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IP开发中的书籍装帧设计

2019-11-11武彦如

工业设计 2019年7期
关键词:书籍设计影视

武彦如

摘要:IP图书是当前纸质书籍发展的新方向,影视IP图书占据了IP出版的主流。梳理了影视IP图书出版现状,分析了作为IP全产业链开发的组成部分,影视IP书籍装帧设计具有融合性、体验性和艺术化的特征,进而从版面元素、结构、材料和总体风格方面,探究了影视IP书籍装帧设计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IP;影视;书籍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7-0068-02

IP是英文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缩写,在当下中国语境中,IP被赋予的涵义与知识产权相关,但又不能简单地解释为知识产权,清华大学教授尹鸿将IP定义为“那些具有高专注度、大影响力并且可以被再生产、再创造的创意性知识产权”。IP热首先在网络文学改编为影视剧的大潮中发生,而后又扩展到涉及经典名著、歌曲、动漫等的广大领域中,大到已有相当规模粉丝基础的小说、影视剧,小到一个具有一定认可度的卡通形象,都可以被称作是一个IP。在国内外,改编自小说、漫画的热门影视剧并不是新生事物,但在冠以IP的说法之后,这些作品被赋予了互联网时代的融合属性,衍生发展为文化娱乐全产业链形态,拓展至主题公园开发、文创产品设计、商业广告宣传等多维、跨界的领域。在数字阅读危及纸质读物生存的出版业困境中,IP图书因与当前泛IP化热潮紧密结合,作为IP全产业链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纸质书籍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创新空间。在方兴未艾的IP图书市场中,由影视IP衍生开发的书籍品种较多、销量可观,并表现出了区别于传统书籍装帧设计的新特征,启发了书籍装帧设计的新思路。

1 影视IP图书出版现状

传统出版业务分为学术出版、大众出版和教育出版三类[1],目前影视IP图书出版主要集中在大众出版和教育出版的领域。

在大众出版领域,由影视I尸开发的图书涉及到对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动画等各影视形态的改编和深化。事实上,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并非凭空出世,早已风靡全球的超级IP《变形金刚》、《哈利波特》等均出版了同名的立体书,作为周边产品供影迷收藏,但纸质书籍成为IP开发的标配还是从IP的说法开始流行起来以后。影视剧方面,2015年热门IP《捉妖记》推出了《捉妖记幕后故事书》,向读者展示了从概念设定、人物设定、场景设计到电影拍摄、动画制作、合成剪辑全过程中的创作心得,披露了电影中没有出现的导演手稿、概念图、故事版等;2017年由东圭野吾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解忧杂货店》在上映前推出了同名手工立体书的众筹,成功募集到了目标数额资金。电视节目方面,收获了良好的收视率和口碑的文化节目《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也推出了同名纸质书,精选节目中贴合阅读文本的精华部分,把视听感受转化为阅读感受,发挥图书优势,进一步丰富了节目内涵,发掘了阅读深度。

在教育出版领域,影视IP图书在青少年教育中也有成功的案例。2017年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疯狂动物城》系列英文学习读物,包括针对不同年龄和学习层次的英文原版、双语版、音标学习打卡、阅读笔记和错题本等,增加了学习趣味性,由于所选电影均为迪士尼最新电影,且与电影上映同步出版,跟随电影同期宣传借势营销,电影的口碑也极大地带动了图书的销售[2]。

2 影视IP书籍装帧设计特征

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促成了阅读方式和阅读心理的变化,重构了纸质书籍在人们生活中的角色和位置,进而影响了书籍装帧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在泛IP化的时代,影视IP书籍装帧设计具有融合性、体验性和艺术化的特征。

2.1 融合性

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信息的存取、传播的方式,打破了不同介质形态之间的壁垒,为媒介融合提供了技术基础。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将传统出版的专业采编优势、内容资源优势延伸到新兴出版,更好发挥舆论引导、思想传播和文化传承作用。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趋势,综合运用多媒体表现形式,生产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和多终端传播的出版产品。”媒介融合是由新媒体及其他相关因素促成的媒介间和数据化的出版新生态[3]。影视IP书籍作为纸质出版物,与IP产业链上的其他媒介形态环节密切相关,通过装帧设计连接具有差异性的纸质书籍和影视、互联网等媒介形态,展现良好的融台性,是影视IP书籍装帧设计的新特征,也是融媒体趋势下的传统出版转型之必然。

2.2 体验性

在以数字阅读普及的知识载体多元化的時代,纸质书籍的知识载体作用被逐渐削弱,而在IP全产业链开发中,纸质书籍在给受众带来独特的体验方面的作用则得以彰显。具有异质性的各媒介形态的产品合力塑造同一IP,生产者致力于满足消费者的多元体验需求,带来了广泛的传播效应和丰厚的商业收益。例如,设计制作精良的《解忧杂货店》手工立体书用插画形式还原了故事中关键人物和情景,不同于电影中真人拍摄的动态影像和原著的纯文字方式,凸显纸张的触感、立体书的空间感。带给读者与小说和电影的相关联却又耳目一新的视觉、触觉和心理感受,读者对于《解忧杂货店》的印象更加全面和深刻,同时这种体验是纸质书籍所独有的,不能为数字媒介所取代。

2.3 艺术化

IP书籍知识载体作用的弱化使装帧设计中的艺术表现获得了更为自由的空间,同时也使艺术化的装帧设计成为吸引读者的必要手段,特别是与电影、电视等艺术作品相关的IP图书本身就具有纪念性和收藏性。当然,这也对装帧设计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材质、结构、版式、色彩、字体、图形图像精心的设计,使影视IP书籍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更高的审美价值,带给读者感官和精神上的美的享受。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以后,读者追求的是更具人文内涵和艺术美感的阅读体验。作品的美是否经得起岁月的推敲,最终可以像很多艺术品一样,被后人列入可收藏的名单,这是书籍装帧设计发展的终极目标[4]。

猜你喜欢

书籍设计影视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
现代书籍设计中纺织材料的应用
迷人的书《S.》
书衣亦有灵
影视
中国传统美学下的书籍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