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大学生的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提升研究

2019-11-11张贺张春燕汪志君

知识文库 2019年22期
关键词:积极分子入党党校

张贺 张春燕 汪志君

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大学生党建工作质量提升是高校基础工作,随着新时代对青年的要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更在管理上重基础、在规范中强教育、在党员的党性上多锻炼,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质量。

1 高校大学生基层党建质量提升的意义

高校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随着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大学生党员本科毕业班比例达到了20%以上,研究生党员比例更高,甚至在70%左右,大学生党员的质量提升成为了高校基层党建的重要课题,是党的建设的重要领域。按照习近平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的“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负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养”的六点要求,高校基层党的建设水平更要进一步提升。

2 高校大学生基层党建现状

高校二级学院基层党委设立党支部时,需要分析大学生党员群体现状在学生党建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结合学生党员来自不同的专业、年级、班级的情况。二是结合学生九月份入学和七月份毕业的党员流动性大的情况。三是党员一般集中在大三、大四高年级的情况。四是在积极分子考察一年以上,在经过培训到发展时,一般是大二上学期期末,第一批大学生党员在转正后就是大三上学期期末。大学本科生作为正式党员的时间相对较长的是一年半左右。也就是说,大学生党员在党支部内担任支委会成员和履行培养人、介绍人责任的时间是一年半。对于毕业班的最后一年,其自身面临找工作、升学的压力较大。这都对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党支部如何科学合理的设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是提高大学生党支部工作质量中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学生党员数量超过100人,甚至500人以上的基层党委,更需要在党建管理上要做好坚实的基础,在分党校工作中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生党员的党性锻炼中创新工作方法。

3 高校基层党建管理工作要强基固本

3.1 大学生党支部设置突出“横纵结合”机制

所谓“横”就是对于研究生来说,班级党员数量较多,且正式党员居多,以班级为党支部的设置合理。所谓“纵”就是对于本科生来说,在党支部设置中,由于大一、大二没有正式党员,但积极分子较多,作为大学本科中半数的青年人,积极要求进步,递交入党申请书人数较多。为了更好加强党支部考察的能力,必然要将其划分在不同的党支部。而对于同一个专业来说,在人数合理的情况下,划分在一个党支部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还需要考虑作为兼职党支部书记的辅导员的学生工作分工情况。如果辅导员所带学生是不同年级同专业,那么划分在同一个党支部较为合理。对于交叉划分,党支部需要在支部成员之间了解和熟悉上加大工作力度。

3.2 学生党建工作制定科学“精细管理”体系

2014年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对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有了更加详细的规定。高校二级学院设立基层党委,具有备案、预审、审批权,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有必要设置专人进行组织员工作,规范各个党支部的工作流程,制定科学的“党建工作手册”。将二十五个步骤及逻辑关系进行详细的规定、示范,同时不断培训支部委员工作能力,将党支部权责、工作要求、材料检查的要求都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规定,制作成科学合理的工作体系。

3.3 发展党员工作从严控制“发展程序”标准

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发展,不同于地方支部,其平均申请入党的同学基本占了学生群体的60%-80%,还有的支部入党启蒙教育做的比较完善,大学生大一全班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情况也比较多。对于学院党委来说,要求各支部做好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在学生中选拔出最符合党员发展条件的学生作为发展对象。大学生入党程序中,必然要结合大学生政治标准、学习标准、科技创新标准、社会工作标准、志愿服务标准、班级群众基础等方方面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定。

4 高校二级学院分党校教学深化内涵式发展

4.1 聘请专家与分享党员历程相结合的“精品课程”

高校分党校,具有配合学校党校做好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工作的职责。“部分学生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存在着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其入党动机存在着盲目性”,分党校教学工作質量是当前青年大学生成长的需要,是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请马克思学院的专家教授、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授课,将党章、党史等理论知识与党员成长的经历相结合,制作精品课程,将课程区别于专业课,注重理想信念培养,端正入党动机,是理论教学的最终目标。

4.2 集中授课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理论学习”

在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教学方法上,以往由于学习人数较多,首先采取集中授课的形式。但是单向的理论灌输,还不能达到入脑入心的感悟。因此,学习班进行小组划分,以小组为单位,在设定题目下,选拔小组长,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进行讨论环节。让学员们之间有一个比较深刻的思想碰撞,相互交流自己的入党动机、思想认识,通过认真组织后的讨论,是非常好的一种学习方式。

4.3 红色教育基地与义务劳动相结合的“社会实践”

高校大学生具有比较好的理论功底,但是同时缺少劳动机会,也较少的对红色基地的深入学习和了解,在入党培养的阶段,党校培训班除了组织理论学习,还要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环节。通过参观红色基地、党史馆、校史馆等,培养大学生的爱党、爱国、爱校精神,树立远大的家国情怀,培养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4.4 移动学习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微学习”建设

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除定期的培训学习,还要有经常性的知识补给。基层党建建立“微学习”公众平台,成为大学生自我学习的网络园地,使高校大学生党员有归属感,成为常态化的大学生党员党家。平台除报道基层党建的大学生活动,还有自己的微学习知识不断补给。

4.5 移动学习下基于云班课的SPOC“微课堂”研究

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的学员和发展对象学员,都是学院选拔出来优秀学生,来自不同专业、班级,因此,在基层分党校教学管理过程中,要提高党建质量,需要统一管理模式。而在移动学习环境下,云技术功能开发完备,具有资源共享、网上分组讨论、投票、签到等功能,将其应用于分党校教学管理中,有利于提高党建教学工作质量。

5 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创优工程

5.1 大学生党员在党建工作中的“奋进之楷”

大学生党建工作应该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教育。学生党建工作本身,需要学生党员的共同参与。无论是党支部工作,还是学院基层党建活动,都需要大学生党员的自我锻炼和教育。“学生党总支的设置,适应了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开展”,同时,成立基层的学生组织如“大学生党建中心”,也是一种较好的方式方法。

5.2 大学生党员在学生工作中的“奋发之模”

大学生党员在预备期和正式党员期间,更要不断培养和锻炼。让学生党员参与到学生工作中来,以党员自身的能力和见识,去影响更多的低年级学生,让低年级学生以其为模范,让大学生党员提高党员身份的自我认同感、责任感,努力成为奋发向上的先锋模范。高校大学生就是要在大学时期努力奋发有为、积极工作、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

5.3 大学生党员在学习创新中的“奋斗之范”

党对高校这块阵地的巩固和加强,要通过高校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实现。高校大学生党员是先锋战士,在学习、创新创业、社会工作等各方面都有着突出表现,基层党建工作通过树立一批奋斗的学习典范,引领高校大学生发展方向,用奋斗的青春担当起新时代的重任。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省教育厅规划课题”:“移动学习环境下云班课支持的大学生党课SPOC教学研究”(课题编号:GBC1317025)。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积极分子入党党校
基层党支部强化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实践
申请入党,是否需要多次提交入党申请书?
确定入党介绍人要注意哪些问题?
确定发展对象必须听取哪些人的意见?
党校人的忠诚
重温入党誓词
北安市 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入党前“体检”
向党旗宣誓
坚持“党校姓党”做好新形势下县级党校工作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你合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