡规划师审美需求

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涉及到多学科的融合,城乡规划的对象是土地、空间,规划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建设,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基于城乡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对城乡规划专业从业者也提出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基础、广泛的知识积淀,还要有良好的审美素养。 因此各高校规划专业都开设的有素描、摄影、设计构成等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人文情怀。

2.1.2 城市色彩专项规划需求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为避免“千城一貌”延续城市文脉,城市色彩得到重视,许多城市制定了城市色彩专项规划。不同的城市因其地理环境、人文背景不同涵养了不同的风貌特色,要保留城市特有魅力需要規划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审美认知。色彩构成作为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于色彩的敏感认知能力和审美素养,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要求一致。

2.2 存在问题

2.2.1 传统教学内容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色彩构成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包含色彩原理、色彩情感、色彩调和等,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课堂互动参与较少。色彩构成授课对象往往是大一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对新专业充满好奇心,需要更多启发与引导,纯理论化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色彩构成教学在理论知识讲解后会让学生进行相应主题的设计训练:色彩对比、色彩混合、色彩心理等作业。这些作业能够锻炼学生的耐心、细心及加深对色彩基本原理的理解,但对提升学生创造设计思维帮助较小,出现不少同学不加思考直接临摹网上作品,缺乏创意与思考,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2.2.2 教学内容普适性广、专业性弱

作为设计专业基础课程,色彩构成理论内容和课程作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教学模式,因此出现不同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作业一致的情况。然而不同的专业学生开设专业课程不同,统一化的教学内容会出现与专业课程不衔接的问题,学生无法将色彩构成学习内容与专业联系起来。课程学习的专业性无法体现,学生不明白课程学习的意义,无法在后续专业学习中应用色彩构成知识。

3 基于城乡规划专业色彩构成教学探讨

3.1 趣味化教学内容,培养色彩审美意识

以我院城乡规划专业教学为例,在大一下学期为学生开设《设计初步》课程培养学生基础造型能力,启发学生设计思维,课程内容包含三大构成。色彩构成作为课程学习中一部分,学习课时有限,教师授课时更需明确教学重点、难点,避免重复传统教学模式明确教学专业特色,以更好地到达教学目标。鉴于本学院人才培养课程安排,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在学习色彩构成时已进入学期中段时间,在此期间已经学习半学期色彩课程,对于色彩基本原理、色彩认知有一定基础。因此,色彩构成课程主要以启发学生对于色彩情感感知及色彩创作思维为主。

针对大一学生充满好奇却缺乏耐心的特点,教师授课应注重趣味化教学内容:

(1)首先,以小游戏引入课堂知识,提升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如:可以结合当下流行的色彩心理学以色彩心理小测试作为知识导入,让学生通过小游戏感知色彩魅力,了解不同的色彩可以展示不同的情感。

(2)其次:色彩课程主要提升学生的色彩审美,了解色彩魅力,激发色彩创作意识。因此,可以避免传统的理论式讲解,在授课时可以结合世界名画欣赏,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不同画作的感受,增加学生互动参与感,引导学生认知色彩能够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即色彩可以体现情感。

(3)再次,结合日常生活,通过引导、联想让学生思考色彩会带来什么心理、感觉。如:绿色让人联想到树木、春天,让人感受到平静、清凉;青色让人联想到未成熟的果实,会带给人们酸涩的味觉感受等,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不同色彩带来的情感认知,完成色彩情感知识教学。

(4)最后,分析、鉴赏优秀作品,在分析过程中再次强化知识,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激发创作思维。如:可以展示一些优秀情感主题作品,让学生结合色彩情感特征讨论分析优秀作品如何准确的传达了设计主题,进而更加明确在自己设计时应该如何思考、着手。

3.2 扩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专业素养

城市色彩是城市风貌重要体现,也是人们对于城市最直观的认知,在色彩构成教学时应结合专业特征,结合不同建筑功能如办公楼、教学楼、幼儿园等建筑色彩让同学感知色彩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明确色彩对设计的重要性。

同时,结合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域文化背景简要讲解地域建筑色彩的形成,引导学生欣赏乡土建筑,如:徽派民居、藏族建筑等,了解色彩带来的城市魅力,如:巴黎奶酪黄的优雅、水墨江南的清丽雅致,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专业兴趣,为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3.3 以专业为导向,进行专题设计训练

城乡规划专业应用性很强,需要学生有较强动手能力和细心认真的专业素养,结合色彩构成课程特征采用传统手工作业模式,主要布置两个课程作业:色彩情感表达、色彩重构。

色彩情感练习结合专业特征设置,规划设计的使用主体是人,任何规划设计都需要先分析人的心理需求,因此色彩情感练习可以人的心理特征或是建筑功能特征设置,如:小学、高中、初中、大学;幼儿、少年、青年、老年;办公楼、老年公寓、幼儿园、商店等等,锻炼学生敏感的设计思维。

色彩重构则可以结合城市色彩设置,要求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城市,了解城市文化背景,对城市色彩进行提炼、重构,扩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专业素养。

色彩情感

色彩重构

图2.1:学生作业

4 结语

色彩构成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于色彩的敏感认知,掌握色彩情感特征,能够运用色彩进行艺术创作展现设计主题。在课程讲解时应该避免统一化的教学模式,结合城乡规划专业特征,融入专业知识,注重与专业课程的衔接,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培养学生专业素养。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色彩情感
情感
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运用探究
台上
神奇的色彩(上)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论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利弊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