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前自主预习的重要性
2019-11-11李恩胜
李恩胜
【摘 要】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掌握预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有助于了解下一节要学习的知识点、难点,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通过补缺,建立新旧知识间联系,从而有利于知识系统化;最后也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上课老师讲解这部分知识时,目标明确,态度积极,注意集中,容易将不懂问题搞懂。因此,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主动预习的动机,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提高自主学习、主动预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都将会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自主预习;重要性;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277-02
引語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说过: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通过自学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表现自我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所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课前预习也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那么课前自主预习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首先,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过程。自主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学生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学习,效率最高。而预习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帮助学生培养自己学习的兴趣和意志力,近而使他们能主动去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能储备知识而且还可以形成他们的某些技能。因此可以说,预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已获得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导下,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要“运用自己的心力,去尝试了解”新的学习对象。比如,遇上生词难字,就要亲自动手去查字词典;对文中涉及到的文史典故就要尝试着去查阅有关书籍;对难解之处就要圈圈点点以质疑。可见,这一学生自我求知的过程,就是良好读书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自学能力培养的过程。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预习”这一环节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其次,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预习是促进孩子积极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激发孩子求知欲,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对一篇课文的预习,学生提前了解了要学习的课文生字生词、课文中涉及到的一些知识背景,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而在预习中不懂的地方,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预习中独自弄懂的内容,经过了积极思考,就难于遗忘。预习中没有弄清的问题,经过了一番思考,听课时豁然贯通,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印象经久不忘,可以大大提高听课的质量。因此,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
第三、预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对于教师来说,学生课前充实的预习,这样很多教学内容就可以放在了课前,在预习中解决,课堂上花少量时间检查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学生通过预习已掌握的教学时一带而过,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学生课文学习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上,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第四、预习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延伸
有了课前的预习,学生课堂上的交流就会更充分,思考会更深入,会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让探究学习更深入、更有效。
学生的课前预习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以读为主,发现问题
要求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做到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掉字、并能简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孔圣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不但能收获知识,还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发现问题,陶冶自己的情操,并把这些东西带进课堂,与同学分享,与老师交流,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作好摘录式的读书笔记
课前预习课文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符号标出自己喜欢的词、成语或句子,把好词美句摘录在笔记本中,用不同的方式标出不理解的词句,课堂上先与同学交流看法,然后在请教老师,做到弄懂为止。长期如此,不但能积累大量的优美词汇,丰富语文知识,表达能力也会有大幅提高,以至达到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
三、查阅和收集资料
在预习时,学生对于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可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现在,电脑已进入大多数家庭,学生可以在网络上查阅资料,收集与文章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课前收获,交流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观点。
四、教会学生如何在预习时提出问题
有个别学生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要讲,不愿花费时间去预习,学习懒散。还有的学生不会提问题,针对这种心态,要给学生讲清道理,使他们懂得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然后教给他们提问题的方法,比如可以从文章的课题提问题,可以根据课后题提出问题,可以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提出问题等。然后要求他们把疑难问题记在前置性作业单上,看谁提的问题最多。这样孩子们为了发现问题,在课前就会纷纷开动脑筋挖空心思找出疑点:有关于字词的,有关于内容的,也有关于布局谋篇的,还有关于文章作者的和时代背景的。对此,老师应该对他们认真的态度充分肯定,对提问题较有质量的提出表扬,以此激励他们质疑的积极性,并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这些问题。
总之,课前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成功与否,是要看学生能否离开教师自己去读书、写作。所以真正有质量的课前预习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也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提高,将终身受益。因此,对学生加强预习习惯的教育是必要的,也是不可低估的。