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职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2019-11-11冯妍
冯妍
在中职生英语教学中,教学目的主要围绕着文章的阅读。盲目的阅读会减小阅读的效率,浪费时间,因此要掌握阅读的技巧。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外国名著,积累一些文化素材,刚开始可能会有一些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阅读文章的技巧,加快阅读的速度,这是学生学好英语十分重要的一点。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语言的感知力得到了提升,对于文章也有了不一样的感悟,正确对待自己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
1 熟练阅读文章,掌握阅读技巧
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阅读文章,在阅读时学习其他语言。在教学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文本的要求,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有主动探究知识的思维,这样更有利于学习和接受新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课本显然无法满足这个需求,因此需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和规律,利用手中的资源优化教材,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并运用所学知识。
根据教材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可以概括文章的大致意思,即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够总结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重要信息,并根据这些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文章和感悟文章。培养阅读质疑能力,即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时不能人云亦云,即使是课本也有可能出现错误,要带着怀疑的态度去阅读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自己主动探究的习惯,读完之后对文章进行思考,勇于发展文章中的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猜想陌生词词义的技能,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肯定会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单词,这时不要马上就去查字典,查手机,可以先根据前后句语义来猜测单词意思,以此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其次可以根据文章的题目来猜测文章的大致内容,最后建议学生在归纳文章内容的时候最好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毕竟考试还是书面考试,说的天花乱坠也是纸上谈兵而已。
2 重视课外阅读,积累文化素材
课内教材完全满足不了学生对于阅读的需求,因此学生要找一些课外读物来进行阅读,课外阅读是学生积累文化素材,学习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重视课外阅读,积累文化素材应该做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知识环境,建议学生充分利用身边资源,合理的选择一些对自身有益的读物,在阅读时积累文化的素材,摘抄好词好句,在写作文时也能用得上。如今互联网已经普及了,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灵活,不能读成书呆子,要跟上时代的发展,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我学习,在课本上阅读的文章有限,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找体现英语语言国家的风土人情的文章,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考方式。很多教師觉得学生上网就是玩物尚志,会耽误学习,然而并不是这样的,学生通过微博,电子邮箱等多样化的形式来分享自己认为优秀的文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满足他们的阅读需要。例如教师在让学生根据某个主题写一篇文章时,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找精美的文章,自我学习和运用,把自己的学习感受加在里面,把其变为自己的内容。
3 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
阅读技巧的培养是教学内容中十分重要一部分,学生经过长时间的阅读,掌握了属于自己的阅读技巧,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文章的速度,还能更好的提取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重要信息,在阅读时提高理解文章的感悟准确性,让学生可以适应各种文章的阅读学习。阅读的具体技巧有提高阅读的速度,直接理解陌生单词的大致意思,做到不用手机和词典去查单词意思。阅读思考的技巧,即要求学生带有目的性去阅读文章,不能盲目阅读,边阅读边理解,边猜测不认识的单词。猜测单词大致意思的技巧,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上下句来猜测文章的大致意思,培养学生对于文章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良好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基础上,才能把那些困难攻破,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合作,形成亲密的关系,完成学生的效率学习,完成教师在教学上的目标。学生有必要通过自己去感染他人,所有的学生不可能都对英语阅读产生兴趣,这就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难度,教师不光要在课堂上做老师,在课余生活中也要关心学生的日常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真心关心他们的,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以此来增加师生之间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意味着良好学习模式的形成,在这个体系下,学生可以更自由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也会减轻不少压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课程教学中,要从学生的技巧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出发,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英语文章的阅读兴趣,还能提高他们英语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满足他们在平时用到的知识储备,和学习发展需要,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就是为他们以后其它科目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